搜索新聞

跨國公司在華戰(zhàn)略性撤退 中國已非新興市場

外企也要“走轉改”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更新日期:2012-02-07 作者:趙磊 周洲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外企也要“走轉改”

    盡管仍有相當比例的跨國公司認為,中國市場對其全球戰(zhàn)略至關重要,但如果不能調整在中國的前進步態(tài),類似百思買、美泰、達能和仙霸玩具在中國的調整和撤退,將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的翻版。

    經濟學人信息部全球預測中國區(qū)主管許思濤認為,跨國公司需要配合其對中國的重視程度,進行結構重組,以此應對本土企業(yè)的挑戰(zhàn)。雖然目前跨國公司并未大規(guī)模拿出戰(zhàn)略調整方案,但相應的戰(zhàn)略調整確實已經開始啟動了。

    上海一家裝備制造業(yè)跨國公司的高管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公司應對中國市場環(huán)境變化的措施是調整和優(yōu)化產品結構,升級低端產品,向更高附加值的產品研發(fā)生產轉變。事實上,達能乳品中國新聞發(fā)言人徐杰在向《中國經濟周刊》證實達能乳業(yè)上海公司暫停生產時,也表示其正在集中力量將“碧悠”打造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強勢品牌。

    經濟學人的調查顯示,目前僅有8%的跨國公司,其中國首席執(zhí)行官在其全球公司總部坐鎮(zhèn),45%的公司聲稱其中國首席執(zhí)行官向區(qū)域總部匯報。值得注意的是,有40%的大型跨國公司表示,它們已經向大中華區(qū)派駐了非常高級別的管理人員,旨在改善對中國的了解,加速總部的決策過程。

    另外,出于對東部高額成本壓力的考慮,跨國公司正在試圖轉移它們在中國的產業(yè)基地,從東部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在接受經濟學人調查的跨國公司中,有33%的受訪者稱“目前企業(yè)正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在這方面大型企業(yè)(全球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情況稍有不同——其中45%的企業(yè)正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往更偏遠地區(qū)轉移的企業(yè)也占了12%。

    于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家樂福集團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因為一線城市大型零售商趨于飽和,家樂福一直面臨著客源被分流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面對供應商的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

    應對這些壓力,家樂福采取了適應本土化的措施,2010年家樂福舉辦了“晉升到家”活動,有1500多名中國員工得到了晉升。目前,家樂福中國公司99%以上的員工是中國人,95%的店長是中國人,家樂福所有門店銷售的產品99%是中國制造,中國采購,國內經銷。

    聘用本地員工,并非萬全之策。去年底,家樂福剛剛成立不久的下屬機構——蔬果茂,將來自山東棲霞眾益合作社的首批45噸富士蘋果和梨子運往歐洲市場銷售!笆吖痹谏虾TO立辦事處之后,中國會逐漸成為家樂福在全球的另一個重要蔬果原產地,為其在世界各地的大賣場供應農產品。

    在本土化發(fā)展理念中,通過蔬果茂所做的“農民直供”等創(chuàng)新舉措,也許將是家樂福擺脫危機,參與本土競爭的重要布局。

 標簽:
上一頁 1 2 3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