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年年過,但年年都有各類消費陷阱,而且它并不一定推陳出新,往往年年都很老套,或是“換個馬甲”再上陣。那么,去年以來,數碼、家電抑或零售百貨等行業(yè)的消費,又有哪些典型的消費陷阱?記者深入消費市場,為消費者揭開“黑心”商家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并讓業(yè)內人士揭秘,教消費者如何見招拆招。
重要配件
還得自己另外花錢買
買電視機得自己另外花錢購買支架,這在家電行業(yè)內已經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各大商家均在自己的專柜上明示,不少消費者似乎早已對此習以為常。但在其他領域,一些商家也開始玩起了這一“花招”。記者近日就接到消費者馬先生報料稱,一些IT產品存在消費陷阱,而且商家對此還理直氣壯。
“買了一臺1500元的高清播放器,結果還得另外花300多元買根配套的高清線才能看高清電影!毕M者馬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去東城的電腦城買一臺高清播放器,在經過對比各項指標后,選定了某品牌的一款高清播放器,加上2T的硬盤后,對比了幾個商家的報價,都在1600元左右,最后有一家稱1500元可以搞掂。
于是,馬先生選擇了報價最低的商家?墒,當馬先生興致勃勃地拿回家看高清電影時,發(fā)現畫面效果跟商家在現場演示的差距很大。
“我打電話詢問商家時,商家竟然告訴我是因為高清播放器隨機配送的電視連接線不是高清的,需要另外買才能達到高清效果!瘪R先生對商家的這一解釋頗為氣憤,他認為,高清播放器配套的都不是高清,那買了1000多元的機子豈不是白買?
雖然生氣,但是無奈之下,馬先生還是另花320元買了一條高清連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