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電視絕地反擊 產業(yè)鏈封閉是致命傷

來源:第一財經(jīng)日報 更新日期:2007-05-31 作者:王珍
    共同的利益,使“戰(zhàn)場”上的競爭對手站在了一起。面對液晶電視日益兇猛的發(fā)展態(tài)勢,5月26日,松下、長虹、日立、LG、三星、先鋒等等離子巨頭,在由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2007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發(fā)展論壇”上達成共識,欲打造“中國等離子產業(yè)集群”。

  事實上,去年秋季以來,松下、長虹、LG、三星、日立等幾家等離子企業(yè)就頻頻“聯(lián)袂演出”。

  等離子陣營聯(lián)手在前臺“吆喝”,而等離子能否在下一輪與液晶的競爭中扳回一局,還有待觀察。

等離子加強“宣傳力”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士向《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坦言,國內消費者對LCD(液晶)的了解多于對PDP(等離子)的了解,這導致了等離子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低于全球。

  “PDP有產品力,但是宣傳力、營銷力不及LCD。”這位人士說,因此去年9月中國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等離子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后,在協(xié)會的撮合下,幾大PDP廠家較緊密地走在一起,共同拿出一些資源來作宣傳。

  “但這種戰(zhàn)略合作緊密到什么程度,還很難說。”他接著說。

產業(yè)鏈封閉是致命傷

  等離子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疲軟,且落后于它在全球市場的地位,與廠家的導向直接相關。中國是彩電大國,而除了長虹,中國本土幾大彩電整機廠均“押寶”液晶。

  TCL多媒體全球研發(fā)中心的副總經(jīng)理楊福忠曾向記者表示,LCD的上游面板供應商來自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只有多頭生產,才能把價格降下來。

  而PDP的產業(yè)鏈一直比較封閉。今年4月,長虹與彩虹共同投資的國內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在四川綿陽破土動工,打破了日、韓企業(yè)壟斷PDP屏的局面,該生產線明年投產。

  彩虹集團公司FPD(平板顯示)研究中心副主任丁興隆4月在“2007(深圳)中國FPD制造論壇”上就曾提醒說,中國投資PDP屏要注意風險:LCD應用廣,從小屏幕的手機到大屏幕的電視機,而PDP則主要用于電視機;同時,PDP缺乏上游資源,所有材料均需從日、韓進口,成本較高,而LCD的上游資源則還可以從中國臺灣獲得。

  由于資源開放,LCD的上游供應量遠大于PDP。DisplaySearch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jiān)張兵4月在“2007中國高清數(shù)字電視論壇”上曾透露,2010年七代以上的LCD面板產能將是PDP面板產能的2倍以上。而且,LCD將在40、42英寸的領域迅速成長。

中國PDP還需技術為本

  這并不意味等離子在中國市場沒有機會。據(jù)康佳此前的預測,從現(xiàn)在到2010年,PDP市場將保持連續(xù)增長,但增速低于LCD,今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PDP及LCD市場。

  丁興隆也說,2008年,松下PDP屏的產量為1000萬臺,LG、三星的分別為600萬臺和720萬臺。而2010年全球PDP的需求量將達3000萬臺,目前供需尚有缺口,這對綿陽工廠來說是好消息。

  中國政府已將包括LCD、PDP核心部件在內的平板顯示產業(yè)列入“十一五”規(guī)劃,并將給予重點扶持。由于PDP屏生產線的投資門檻比LCD屏低,所以,長虹與彩虹將等離子屏作為切入平板電視上游的突破口。

  松下不想失去中國市場,而長虹也希望在等離子上有所作為。松下(中國)的高級顧問張仲文昨天在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希望雙方能合作,這對松下、長虹和中國推進平板產業(yè)都有好處。

  不過,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士則認為,像松下PDP屏用的熒光粉,是由日本公司提供的,松下也要向這些公司購買專利。所以,不能說松下壟斷技術,而中國一定要自己的PDP技術,才不會受制于人。

  據(jù)預測,2010年,40英寸以上的LCD將占中國平板電視銷售額的50%,PDP將轉向主攻50英寸以上的市場。不過,LG已宣布將量產32英寸的PDP,反攻小尺寸市場。未來的平板市場到底誰主沉浮,等離子能否挽回頹勢?其產業(yè)鏈上各方競合關系的變化將是一個重要因素。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