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評論:價格血拼彰顯平板價值競爭缺失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更新日期:2007-10-19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夏普一款46英寸液晶價格竟然只賣13999元!”10月7日,正在北京國美電器商場購買電視的市民林先生驚訝地說。

    “外資平板電視的價格比國產品牌還要低,我正在考慮是否選擇外資品牌?”本來想選一款價廉的國產平板電視的林先生如今顯得有些迷茫。

    北京的三大家電連鎖店公布“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彩電銷量統(tǒng)計,以三星、LG為代表的外資彩電巨頭成為贏家,不僅摘得銷量排行頭名,而且?guī)缀鯇a彩電擠出了第一陣營。概括三巨頭的銷售總計,黃金周7天彩電銷售排行榜前三名的企業(yè)依次為LG、三星和TCL。

● 洋彩電“聯(lián)盟”降價

    造成黃金周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熱銷的主要原因是這些企業(yè)集體實行了降價策略。

    “此次黃金周,LG、三星、索尼等洋彩電降價幅度在10%~20%左右,型號則涵蓋了液晶電視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和47英寸等幾乎全線產品!眲(chuàng)維彩電長沙負責人李佳說!捌渲幸恍┭笃放42英寸平板彩電已經降至8999元,而相同規(guī)格的國產彩電價格為9999元~10999元。

    據(jù)通程、國美、蘇寧、家潤多等幾家家電連鎖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LG、三星、索尼等“洋品牌”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已超過國產品牌,占到總銷售額的近6成。

    “正當善于打價格戰(zhàn)的國產品牌紛紛打算放下價格屠刀改打價值戰(zhàn)的時候,外資品牌卻開始在中國市場實施低價戰(zhàn)略了!”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洪新說,國產彩電開始日益追求高端,而外資品牌卻想方設法本土化,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

    中國電子商會發(fā)布的一份“2007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競爭形勢綜合分析報告”中指出,外資品牌平板電視市場份額有所增長更多靠的是“兩大法寶”:一是使用低價與功能簡單化的產品低價抗衡國產品牌;二是在彩電消費高峰期對常規(guī)機型實施不計成本的突擊降價沖擊市場。

    “外資平板近年來長期利空平板市場的做法,其實是戰(zhàn)略衰退的典型表現(xiàn),這與國內CRT產業(yè)演進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表示。
 
    據(jù)了解,在中國彩電業(yè)的CRT年代,一度雄踞一方的外資品牌,隨著上下游競爭格局的開放而被康佳等國產品牌取得絕對優(yōu)勢,在2003年開打價格戰(zhàn),短期內取得了銷售量上的提升卻利潤嚴重下滑,到2004年中期大多數(shù)外資品牌被迫選擇退出中國CRT市場。

本文導航
  • 第1頁:洋彩電“聯(lián)盟”降價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