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產業(yè)上游“開屏”
松下與長虹實現深度合作,“等離子屏”供應打破壟斷
日前,力挺等離子的家電巨頭長虹在四川綿陽總部高調宣布,長虹成功完成32英寸-103英寸全線等離子產品布局,發(fā)布32英寸、42英寸、50英寸、60英寸、65英寸、和103英寸全高清等離子電視。
此次長虹發(fā)布全系列產品,松下和LG成為最重要的等離子屏提供方,松下的103英寸等離子、42英寸高清等離子等產品均是首次向中國企業(yè)提供。此前,LG也宣布開放供應32英寸等離子屏。
“這是一個信號,原來壟斷等離子屏產業(yè)的日韓企業(yè)開始結素壟斷!敝锈禃r代市場研究公司董事長李基祥表示。
之前,有觀點認為,等離子產品線不足以匹配消費需求,主要原因是屏資源掌握在上游資源,國內企業(yè)沒有充足的屏供應。
隨著液晶電視步步進逼,使得等離子行業(yè)反擊的決心越來越大,在為等離子“正名”的同時,等離子上下游合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松下中國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近來松下與長虹在等離子屏和配件的供應上合作密切,松下上海等離子顯示器件公司還為長虹提供了技術服務!
有消息人士稱,松下上海等離子工廠經常派研發(fā)人員到長虹進行技術指導,在虹歐顯示器件公司近期的招標中,松下的等離子配套產業(yè)也積極投標。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表示,“松下和長虹是競爭對手,不過,只要找到統(tǒng)一立場,大家也可以成為合作伙伴!彼J為目前中國市場上生產液晶電視的廠家比較多,造成了“液晶比等離子先進”這樣的假象。
李基祥表示,以松下會向長虹開放供應42英寸高清屏,是為了聯(lián)合長虹一起做大等離子電視市場。
據了解,LG飛利浦放開32英寸屏供應,共有八家國產彩電廠家表示有意訂購其32英寸等離子屏。
“屏”開放有助于扭轉劣勢
海信宣布推出國產首款32英寸等離子,并開始量產。長虹也剛剛發(fā)布32英寸等離子,揚言靠該款產品搶回市場份額,康佳也表示,下月也將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創(chuàng)維也在準備當中。
等離子屏的開放使得沉默的企業(yè)大舉進入等離子。
虹歐副總經理賈云濤表示,國內等離子產業(yè)的發(fā)展主要是受限“屏”的供給,日韓企業(yè)生產等離子屏有80%都用于自己品牌的使用。因為上游供應企業(yè)一直壟斷屏資源,造成等離子屏價格偏高,企業(yè)回報效益低。
Dsplaysearch數據顯示,去年國內企業(yè)獲得的等離子屏供應不足全球產能的6%。李基祥表示,國內等離子產品線覆蓋面窄,而產品線不足的原因是屏供給不足,“如果能夠保證等離子屏的充分供應,可以極大地扭轉等離子電視的劣勢!
“此外,屏廠家出讓的空間和市場規(guī)模帶來的利益與整機企業(yè)繼續(xù)做液晶電視的收益對比就十分重要!
創(chuàng)維集團中國區(qū)域營銷總經理劉棠枝表示,在LG飛利浦放開32英寸屏供應后,松下、日立的態(tài)度如何仍然不得而知。屏資源的開放程度越大,越有利于等離子產品的推廣。
松下方面表示,“松下今年修建第五工廠,產能是一二工廠產能總和的兩倍,生產成熟后,將盡力滿足國內企業(yè)等離子屏的需求,因為與長虹深度合作,也會優(yōu)先考慮對長虹的供給!辈贿^該人士亦坦承,松下等離子屏大部分用于自己品牌生產,對外供應受到了產能限制。
上下游合作深度是關鍵
康佳平板運營中心總經理林洪藩認為,屏的開放以及產品線布局的拉伸并不意味著等離子和液晶能平起平坐,“因為兩者相差太大,液晶和等離子銷售比是10:1。”
Dsplaysearch中國區(qū)經理張兵也表示,縱然長虹加入PDP陣容,它在品牌方面也和其他等離子面板提供商一樣強,因此供應商的性質并沒有改變,只是擴大了供給和一定程度的競爭;加之等離子在full-h(huán)d成本上的壓力和尺英寸上的局限,短期內不可能說達到與液晶同等的市場地位。
等離子國內品牌份額小
據了解,目前液晶電視覆蓋的尺英寸主要為19英寸、20英寸、22英寸、26英寸、27英寸、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46英寸、47英寸、52英寸、55英寸、63英寸。
在20英寸到46英寸,國內主要生產企業(yè)都有完整的布局實現量產,32到46英寸也占據了目前平板銷售的主流。目前宣布完成等離子布局的為長虹,推出32-103英寸系列產品。其次是海信32-55英寸,其他企業(yè)也有生產,但是量都很小。
李基祥表示,國內等離子市場主要掌握在松下和日立等外資手中,國內品牌份額小,沒有國內五大彩電廠家的全力推動,很難有大的突破。
上游等離子屏廠家與國內企業(yè)合作的深度也將是關鍵因素。
有企業(yè)表示,除了屏的開放,國內企業(yè)還需克服一些技術上問題。據松下中國南部總監(jiān)巫桂霖介紹,等離子電視要求模塊電路板與等離子屏電路設計配套,技術要求相對高一些!八哉f,液晶沒有技術直接購買組件也可以生產,而等離子還需要配套生產技術支持!薄”緢笥浾摺⊥鹾FG 實習生 陳鴻莉
■ 鏈接
全球彩電廠商及面板廠加大PDP投入
□三星(SDI)現有PDP生產線5條,年產能約550萬-600萬張左右。
□LG現有生產線6條,年產能約750萬-800萬張。
□松下現有生產線6條,年產能約600-650萬張。2007年將建第5工廠,2009年投產,屆時年產能將達到950萬-1000萬張。松下電器已宣布一項高達15.7億美元的等離子電視投資計劃,將建造一家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面板生產廠。
□FHP現有3條生產線,年產能約300萬—350萬張,2007年6月前其所有產品實現無鉛化!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董事長李基祥:
等離子屏廠家與國企合作深度是關鍵
等離子與平板時代更匹配
南方都市報:有觀點認為,國內等離子發(fā)展不如液晶的原因是產品線布局不完整,這背后的原因是屏資源控制在松下、日立等日韓企業(yè)手中,國內企業(yè)沒有足夠的屏供應?
李基祥: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平板電視價值集中在上游,屏生產企業(yè)參與的數量,地區(qū)分布是否分散等因素決定了產業(yè)的競爭程度。
液晶面板不僅有日韓企業(yè)生產,還有臺灣企業(yè),數量更多些,競爭更充分,液晶面板的供應比等離子屏也更充足。因此,液晶整機廠商談判的余地更大些。
在產品結構上看,等離子偏重在42英寸以上,液晶大中小都在做,包括手機、電腦用屏,產品線更加豐富,也攤薄了成本。
眾廠商紛紛開“屏”
南方都市報:最近似乎情況出現了變化?
李基祥:最近情況出現變化,除了LG飛利浦開放32英寸等離子屏供應,松下也在做37英寸等離子電視,也就是說32、37、42這些銷售主流尺寸上,等離子電視進行了布局,產品線結構與平板時代的匹配度提高了。
如果能夠保證屏的充分供應,可以極大的扭轉等離子電視的劣勢。
上游企業(yè)有意維護國內市場
南方都市報:LG飛利浦開放32英寸等離子,松下與長虹合作,提供42、103英寸等離子屏,這是不是等離子上游資源打破壟斷的信號?
李基祥:LG飛利浦和松下的動作的確可以看作這樣的信號,原因是他們也看好國內市場。國內平板需求今年在700萬-800萬臺左右,如果全部讓給液晶,等離子陣營的損失也很大,盡管他們的重心不在中國,但是如果退出了,就很難再進入。所以主要還是他們維護中國市場的需要。
國內企業(yè)還要交補課費
南方都市報:“屏”的開放,對于國內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的PK到底有多大的意義?是不是屏開放了,等離子就可以扭轉乾坤?
李基祥:國內等離子市場主要掌握在松下和日立等外資手中,國內品牌份額小,沒有國內五大彩電廠家的全力推動,也很難有大的突破。
現在等離子電視在中國的地位還未定,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壞,關鍵要看國內企業(yè)對等離子的態(tài)度,以及上游屏廠家與國內企業(yè)合作的深度,如果屏廠家的條件足以讓整機企業(yè)有利可圖,企業(yè)自然會推動。
此外,推動新產品需要新生產線,推廣需要新費用,國內企業(yè)要彌補等離子生產技術在之前研發(fā)的不足,也要交補課費,這些都將增加企業(yè)成本。
屏廠家給出的條件和市場規(guī)模帶來的利益與整機企業(yè)繼續(xù)做液晶電視的收益對比就十分重要了。很遺憾,目前還不能看出確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