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全球彩電上游面板產業(yè)舉足輕重的企業(yè),LG Display繼關閉3.5代廠后。近期,再度關閉五代廠,四代廠也將在年底歇業(yè),全力發(fā)展OLED。LGD表示:“暫不打算額外投資液晶面板,如有高階客戶希望購買高分辨率產品,LGD只會進行小規(guī)模量產”。
另外,韓國支柱企業(yè)三星也連續(xù)3年關閉一座7代線廠和兩座5代線廠。并在韓國建設兩座大規(guī)模OLED面板工廠,單是在2017年,三星就拿出88億美元的資金擴大產能,并且把一些液晶屏工廠改造成為有機屏工廠。
而LGD也早在今年7月份宣布,將在廣州建設新型顯示器有機發(fā)光二級體OLED面板合資工廠,并擬投入約1800億日元,這將是LG在中國的首個OLED大規(guī)模工廠。屆時OLED成本、產能等問題將會得到逐步解決。
由此可以看出,韓廠正加速淘汰中小尺寸LCD面板,轉攻OLED趨勢明顯。不過,這也導致了LCD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供應吃緊,尤其手機面板將更加緊缺。
目前擁有四、五與六代中小尺寸面板廠房,只有友達、群創(chuàng)、彩晶與華映四家。雖然,LCD與OLED商業(yè)爭奪戰(zhàn)正愈演愈烈,不過在短期內仍然難分勝負。
業(yè)內人士分析,液晶電視的商業(yè)生命周期,至少還有5-10年。尤其在大尺寸的TV領域,受限于OLED產能不足及售價過高,液晶電視市場仍然蓬勃。同時國內多家上游液晶面板企業(yè)仍然看好大尺寸LCD,紛紛開啟投資建廠模式。因此,國內面板廠商將必定迎來新的機遇。
目前來看,液晶面板不可能馬上消失,失去生命力;OLED面板也不可能馬上引爆,成為絕對主導。 當然,在未來5-10年內彩電顯示技術產業(yè),必將迎來一輪深度的裂變。不過,再優(yōu)秀的技術也需要內容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