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升級 不閃式主導2011年3D市場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1-01-12 作者:pjtime資訊組

    3D電視,憑借著它對收看方式的顛覆被看作是2010年電視市場最大的亮點。雖然大多數(shù)人們出于各種理由對3D電視只是觀望或者心懷期待,但畢竟只有短短不足一年的時間,人們對3D電視的認知度已經(jīng)陡然上升到很高的水平。

    伴隨著眾多廠商充滿熱情的宣傳,各種數(shù)據(jù)也為3D電視描繪出美好的前景。而剛剛過去的3D電視元年和已經(jīng)邁進的第二年將呈現(xiàn)怎樣的特點,筆者試分析一二。

    2010:快門式試水 3D電視成小眾消費

    早在去年1月份,具有電子產(chǎn)品潮流風向標之稱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3D風潮就已經(jīng)初現(xiàn)端倪,包括三星、索尼等廠商均把最顯眼的展位留給了快門式3D電視。4月份起,三星、LG、索尼、夏普等日韓系彩電巨頭紛紛率先推出各自的快門式3D電視新品,并開始輪番進行市場轟炸,推廣可說十分給力。但無奈,畢竟3D電視還是新生事物,市場的成熟需要時間、也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不會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到了2010年底,3D電視市場仍不能擺脫“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tài)。按照咨詢公司的調(diào)查結果,目前3D電視的市場份額不到3%。之所以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選購3D電視非常審慎,3D片源缺乏、技術不成熟、觀看感受不佳、價格高等都是主要的原因。

    電視畫面由二維到三維,對消費者絕對意味著視覺享受的品質(zhì)提升。也因此,感受對于觀看3D來說就更加重要?v觀2010年,幾乎由快門式一統(tǒng)天下的3D電視,在觀看感受方面留下的口碑卻差強人意,依賴眼鏡一開一合成像的快門式3D電視給消費者帶來了明顯的頭暈、惡心等不適感。后期賣場中出現(xiàn)了因為消費者觀看不適的3D電視高退貨率,也一度成了困擾3D電視廠商的危機。特別是,一邊是廠商們的密集推廣促銷,而另一邊各大媒體關于快門式3D健康問題的報道則有增無減。從三星的3D健康報告,到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對消費者快門式3D是否傷眼的提醒,再到眼科專家對3D電視與眼健康的警示,都加重了消費者的擔心。

    就這樣,健康瓶頸加之片源和價格的因素,使2010年的3D市場只能定位在市場培育、止步于小范圍購買的試水狀態(tài)。在重品質(zhì)的3D消費中沒法忽略的健康因素,因快門式3D成像原理本身的限制也暫時難以得到滿意的解決。

    2011:不閃式領銜 3D電視有望邁向成熟

    2010年末,標志性的事件是面板廠商LGD攜國內(nèi)多家彩電企業(yè)發(fā)布了基于偏振式技術的不閃式3D。它的意義首先在于終結了3D電視單一品類的局面,為業(yè)界人士和廣大消費者引入了比較、增加了選擇。不僅如此,從媒體的報道看,不閃式3D硬屏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是眼鏡不再閃爍,健康護眼性能和觀看的便利性都更好,將成像的任務更多地回歸到電視面板本身。據(jù)了解,因為這種技術難度更高,當時很多電視廠商都選擇了“繞道而行”,而先推出了技術容易實現(xiàn)的快門式3D。

    對于剛剛面市不久的不閃式3D,眾多廠商和專業(yè)人士均看好其在2011年的前景。首先3D走進第二年,整體勢頭仍然迅猛,各種因素都更加成熟,各地電視臺正在醞釀3D頻道的開播、全球3D電影的制作量也將超越2010年。同時,隨著生產(chǎn)技術的成熟、產(chǎn)業(yè)鏈的完善以及產(chǎn)品競爭的加劇,預計今年的價格將下降到更多的城市居民可以接受的水平。專業(yè)數(shù)據(jù)預測,2011年3D電視的銷售量將達到2000萬到2500萬臺,比2010年3D電視全球出貨量316萬臺多出近6倍。就如明星想大紅大紫需要時機一樣,不閃式3D面市的大環(huán)境比去年快門式樂觀得多。

    作為3D電視,液晶面板仍然是最關鍵因素之一,不閃式3D技術充分利用了面板技術的優(yōu)勢,解決了快門式3D眼鏡閃爍帶來的健康問題,舒適性和便利性也明顯改觀。片源、價格、標準等方面的條件更加成熟,使2011年的3D電視市場將成放量增長之勢。而技術升級之作、以健康訴求見長的不閃式3D有著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預計將逐漸占據(jù)更大的市場份額而領銜2011年3D市場。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