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間,北京國美20周年慶掀起5億元讓利高潮,索尼、LG、三星、廈普、日立、松下、三洋等洋品牌的32英寸、40英寸、42英寸液晶將分別跌破4000元、8000元和10000元,而外資42英寸等離子也跌破9000元。蘇寧電器日前也在北京28家店舉行聯(lián)合開業(yè)讓利活動,洋彩電降價幅度與國美相當。洋彩電價格雪崩是讓利于民,還是優(yōu)勢不再呢?
事實上,洋彩電頻頻發(fā)生的質量危機已引發(fā)廣泛質疑。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宣布,5款去年下半年在中國內地推出的液晶彩電因為軟件出現(xiàn)“計時錯誤”導致無法正常開關機,然而這1.7萬臺的隱患彩電仍在中國公然銷售。日本JVC推出的高清電視70英寸LCOS背投電視“公開宣稱”核心燈泡壽命只有8000個小時”,一個燈泡的更換價竟然高達1700元!侗本┣嗄陥蟆芬灿诮张度樟㈦娨暤呐浼蝗瑯俗R不清,“沒有說明書中所說的USB接口,沒有遙控電動旋轉底座”!稏|方早報》日前報道LG數(shù)碼光顯電視故障頻出,“花費1.6萬元購買的LG數(shù)碼光顯竟然沒有圖像!薄斗ㄖ仆韴蟆贩Q消費者購買的46英寸三星液晶背投,看了不到半年就先后維修8次,毛病也沒根除;《天府早報》稱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購買了8臺三星液晶背投,結果壞了6臺。
近日,TCL、長虹、康佳、創(chuàng)維、海信、廈華等中國彩電企業(yè)正式宣布,成立技術聯(lián)盟打造專利池。它們一致認為“彩電業(yè)的利潤率應該在5%左右,超過20%就肯定是暴利。”據(jù)這些企業(yè)負責人表示,“盡管外資彩電爭相降價,但仍有30%的高額利潤,某洋品牌曾經在中國一年賺的錢為10億元人民幣,遠遠高出中國彩電業(yè)的利潤總和!”
據(jù)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在液晶技術上明顯落后的索尼彩電,其40英寸液晶電視繼下降5000元后再度降價2000元,但仍有5000元以上的暴利空間。將“臺灣屏”包裝成所謂“夏普屏”的夏普液晶,6款液晶平均降低4000元,仍與松下、三洋、三星、LG、日立、東芝等一樣,平均有30%以上的暴利空間。
近來,在中國家電研究機構與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的多次調查中,合資或獨資的洋品牌在華的銷售總量排名中,前七名是TCL、創(chuàng)維、長虹、康佳、海信、廈華、海爾,均為國產品牌。但是,在利潤總量排名中,洋品牌卻高居前列。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電專家分析說:“洋品牌往往先將價格定得很高,營造高端形象,之后再以降價促銷。只不過洋品牌以前的利潤太高,現(xiàn)在還遠遠沒有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