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傳統(tǒng)戰(zhàn)略”面臨挑戰(zhàn) 中國平板的出路在哪?

來源:中國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8-08-15 作者:佚名

   中國平板電視的出路在哪?這一直是我們探討的問題,打破傳統(tǒng)的營銷思維,走逆勢戰(zhàn)略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GfK中國《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產業(yè)季度報告(08Q2)》顯示, 2008年上半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零售量為527.7萬臺,同比增長39%,其中,特、一、二級市場(指直轄市、省會城市及地級市)同比增長20%,三、四級市場(指縣、縣級市等)同比增長146%。

  上述信息帶給我們了什么信號?這意味著,從2003年開始的3位數高速增長的中國液晶電視市場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彩電企業(yè)到了反思傳統(tǒng)戰(zhàn)略的時候了。

  “傳統(tǒng)戰(zhàn)略”面臨挑戰(zhàn)

  傳統(tǒng)的戰(zhàn)略選擇基本是“跟隨戰(zhàn)略(Me-toostrategy)”:一、選擇液晶電視市場(摒棄或削弱等離子市場);二、選擇液晶電視市場中規(guī)模最大的、擴張速度最快的尺寸段市場(放棄或削弱規(guī)模較小或份額在縮減的尺寸段市場);三、在上述市場中采取增加液晶屏采購數量、擴大液晶電視生產規(guī)模、壓低銷售價格,同時利用廣告、促銷等手段,從而達到迅速占領市場的目的。

  安迪·凱思勒有一句名言:“陽光下你賺不到錢。”這句話的意思是,當陽光照遍了每一個角落,人人都知道某個市場充滿了市場機會的時候,那么,“你”在這個市場上就根本賺不到錢(這里的“你”,指多數普通企業(yè))。

  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傳統(tǒng)戰(zhàn)略的結果是,三星、索尼在這一市場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多數品牌在這一市場上步履維艱。

  觀點:面對當前的困境,除了抱怨缺少上游資源、核心技術、品牌優(yōu)勢等客觀因素之外,彩電企業(yè)還有其他戰(zhàn)略選擇嗎?選擇“差異化”、“藍海戰(zhàn)略”,甚至“逆勢而動”,有可能成功嗎?

  “逆勢而動”可能成功

  所謂“逆勢而動”,是指背離市場大勢而行動,它與傳統(tǒng)的“跟隨戰(zhàn)略”完全相反。所謂“可能成功”,是指并非有100%成功的把握,但確實有成功的可能。這就是說,采取“逆勢而動”戰(zhàn)略,是有風險的,但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逆勢而動”案例之一:32英寸等離子

  回顧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大家沉浸于在高速增長的液晶電視市場中“狂賺一把”的歡天喜地之中,大多數業(yè)內人士是不看好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甚至有人還預言等離子電視要在中國退市。于是,等離子產業(yè)幾乎成了“棄兒”,不少企業(yè)遠離它而去(奔向液晶電視市場),或者轉戰(zhàn)50英寸及以上超大屏幕市場(這個市場被認為等離子還有優(yōu)勢)。

  “大勢”似乎非常清楚了:等離子電視市場前景不好,只有50英寸及以上還有一線希望。

  就是在這個時候,LG“逆勢而動”了,研發(fā)并推出了32英寸等離子屏;海爾、海信、長虹也“逆勢而動”了,向市場推出了32英寸等離子電視。背景和過程我們就不贅述了,結果是,自2007年下半年32英寸等離子電視在中國上市以來,銷量一路上揚,到2008上半年,其銷量已經接近整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一半,成為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出現反彈性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

  觀點:32英寸等離子市場未來如何,還將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是,至少從撬動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角度看,它的“逆勢而動”策略是成功了。

  “逆勢而動”案例之二:37英寸液晶電視

  如果問37英寸液晶電視市場前景如何,大家可能都不大看好這個市場,我也把它類比成25英寸的CRT電視,是一個較為“尷尬”的尺寸。根據GfK統(tǒng)計,2007年第一季度,37英寸液晶電視的銷量份額為15%,到2008年第二季度,這一份額已經滑落到9.2%。

  然而,就是對于這個份額下滑,且大家不大看好的37英寸液晶電視市場,夏普卻把它作為自己的主推市場之一,并為夏普做出了接近20%的貢獻(夏普自2007年以來,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戰(zhàn)績明顯)。

  夏普把37英寸液晶電視市場作為主推市場之一,至少有如下幾點理由:一是雖然該尺寸的銷量份額并不很大,且呈下滑態(tài)勢,但2008上半年的銷量也超過50萬臺了,對于夏普來說這已經足夠多了;二是在這一市場上三星、索尼的推廣力度都不是很強,作為日本品牌的夏普,自然容易取得業(yè)績了;三是對于夏普8代液晶屏生產線來說,37英寸恰好是最經濟的切割尺寸之一。因此,夏普在37英寸液晶電視市場上“逆勢而動”并取得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觀點:如果夏普采取和索尼、三星完全相同的產品布局策略,即主攻40英寸及以上液晶電視市場,那么,成功的難度要比現在大得多。

  您會選擇“逆勢而動”嗎?

  分析了兩個“逆勢而動”案例之后,我們要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您會選擇“逆勢而動”的戰(zhàn)略嗎?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難,但真正在某種意義上實施“逆勢而動”的戰(zhàn)略卻并非易事,它需要企業(yè)老總們的遠見、勇氣和毅力。遠見,是指看到“逆勢而動”的機會所在;勇氣,是指敢于放棄“順勢而動”的機會,同時敢于冒“逆勢而動”的風險;毅力,是指把“逆勢而動”戰(zhàn)略貫徹、執(zhí)行到底的能力。

  例如,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又出現了一個趨勢,GfK認為,大尺寸液晶電視(40英寸及以上)的份額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來,呈現上揚趨勢,到2008年第二季度,其銷量份額已經接近五成,而大尺寸液晶電視份額上揚,主要是國外品牌所帶動的。

  現在,國內彩電企業(yè)面臨的抉擇,是采取“跟隨戰(zhàn)略”,跟上國外品牌的步伐“順勢而動”,積極加大自身的大尺寸液晶電視市場推廣力度,還是采取“逆勢而動”的策略呢?如果是后者,您會從哪些方面采取“逆勢而動”的戰(zhàn)略呢?這是一個需要更深層次思考的問題,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再如,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一個明顯關注的指標是“市場占有率”,大家為了保住、提升占有率不惜血本拼搏著,其結果是,占有率可能提高,也可能沒有變化,甚至可能每況愈下。最主要的是,無論占有率提高與否,大家的贏利狀況都非常不好,微利甚至虧損的現象很嚴重。

  這說明,大家過分關注占有率,而忽視了另一問題,即效率問題。那么,我們能否“逆勢而動”,從重點關注效率轉向同時關注效率呢?我們曾多次提出關于液晶電視企業(yè)如何提升“單機效率”問題,這是企業(yè)長期發(fā)展的根本。

  觀點:“逆勢而動”是一個可以從多方面思考的戰(zhàn)略問題,如果我們的企業(yè)能夠摒棄“跟隨戰(zhàn)略”,思考一些“逆勢而動”戰(zhàn)略,那么,我們的市場就會更加精彩,也不至于拼價格拼得這么“血腥”了。(GfK中國行業(yè)研究與定制服務事業(yè)部總監(jiān) 葉平)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