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電報道,隨著夏普著手研究修改3月與鴻海達成的入股條件,此前制定的募資計劃可能將不得不做出更改。如果無法獲得預期的資金,夏普可能采取向銀行追加貸款等措施。
根據(jù)雙方于3月27日達成的條件,夏普將對鴻海集團定向增發(fā)新股,每股股價550日元。鴻海集團對夏普的控股率將升至9.98%,事實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夏普方面則計劃募資約66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
但在隨后的幾個月里,液晶電視及面板業(yè)務的低迷導致夏普業(yè)績惡化,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夏普運營虧損941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運營利潤35億日元。凈虧損為1384億日元,不及上年同期的凈虧損493億日元。夏普預計本財年凈虧損將達2500億日元,同時考慮進行首次大規(guī)模裁員,裁員人數(shù)可能多達5000人。
業(yè)績惡化也導致了公司股價出現(xiàn)暴跌,8月6日夏普在東京股市最終收于181日元,創(chuàng)出自1974年以來新低。如果鴻海以這一價格收購協(xié)議股份,夏普只能籌到相當于當初計劃的三分之一資金。
對此,夏普表示,希望主要交易銀行研究應對措施。銀行方面相關人士強調(diào)“將盡到責任”,計劃積極應對追加貸款等措施。
而對于有意入股夏普的鴻海而言,也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尷尬,按照當初每股股價550日元約定入股的話,鴻海就要面臨巨額投資虧損。對此,郭臺銘“以退為進”,主動對外界宣稱,考慮到夏普股價創(chuàng)紀錄新低,相比550日元的入股價下跌了65.1%,夏普提議鴻海無需執(zhí)行投資交易。因此,鴻海不會因為夏普股價大跌而承受非運營虧損。
郭臺銘同時表示,夏普仍然為鴻海保留了9.98%的股份用于投資,這與最初的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一致,但是購買價格將會重新談判。他表示,鴻海仍然希望投資夏普,并希望該投資在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
此前,郭臺銘以個人名義向夏普位于大阪府界市的第十代液晶面板工廠注資,并成為大股東。郭臺銘稱,該工廠目前的產(chǎn)能利用率已經(jīng)升至60%-70%,明年預計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