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各市場研究公司預測數據來看,2007年國內平板電視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臺。而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之間的競爭也將達到白熱化程度。有跡象表明,兩者之間的PK已向上延伸至面板領域。專家指出,在上游面板市場,國內外彩電廠商的面板工廠于今年陸續(xù)建成投產,將極大豐富等離子面板資源;產品層面,等離子電視全線產品已經實現(xiàn)高清;終端市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等離子專業(yè)委員會也將對消費者開展等離子市場再培育活動。有專家表示,借助上下游共同發(fā)力的方式,2007年等離子電視市場有望峰回路轉。
隨著數字時代到來,以液晶和等離子為代表的平板電視表現(xiàn)出全面取代CRT電視的征兆,而平板兩大陣營之間的市場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
不過從2005年和2006年各研究機構統(tǒng)計數據來看,液晶電視占據了國內平板電視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這讓同為平板雙雄之一的等離子電視多少有點尷尬。而等離子電視不佳的市場表現(xiàn)也直接導致一些不明白個中緣由的消費者將這一現(xiàn)象歸結于技術不如液晶電視。
但四川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小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卻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等離子電視市場表現(xiàn)不如液晶主要是因為液晶上游資源豐富,液晶面板提供商不僅有日韓廠商,也有友達、中華映管等中國臺灣廠商,而與液晶面板來源地豐富不同,等離子面板資源卻一直掌握在松下、富士通日立、三星、LG等少數廠商手中,等離子面板相對較小的產能也直接導致了終端市場的表現(xiàn)不理想。
其實將等離子終端市場表現(xiàn)不理想的原因歸結于上游面板緊缺的不僅田小紅一個,長虹多媒體產業(yè)公司市場策劃中心總經理吳定剛、雅佳影音多媒體中國總部營銷本部總監(jiān)王友廣以及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在《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都曾流露出這樣的無奈。
TCL集團總裁李東生在2007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TCL加大對液晶電視的投入并非企業(yè)主觀原因,而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他解釋其中原因時表示,與液晶相對開放的產業(yè)鏈相比,等離子上游尤其是面板資源壟斷現(xiàn)象嚴重,供貨緊缺,價格下降空間也不大;更為重要的是,等離子面板廠商百分之百都是國內企業(yè)的整機競爭對手,放量供貨根本就不現(xiàn)實,相反液晶在產業(yè)上則不受那么多競爭因素的影響。
而DisplaySearch也在2005年底和2006年第三季度兩次作出等離子面板在2007年前后有可能出現(xiàn)短缺的預測,也從側面說明了等離子面板存在著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
廠商扎堆擴產救急
不過等離子面板緊缺的狀況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到明年年初逐步得以緩解。
據記者了解,自去年開始國內外彩電廠商紛紛加大了等離子面板的產能。去年年底,國內彩電企業(yè)長虹投資60億元人民幣,建設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等離子面板及模組量產線。項目已于今年動工,預計在明年早些時候實現(xiàn)量產,達到216萬片/年以上規(guī)模;而富士通日立新建面板工廠也將于今年夏天量產,屆時富士通日立的月產能將達30萬片;三星SDI也宣布將增加7300億韓元的投資建設年生產能力為300萬片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并計劃在2007年5月建成投產;而LG電子也宣布將通過擴大生產能力來提高生產規(guī)模,計劃在2007年使生產能力達到870萬片。
除此之外,近段時間以來對等離子面板最大一筆投資來自松下。近日松下高調宣布,將斥資2800億日元(約合23.6億美元)興建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廠,該工廠計劃今年動工,明年夏季投產,年產量達到1000萬塊,目前松下?lián)碛兴淖入x子顯示工廠。第五座也將于明年夏天投入運營,屆時總產量將相當于可生產1150萬塊42英寸顯示面板。
按此推算,到今年底或明年早些時候,這些項目將陸續(xù)投產,屆時等離子面板的全球供應量將達到近3000萬臺。而記者采訪得知,這些面板都將以高清面板為主,這無疑將大大緩解目前終端市場面板緊缺的現(xiàn)狀。
而據DisplaySearch預測,等離子面板擴產后,42英寸XGA(分辨力為1024×768)面板的價格有望從目前的526美元下降到450美元(2008年),42英寸WXGA(分辨力為1366×768)面板的價格有望從618美元下降至500美元左右(2008年),50英寸WXGA(分辨力為1366×768)面板價格也將從1075美元下降到700美元以內(2008年)。
難怪長虹吳定剛信心十足地表示,面板廠商集體發(fā)力后,終端市場也隨即發(fā)生新的變動,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選擇生產和推廣等離子電視。
升級產品重塑等離子形象
從產品層面來看,高清等離子電視當仁不讓地成為今年主角。自去年下半年日立、松下相繼推出滿足中國國家標準的42英寸高清等離子電視后,日立、松下繼續(xù)在等離子技術上精耕細作。記者從今年CES上獲悉,以松下和日立為代表的等離子陣營克服一系列技術障礙,都推出了42英寸全高清(FullHD)等離子電視,比之前的42英寸高清等離子電視的分辨力(1366×768)高2倍之多。
記者同時獲悉,三星、LG、長虹在其新建立的面板廠中也都表示將擴大高清面板生產比例。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葉平告訴記者,高清市場潛力巨大,面板擴產后,高清等離子面板價格下跌導致整機價格走低,從而在同液晶的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
今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可能翻身的另一個理由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等離子專業(yè)委員會也將發(fā)力終端市場。該協(xié)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透露,2007年等離子專業(yè)委員會主要有四方面工作:一、對消費者進行市場再教育,正確認識等離子的優(yōu)點的同時,糾正偏見的輿論觀點。二、在專業(yè)委員會內部啟動“安全看電視”活動,這樣更好地加快等離子普及。三、與新浪網合作開設等離子專業(yè)網站,進行網絡宣傳。四、在技術層面,進一步推進動態(tài)清晰度標準的各個指標的立項和標準申報工作。
從上游面板擴產到產品技術升級再到市場再教育,2007年等離子市場注定不平靜,雖然等離子打敗液晶引領平板電視市場的可能性不大,但種種跡象表明,2007年等離子電視實現(xiàn)峰回路轉,改變目前頹勢是極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