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初,分體式彩電產品正在出現(xiàn)從一到二的變化:主要支持廠商從小米一家發(fā)展到包括京東方Alta和鵬博士大麥三家企業(yè)。產品形態(tài)的嶄新調整正在成為彩電行業(yè)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
分體式彩電前世今生
2014年中,小米電視2上市。與傳統(tǒng)電視機和小米電視1代產品不同,小米電視2采用了重低音、主音箱和顯示主機分別設計,獨立銷售的組合方式。這種產品設計,實際上帶給了小米電視2套裝難得的“音效”表現(xiàn)力,成為小米電視2的關鍵市場賣點之一。據(jù)悉,該產品在2014年半年時間銷量接近30萬臺。作為單一型號產品,這個銷量數(shù)據(jù)還不錯。
2015年1月16日,國內面板產業(yè)巨頭,也是全球僅次于三星和LG的顯示面板巨頭京東方,發(fā)布了嶄新的“官網”。與傳統(tǒng)的企業(yè)門戶不一樣,這一次的版本是“京東方”商城。同步上市的產品是一款主機與顯示屏幕分離的彩電產品。子品牌名稱是“ALta”。同時上線銷售的產品還包括該彩電產品配套的創(chuàng)意音響。
接下來的2月4日,長城網絡(鵬博士)的消費電子品牌“大麥”正式推出兩款彩電產品:這不僅僅是互聯(lián)網接入網運營商第一臺電視機,而且也是分體式產品。該產品采用主機、主音箱和顯示屏幕的分離設計——其分體化程度超過了小米和京東方Alta。
如果說以上三個品牌的分體式電視都是新秀企業(yè)的作品,難以代表行業(yè)主流趨勢,那么在2015年CES展會上索尼、LG等的超薄電視機則足可以代表行業(yè)主流企業(yè)的選擇了。
2015 CES中,索尼(Sony)展示了厚度只有4.9mm超薄液晶電視。被稱為“懸浮式設計(floating design)”的厚度指標顯著降低的原因是采用了康寧公司新興的玻璃導光板,代替原有的亞克力材料導光板?祵幑颈硎静AЧ獍宓暮穸仍1-2毫米之間,顯著低于傳統(tǒng)亞克力材料的3-5毫米。理想條件下,這能夠降低液晶電視機75%的厚度,32%的重量。
超薄產品無獨有偶:LG展示的最新OLED彩電厚度只有4.3毫米,而且是量產型技術的產品。由于OLED電視沒有復雜的背光源結構,這大約可以節(jié)省傳統(tǒng)液晶顯示器8成以上的厚度——而且這種厚度的變化,并不需要OLED顯示技術之外的任何額外技術和成本開銷。
研究認為,電視機的超薄化是大勢所趨。這些超薄電視機未來會向“一片紙”那樣貼附在墻面上。但是,這種設計的產品,也使得電視機必須采用分體式的音響,同時最好采用外置的信號處理主機。
事實上,分體式的電視機并不是全新的創(chuàng)意。國內市場2002-2003年海信就曾經推出過電視電腦概念的產品,采用電腦主機和一般電視顯示器組合使用的方式,形成類似于今天“智能電視”產品的應用體驗。只不過,那個時期,這類采用X86架構的智能電視成本較高,并未獲得市場認可。
而在更為古老的彩電歷史上,各種機頂盒產品與彩電的配合、家庭影院音響與彩電的配合都可以看做分體機的雛形。所以,分體式彩電并非全新產品,但是,其在今天的流行日趨強勢,則是新的歷史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