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近期觀察,盡管智能型電視目前仍以強化型遙控器為主要操控解決方案,冀能逐漸符合使用者習慣的需求。然而,隨著各類型智能型裝置產品人機接口技術與軟硬件規(guī)格演進,預期未來智能型電視的人機接口可能也將由目前的2D操作,轉進到3D深度感測能力的手勢操控。
至于徒手而不帶任何遙控器、具3D深度感測能力的手勢操控,在2013年已經成為游戲機的一種標準規(guī)格,例如微軟Xbox所搭配的Kinect,以及Sony PlayStation 4中的新型雙眼相機。
根據NPD DisplaySearch觀察,手勢操控技術已經成為許多大廠未來布局核心項目。例如Intel以4000萬美元并購以色列Omek取得手勢操控算法技術,Google亦并購美國新創(chuàng)公司Flutter,ARM將與eyeSight合作將手勢操控導入智能型手機平臺,Samsung則已連續(xù)2年在智能型電視嘗試手勢操控技術。
另外,微軟曾經在2009年發(fā)表Project Natal計劃,將手勢操控或體感操控(gesture sensing or motion sensing)列為下一代「自然使用者接口」(NUI, natural user interface)項目之一,并且在2009年和2010年并購3DV和Canesta(廣達(2382)也約于2009年間曾經投資Canesta)。藉由并購,微軟因此擁有3DV和Canesta兩家公司的ToF專利。
如今Apple愿意以3.5億美元金額并購PrimeSense,更突顯手勢操控技術對于未來產品功能與設計的重要性。而除了處理器與圖形運算平臺外,感知運算(perceptual computing)與人機接口可能將是未來智能型裝置產品差異化的關鍵之一,其中,手勢操控已進入計劃導入階段。
盡管日前傳出、Apple的iTV計劃已經暫時喊停。不過,NPD DisplaySearch評估,如果Apple未來采用(手勢操控)結構光技術、重新打造Apple TV,以Apple在人機接口創(chuàng)新與產品話題度,或許仍有機會對智能型電視市場帶來可觀沖擊。
首先,Apple可能會成為第1個將3D深度感測能力手勢操控、導入到智能型電視人機接口的品牌大廠。其意義就如同Apple曾經把電容觸控技術導入智能型手機、并改變整個智能型手機市場一般。
其次,在操作系統(tǒng)、硬件與人機接口統(tǒng)合及設計方面,Apple亦可能促使app store生態(tài)體系中的軟件開發(fā)商,愿意針對手勢操控去開發(fā)合適軟件。這可能讓未來智能型電視的發(fā)展重點轉向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各類app應用服務和流暢的使用者經驗等等。同時,使用者也將得以將各項已熟悉的裝置/軟件如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延伸應用到智能型電視上。
至于產品設計,NPD DisplaySearch認為,Apple TV是否需要內建顯示器已經不是重點。由于Apple可能采用的(手勢操控)結構光技術需要投射到使用者的主動式光源,礙于體積、外觀設計與散熱等問題,因此無法將整個模塊隱藏到顯示器后方、或嵌入電視顯示器前框。推測未來Apple TV可能仍是機上盒設計,但可搭配Apple專屬電視顯示器。如此將可不受限于顯示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