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彩電編輯,小便肯定深知這些年彩電和電腦對客廳和家庭用途了中心的爭奪戰(zhàn)的驚心動魄。其實,智能電視就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電視機取他人之長的結果。電視電腦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智能就是指具有電腦的計算能力和程序化的功能擴展能力。
不過,眼下電視電腦化只是一個開始,各種方面可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肯定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的發(fā)展,才能最終呈獻給消費者一個“完美”的產品。小編認為,消費者目前要向對待被蟲子咬了一口的蘋果那樣,保護這個新生事物,寬容他的不足、給他發(fā)展的機會。
至于比人品頭論足的價格問題,又有誰見過一種新產品上來就價廉物美的呢——廠商畢竟有研發(fā)成本、市場宣傳成本啊。而且銷量低的時候,各種成本單臺產品的均攤也不會很低。即便是將智能電視看成是彩電企業(yè)為賺錢想出來的新主意——我們也應該多些理解和包容。
不過,作為彩電編輯,小編也有要批評一下智能電視的地方:那就是參數(shù)不透明。人家PC編輯都說了,智能電視很像電腦,而且從起源看,智能電視也和電腦有親戚。那就應該學學人家電腦產品在IT圈的誠實品性:把CPU、內存、總線、聲卡、顯卡這些關鍵指標和參數(shù)透明化。相信,透明之后的參數(shù)體系,更有利于推動智能電視市場健康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