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小間距室內LED顯示屏進入規(guī);瘧秒A段。包括在數(shù)字告示、廣電、文化娛樂等市場不斷攻城略地,甚至已經成為洲明、聯(lián)建、利亞德等LED光源和顯示產業(yè)企業(yè)的最主要增長點之一。
小間距LED顯示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也引起了相應競爭性技術行業(yè)的警覺。其中,備受影響的既是工程投影機產業(yè)。特別是從5000-8000流明的中低亮度工程投影機產品,格外成為了小間距LED產品的競爭對象。其對應的直接競爭產品則是利亞德、洲明等推出的小間距LED電視和拼接墻產品。甚至,某小間距行業(yè)大佬曾經有豪言:小間距LED就是來淘汰工程投影的。
小間距LED與工程投影產品的市場直接較量已經不可避免。那么在這場對決中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誰會占據優(yōu)勢呢?且聽筆者的進一步分析。
目前,小間距LED顯示屏主要是指像素小于2毫米的產品,即俗稱的P2.0標準以下的產品。主要產品分段包括P2.0/P1.9/P1.6/P1.2/P1.0/P0.8五六個標準的產品。其中,P2.0/ P1.9產品已經實現(xiàn)規(guī);瘧,產品從燈珠到終端高度成熟,尤其是在數(shù)字告示、廣電和250英寸以上的顯示應用中廣泛開花,市場拓展正在向“白菜化”階段進行。
P1.6產品則是眼下市場發(fā)展最快的主力產品,該產品雖然僅僅比P2.0產品高20%不到的成本,卻可以實現(xiàn)150英寸的全高清2K分辨率顯示,在120英寸畫面上也可以實現(xiàn)1.5K的高分辨率顯示,像素密度提升超過56%。被認為是未來小間距LED的主打標準,也成為2014年新產品、新品牌加盟最多的標準。
P1.2標準的產品則主要是中高端顯示工程中應用。目前技術也已經完全成熟,并處于成本的快速下降通道之中。未來會擔負起100英寸級別2K顯示的重任。
P1.0和p0.8產品是小間距LED產品的最新發(fā)展成就,像素密度達到早期100英寸液晶和等離子電視機的顯示標準,在100英寸以上級別顯示系統(tǒng)中其核心技術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大多數(shù)“大屏顯示競爭性”技術。該類產品雖然處于創(chuàng)新初期,但是,由于高度繼承此前產品的工藝和技術,其市場成熟已經指日可期。同時,行業(yè)內也認為,小間距LED再開發(fā)更高層次產品的“潛在需求”已經很小。小間距LED產品從市場需求端看,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產業(yè)技術狀態(tài)。
實際上,僅考慮技術已經大規(guī)模成熟的P2.0、P1.6、P1.2產品,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就已經可以在100英寸以上級別顯示市場經濟的提供從1K到2K分辨率的顯示產品、在200英寸以上級別顯示市場提供2K、4K、甚至更高分辨率標準的顯示產品。
與小間距LED產品歷史短、技術和產業(yè)成熟速度快、應用普遍化趨勢明顯不同,工程投影機產品現(xiàn)在正處于“二次技術革命”的初期。
以傳統(tǒng)的汞燈光源產品看,工程投影機產品市場高度成熟。各種亮度的產品都有豐富的提供,且價格基本穩(wěn)定:5000-5500流明基本2萬元上下,6000-6500流明6-8萬報價,8000流明左右12-15萬報價。(以上報價主要參考廉價產品,同等亮度的高端產品價格會翻倍,例如:如果是色彩效果加強版,疝氣燈,通常報價至少翻番。)
但是,2012年以來,激光光源投影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目前工程投影具有不斷激光化的趨勢。激光技術可以使得工程投影的運維成本顯著下降、產品穩(wěn)定性增加、亮度色彩和對比度等核心顯示性能更為出色。但是,激光技術也會使得工程投影的成本顯著提升。分析認為,初期市場同等亮度的工程投影,采用激光光源后售價至少是傳統(tǒng)報價的4倍以上。
正是由于這樣一個“天壤之別”的價格差的存在,工程投影的激光化并不順利。這就導致,雖然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程投影產品很成熟,在100-200英寸級別市場具有比小間距LED的更廉價的優(yōu)勢,但是激光工程投影市場卻發(fā)展極為不成熟,應用成本也不低于,甚至高于小間距LED產品。
由此可見,工程投影產品自身的“成熟性”定義是一個復雜問題,其與小間距LED的市場競爭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
研究工程投影和小間距LED產品的成本優(yōu)劣勢,必須將激光技術獨立考慮。
首先,如果以傳統(tǒng)汞燈等光源為基礎看待工程投影產品,其市場應用具有很高的成本優(yōu)勢。小間距LED產品每平米的售價短期還不可能低于10萬元大關。而10萬元幾乎可以部署一套6500流明的工程投影產品。即便考慮到在150-200英寸市場,消費者可能需要8000流明以上的工程投影機,工程投影的成本投入依然有優(yōu)勢。
第二,如果以目前激光光源投影機產品的價位計算,工程投影機的應用成本就會大幅度提升。而且短期內激光工程投影機產品成本下降的趨勢并不明顯。以150英寸畫面為基準,短期市場預估其產品應用成本不會低于小間距LED的75%,甚至對于P2.0級別的產品,激光工程投影會長期處于成本劣勢。
第三,從成本動態(tài)發(fā)展看,工程投影機從汞燈到激光是必由之路。這就意味著工程投影應用成本處于上升的通道之中。而小間距LED產品必然一定程度上遵循此前戶外大間距產品成本下降的規(guī)律,其產品應用處于“成本隨市場規(guī)模增長、技術成熟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三個因素持續(xù)下降的通道之中。甚至,未來三年將是小間距LED成本下降的高峰階段。一升、一漲之間,中期市場預估,工程投影機的產品應用經濟性優(yōu)勢并不穩(wěn)固。
第四,從應用需求的尺寸看,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機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在100-300英寸的單機應用中,工程投影機隨著畫面尺寸的增長,需求的亮度也更為高:而工程投影機的價格隨著亮度增加是呈現(xiàn)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
比較而言,小間距LED的應用,隨著畫面需求尺寸的增長,其成本與顯示面積成正比變化,成本上升曲線更為平滑。同時,更大尺寸的顯示畫面往往需求的LED屏像素間距指標也更為寬松。像素間距更大的LED屏,成本也會更低、亮度控制空間卻有所提升。
因此,從應用尺寸看,在100英寸以上的顯示系統(tǒng)中,工程投影機在更小的顯示畫面下,成本優(yōu)勢會更為明顯。一旦顯示尺寸持續(xù)增長,則小間距LED的成本優(yōu)勢會得到發(fā)揮和放大化。如果考慮到客戶對分辨率等指標的要求,300英寸以上顯示工程需要采用工程投影多臺融合顯示,即便采用傳統(tǒng)汞燈光源的工程投影機,其系統(tǒng)成本也很可能處于劣勢地位:因為大畫面、高亮度是工程投影顯示成本增加的核心原因。
所以,在不同需求、不同光源技術下,工程投影機對小間距LED的成本優(yōu)勢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隨著小間距LED成本的不斷下降,工程投影采用激光光源后成本的增加,未來市場之中,不同細分應用尺寸和需求下,誰具有成本優(yōu)勢還是未知數(shù)。
影響顯示系統(tǒng)體驗效果的關鍵參數(shù)主要包括分辨率、亮度、對比度、色彩等指標。在不同的指標上,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的表現(xiàn)各有不同。
第一, 分辨率指標上,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采用了不同的定義方式。小間距LED的定義是以像素間距來標注,這就意味著,如果選定某一標準的產品,其應用工程不會隨著顯示面積的增加而出現(xiàn)像素顆粒過分放大的問題。
比較而言,工程投影機以單一機器所達到的物理像素數(shù)定義分辨率。這就使得工程投影顯示系統(tǒng)的分辨率會因為工程實現(xiàn)方式不同而改變。比如,如果用單一機器,單片1K分辨率的DLP投影投射150英寸畫面,其像素間距就會顯著大于P1.6的小間距LED。如果畫面尺寸更大,則較近距離觀看時,工程投影的像素顆粒會異常“巨大”,而無法被客戶接受。因此,工程投影機可采用邊緣融合的方式拼接大尺寸畫面。后者,雖然能解決分辨率的問題,同時,亦能控制對單機亮度的需求,卻也會導致系統(tǒng)復雜性增加、投影機使用數(shù)目快速增長,進而以翻番的速度大幅提高系統(tǒng)成本。
因此,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機應用中,誰的分辨率體驗更好,更多的取決于具體工程采用哪種產品和實施方案。
第二, 亮度指標。好的顯示系統(tǒng),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亮度。上文已經提到過小間距LED的亮度要低于大間距產品,但是亮度峰值依然是LED顯示屏的固有優(yōu)勢。這也是LED顯示為何能大量被應用在戶外陽光直射下的原因。因此,無論是什么樣的LED顯示工程,客戶姑且不要為亮度指標擔憂。
不過,亮度是投影顯示的天然劣勢:工程投影機的單機價格隨著亮度的增加而成幾何級數(shù)增長,且光源壽命顯著下降。越是大型的顯示工程,往往越需要高亮度的工程投影機,進而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不過,工程投影機的應用也可以采用邊緣融合顯示,以使得單一投影機的投射面積有限;或者采用重疊畫面投影等方式,通過使用多臺投影機,緩解亮度瓶頸——不過,這些方式會造成應用系統(tǒng)的復雜性增加、穩(wěn)定性下降、成本高速飆升。
第三, 對比度指標,是顯示系統(tǒng)另一個重要的性能參數(shù)。在這個指標上,小間距LED也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對比度指標是由系統(tǒng)的最黑情況和最亮情況共同決定。小間距自主發(fā)光的原理,可實現(xiàn)真正的黑色,LED顯示的亮度優(yōu)勢,又增加了最亮技術指標。這就使得,小間距LED顯示屏,幾乎是目前對比度效果最好的顯示技術,甚至超過液晶和等離子電視機。同時,由于Led屏是主動發(fā)光、直射顯示、直接觀看,其畫質對比度受環(huán)境影響更小,也有利于小間距LED屏表現(xiàn)出最佳的視感對比度。
反觀投影機產品,其標稱的實際對比度往往低于LED產品一到兩個數(shù)量級。不過,這還不是工程投影在對比度應用上的真正缺陷。工程投影一般應用在大型會議室、教室、或者其他公共場合。這些應用中,環(huán)境光干擾不能避免。例如大型會議室和教室使用的時候,觀眾都有記錄筆記的需求:這就導致這些環(huán)境中,照明光線不僅不能因為使用投影機而減弱,反而需要一直保持較好的照明效果。
而投影機產品是反射成像:屏幕能反射畫面的光線,就也能反射環(huán)境光線。因此,即便投影機投射純黑畫面,觀眾看到的也是灰白色的屏幕。這就使得工程投影機應用中的實際對比度體驗遠遠的差于小間距LED產品。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通過使用灰幕、負增益屏幕、高吸光屏幕降低部分環(huán)境光的干擾。不過這樣做的附屬效應是,幕布投射的投影機畫面光也會部分被吸收,如果要達到一定的必要畫面亮度,就不得不采用更為昂貴的、更高亮度的投影機。即便如此,該方法依然不可能達到LED顯示屏所具有的對比度直觀體驗。
第四, 工程投影在應用體驗上的對比度劣勢,會進一步導致色彩分辨率的劣勢。而小間距LED的色彩飽和度已經遠超過傳統(tǒng)汞燈光源的工程投影機,與激光光源的工程投影機相當,甚至還略有優(yōu)勢。兩者結合,必然導致多數(shù)應用中,尤其是在需要環(huán)境照明的應用中(實際上只有數(shù)字影院應用這種特殊需求可以保障極少的環(huán)境光干擾),小間距LED的實際色彩體驗效果要超過工程投影。即便工程投影實現(xiàn)了激光光源的普及,依然難以改變LED顯示屏的色彩優(yōu)勢。
由上分析可知,小間距LED的應用體驗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是為何在傳統(tǒng)光源工程投影產品成本多數(shù)情況低于小間距LED的背景下,小間距LED有勇氣挑戰(zhàn)工程投影市場的原因所在。
不過,與小間距LED比較投影應用也有一個天然的優(yōu)勢:即,單臺投影機顯示應用系統(tǒng),是一個可以收納的系統(tǒng)。比如屏幕可以電動的卷起來,吊裝的投影機也可以被收納到天花板里面。而LED屏卻不可以這樣收納。這一特性為一些特殊需求的顯示應用提供了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意設計空間。同時,小間距LED應用必須占據“一面”空間,而投影應用設備和畫面是分離的。這一特點,使得一些娛樂、文化和舞臺工程項目的設計師,能夠利用工程投影設計出一些與眾不同的顯示效果!笳咭脖环Q為,工程投影的光源化應用。
可收納和光源化應用是工程投影機獨特的優(yōu)勢,是小間距LED無論如何都不能企及的應用特點。這兩點也為工程投影保留了一部分小間距LED和其他顯示技術都無法涉足的“自留地”市場。
在產業(yè)推動力上,小間距LED的活力十足和工程投影的高度成熟形成了鮮明對比。
工程投影市場既有日本和歐美的高端成熟品牌,索尼、愛普生、巴可這樣的成熟行業(yè)巨頭,也有明基、雅圖等這樣的后起之秀。同時,由于多年深耕市場,工程投影機在直達客戶的渠道上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例如高教市場,投影機渠道商和各大學都有穩(wěn)固合作。
小間距LED顯示則是今年新興的產品,在很多應用上是首次開展。例如利亞德和洲明面向商用和教育的小間距LED電視,此前這類企業(yè)均未曾涉足這些市場。但是,小間距LED也并非所有市場都是從頭做起:例如廣電和文化領域,LED顯示屏一直應用很多,小間距產品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數(shù)字告示市場小間距LED更是如魚得水。即便在控制室市場,隨著威創(chuàng)等DLP拼接巨頭的加盟,小間距LED的渠道僵局也已經打開。
在品牌結構上,小間距LED以民族本土企業(yè)為主,這些企業(yè)沒有索尼、愛普生等具有的“品牌光環(huán)”。在品牌號召實力上具有劣勢。但是,正應為小間距LED沒有行業(yè)巨頭的話語壟斷,小間距LED市場才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場景。品牌參與者的數(shù)量眾多,以數(shù)量和聲勢優(yōu)勢,對抗工程投影的巨頭品牌優(yōu)勢,是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產業(yè)競爭的一大特點。
不過,從業(yè)企業(yè)數(shù)量眾多的“人海戰(zhàn)術”,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小間距LED產品品質的參差不齊——這一點,格外需要行業(yè)客戶注重。
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產品的競爭,還有一個顯著不同的規(guī)律:即小間距LED是傳統(tǒng)LED顯示屏的延續(xù),企業(yè)具有極強的追逐市場份額的意識,在市場規(guī);彤a品經濟性方向上,小間距LED走的更為激進。工程投影產品,雖然進入普及化的市場時期已經比較長,但是企業(yè)之間多數(shù)以效益為第一競爭目標,很少存在惡性壓價的行為,企業(yè)的市場開拓思想是“賣一臺賺一臺”,甚至不惜采用定制定做的方式生產產品。實際上工程投影機除了5000-6000流明的、較低亮度產品實現(xiàn)普及化的制造與銷售外,更多的高亮度產品都屬于“只看重效益,不看重規(guī)模”的市場。
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機產品在市場拓展的思路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差:前者看中規(guī)模,后者看中單臺收益。這就使得二者的競爭完全不在一個“路數(shù)”上。這種錯位化的產業(yè)競爭,也會導致二者的市場爭奪較量更具看點、更具戲劇化。
綜上所述,小間距LED和工程投影是不同顯示技術、不同產業(yè)上下游、不同產業(yè)推動力量、不同產業(yè)思維方式下,在相似應用需求、重疊應用市場中的對抗。兩者產業(yè)規(guī)律的不同導致的文化沖突劇烈,甚至具有撕裂原有工程顯示市場結構的可能。這給兩大技術陣營下的品牌以巨大的“競爭不確定性”和經營風險考驗。不過,對于高端顯示系統(tǒng)的需求客戶,多一種選擇、多一分競爭,將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