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奧運年 中國高清碟機市場裂變

緬懷HD DVD黯然離去
來源:慧聰網(wǎng) 更新日期:2008-08-28 作者:王淑艷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緬懷HD DVD黯然離去

    做為整個高清碟機產(chǎn)業(yè)鏈的最前端——高清碟機標準,決定著碟機零部件的生產(chǎn)和采購,決定著高清碟機制造工序,更決定著高清碟機的成本和利潤。因此,標準之爭歷來也被視為利益之爭。當幾年前,大家對高清的概念懵懵懂懂的時候,以索尼為首的藍光DVD和東芝為首的HDDVD領先一步研發(fā)高清DVD,并在隨后幾年持續(xù)白熱化激烈競爭。期間HDDVD與BD的此消彼長,也為好萊塢電影公司們墻頭草般上演的忠誠與背叛制造了大量新聞,同時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你來我往的明槍暗箭,形成一部具有特色的屬于索尼、東芝和好萊塢的“三國演義”。

    HDDVD更多考慮了與DVD市場的銜接,其HDDVD光盤產(chǎn)品容量雖小,但價格低廉,成熟且可靠。這些優(yōu)勢使其在先期的競爭中,令勝利的天平多次偏向它。2005年索尼總裁的中缽良治公開表示,希望兩大格式統(tǒng)一。隨后,雙方展開了長達四個月談判,但最終無疾而終。2007年底,雙方還水火不容,哪曾想在短短三個月時間,情勢完全大逆轉,HDDVD落到黯然收場的結局。

    那么這期間又發(fā)生了什么?

    這里不得不提下好萊塢片商的影響。2007年幾乎所有的市場分析都指出,這場看起來轟轟烈烈的格式之爭給消費者造成了不知該選擇哪種格式的困惑,多數(shù)的消費者更傾向于等格式之爭分出勝負之后再選擇高清產(chǎn)品,減緩了這個預計有幾十億美元市場的高清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與此同時,DVD市場已經(jīng)無法為電影公司制造更多的利潤。只有盡早結束格式之爭,才能充分開發(fā)高清市場。而寄希望于HDDVD與BD的主導者東芝和索尼是不現(xiàn)實的,他們已經(jīng)在短兵相接中殺紅了眼,只有通過電影公司或者零售商的力量來實現(xiàn)。

    說到這兒,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華納。華納影業(yè)是好萊塢六大的電影公司之一,擁有好萊塢最大的經(jīng)典電影庫,同時在高清影碟市場擁有高達30%的市場占有率,可以說是一家對任何一方都舉足輕重的公司。而此時的華納急需走出利潤下降的窘境,經(jīng)過細致的市場分析后得出:如果華納轉向獨占支持HDDVD的話,HDDVD陣營會取得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這個優(yōu)勢還達不到能馬上分出勝負的程度。而轉向獨占支持BD的話會使BD取得壓倒性優(yōu)勢。從而在短期內達到結束格式之爭的目的。同時,華納還曾與20世紀福克斯舉行談判,希望20世紀?怂鼓苻D向HDDVD獨占,華納也會緊隨其后,使HDDVD獲得壓倒性優(yōu)勢從而結束格式之爭。而20世紀?怂箍紤]到眼前BD格式的擁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而拒絕了華納的要求。所以華納權衡利弊之做出了轉向BD獨占的決定,拋棄了其傳統(tǒng)盟友東芝。

    因此說到底,HDDVD最終的失敗,不能簡單歸納為產(chǎn)品劣勢,更應該反省的是東芝的營銷能力。HDDVD失敗,也使我們聯(lián)想到東芝在整個消費電子領域營銷力的削弱。近10年來,隨著日系家電企業(yè)在中國市場的群體弱勢表現(xiàn),東芝已經(jīng)逐漸退出舞臺中央。營銷是東芝的軟肋,東芝又從HDDVD失敗中汲取了很多教訓,強化營銷將是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東芝中國總代表田中孝明反思中國策略時也曾表示,“當初更應該離客戶近一點”。反思能否付諸行動,決定了東芝的消費電子領域能否再次成為主流,在不斷遭遇標準挫折的東芝否能重回聚光燈下起舞的關鍵。

 標簽: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