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正是恰逢春節(jié)長假之際,也是傳統的彩電旺銷時機,同時平板電視產業(yè)也迎來了全年中最具人氣的季節(jié),商家憋足了勁推出一波接一波的降價促銷、打折讓利、購物返券、價外饋贈、有獎銷售活動,品牌廠家也是不惜血本拋出多種特惠機型,目標直指高端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低廉的價格促銷,產品功能的多樣化,使平板電視的銷量呈直線猛烈上升趨勢,整個二月平板市場非;钴S,可以說給07年全年的彩電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降價促銷仍是主旋律
提到平板電視,在消費者心里始終離不開就是產品價格,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也是價格的浮動問題,從整個二月平板電視市場行情來看,30英寸以上大屏幕、超大屏幕成為消費者首選,占據總銷售量的70%,其中32英寸依然居于主導,擁有40%的銷售比重。在等離子技術和液晶技術之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了液晶電視。2月平板電視銷量中等離子與液晶比例基本保持平穩(wěn),其中液晶電視占據銷售量的7成,在等離子主流尺寸42英寸上,等離子銷量占42英寸平板電視銷量的83%。等離子憑借價格優(yōu)勢依然占據超大屏幕市場的主導地位。
從價格方面來說,大部分國產品牌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保持在6000元左右,37英寸液晶電視價格保持在7000元左右,40英寸液晶電視價格保持在9000元左右,外資品牌相對與國產品牌來說,在同尺寸上價格差距也越來越小,降價幅度也非常大,平均降價幅度達到了20%。降價幅度較大的外資品牌再次成為了成為了促銷的重頭戲。
記得在前年,32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還高居不下,僅僅一年多時間身價就縮水近一半,成為價格戰(zhàn)的重災區(qū)。據李明旭介紹,2006年由于三星的第二條七代液晶面板線投產,臺灣屏5.5和6代線產能釋放,大尺寸面板產量的增加,使得液晶電視去年的降價速度特別快,以32英寸液晶電視為例,2006年第一季度的均價為8000元左右,至第三季度這一均價已經達到了6000元左右,而第四季度,32英寸液晶的價格降至4999元,甚至有部分國產品牌爆出3999元的限量銷售機。目前32英寸液晶價格已降到谷底,是消費者購買平板電視的最佳時機。
自去年以來,液晶電視市場的爭奪焦點也開始集中在大尺寸、多功能的高端液晶電視領域。據三星彩電產品營銷部李明旭次長介紹,高端液晶電視之所以成為今年市場的新亮點,主要是因為與低價小尺寸液晶電視相比,他們的外觀設計更加潮流和時尚,并且在畫質、娛樂功能、質量等方面具有領先的技術優(yōu)勢。從去年下半年來看,三星、索尼、夏普、廈華、海信、夏新、TCL、松下、康佳等平板電視廠商,都開始向大尺寸電視發(fā)起沖擊,相信在07年平板電視市場,大屏幕平板電視將成為主流產品。
不過有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液晶電視時也不要一味貪圖價格便宜。國家對等離子、液晶等平板電視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三包”規(guī)定,市民選購前須了解廠家的保修期限。平板電視動輒萬元的維修費用,正成為售后服務投訴的“重災區(qū)”,買得起修不起已成為制約平板電視普及的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