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液晶與國產等離子電視雙重壓力,六廠商與蘇寧磋商降價,等離子“大戶”松下稱全面反擊液晶電視;東芝索尼放棄等離子,產品“清倉”
由于液晶和國內平板的壓力,合資等離子廠商近期醞釀全線大幅降價。昨日,蘇寧電器市場部負責人透露稱,松下、東芝、日立、LG、山水、先鋒等多家合資等離子正與渠道商進行磋商,準備在本月啟動全線降價。
“這是等離子電視對液晶電視的一次全面反擊!彼上掠嘘P人士這樣評價此次行動。
“最高降幅可達三成!碧K寧方面稱,此次降價幾乎涉及所有合資品牌等離子電視,而此次全線降價也是近2年來最全面最大的一次。國美、大中昨日也向記者證實了上述品牌將在近期大幅降價的消息。
“洋等離子”遭雙重沖擊 相對外資等離子電視而言,液晶電視與國產等離子電視具有價格優(yōu)勢
根據“慣例”,每年的10月前后,各電視機廠商會以降價迎接銷售旺季的到來。但是,今年平板電視的降價攻勢將提前到來。來自蘇寧電器的消息顯示,洋品牌的等離子電視將在淡季發(fā)動價格攻勢。
“最高降幅可達三成!碧K寧方面表示,據其和多家廠商的溝通情況看,目前上游等離子面板出貨價呈不斷下跌趨勢。據廠商保守估計,受此影響等離子電視整機的價格有望在一年內再降15%左右。以目前萬元左右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為例,明年其價格有望降到8000元左右。
據記者了解,洋品牌考慮降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液晶平板電視和國產等離子電視在價格上的雙重壓力。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忍波表示,等離子電視定位于高端消費者,就導致了在現(xiàn)階段等離子電視消費群體狹小,發(fā)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遠遠慢于液晶。國產等離子電視在價格上的優(yōu)勢又對合資等離子產生了巨大沖擊,目前國產等離子的價位在1萬元左右,而合資等離子平均價位在14000元左右,合資等離子價格高出國產近40%.來自海關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等離子電視出口均價為985美元/臺,下降24.5%.42英寸、46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由于受到40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沖擊,下降了20%以上。
對于此次醞釀降價,相關廠商表示意在淡季促銷。
但蘇寧電器稱,此次降價并非是外資等離子電視的“階段性市場策略”,很可能只是今后等離子電視持續(xù)降價的一個開始。
蘇寧方面表示此次大幅降價后,洋品牌等離子電視可以提升對液晶電視的競爭優(yōu)勢,在價格上將與國產等離子電視價格不相上下。但是,洋品牌等離子電視的降價究竟能不能引起市場共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液晶電視陣營再度擴軍 東芝索尼“清倉”等離子
等離子產品與液晶產品的競爭,正在引發(fā)廠商的“轉型”。部分知名洋品牌已經考慮放棄等離子產品,轉而投降液晶市場。等離子產品“清倉”,是推動降價的另一個原因。
昨日,東芝方面證實,將于近日全面停產等離子電視,目前正處于“清倉”階段。
上周,索尼主管電子業(yè)務的全球副總裁井原勝美明確表示,將放棄等離子電視領域的研發(fā),全面停產等離子電視,全力轉向液晶電視。
目前,國內涉足等離子生產的只有長虹和海信,合資品牌中目前也只有松下、LG、三星、日立等幾個品牌。
而液晶電視的陣營則相對龐大,僅國內生產液晶電視的廠家就有17家之多。
不過,陸刃波稱,等離子技術過于壟斷,生產企業(yè)過于集中是此前等離子市場滑坡的主因之一。因為等離子專注于大尺寸市場,未能有更普及的消費群體,加上目前松下、LG、三星等主流等離子生產廠家?guī)缀鯄艛嗔说入x子電視的全球市場份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競爭不利的局面。
據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所提供的《第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調查》顯示,一方面大尺寸等離子平板電視的需求較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有明顯增長(增長17.6%),但另一方面等離子電視的生產廠家卻更加集中。
昨日,DisplaySearch市場調查機構提供的二季度等離子全球數(shù)據顯示,上述三家廠商共占有等離子電視全球84%的市場份額(其中僅松下等離子市場占有率就達31%)。
等離子液晶之爭未競 松下長虹加緊等離子布局
盡管東芝、索尼決定退出等離子陣營,而且國內的液晶陣營相對龐大,但仍有廠商看好等離子電視。洋品牌的代表是松下,本土品牌的代表則是長虹。
昨日,參與醞釀此次降價的松下方面表示,此次降價只是一種市場策略,是對液晶陣營的反擊,因而并不意味著其在全球等離子業(yè)務戰(zhàn)略的改變。
松下電器中國公司家電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繁實建史表示,作為全球第一大等離子電視生產廠家,松下一直在加大等離子方面的投入。除了不斷推出大尺寸等離子電視新品外,還在加大等離子平板生產線的投入,今年已經擬定投資14億美元構建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工廠,并將在明年夏季正式運作。
“這應該看做是等離子電視的一次全面反擊,隨著價格的降低今后等離子電視會更加普及!彼上码娨暿袌霾控撠熑吮硎荆瑥S商對等離子電視降價事實上是對市場的一種主動應對,有利于保持等離子電視在中、大尺寸屏幕產品上的價格優(yōu)勢。
對此,剛剛動工國內第一條等離子生產線的長虹方面表示,國內等離子生產廠家此次可能不會參與等離子電視價格的調整。
“長虹方面一旦實現(xiàn)了等離子面板的量產,將從上游控制整機成本,會打破洋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昨日長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DisplaySearch提供的等離子電視調查數(shù)據顯示,今年全球等離子電視市場仍有1000萬臺以上的需求,較去年約有50%的總量增長。在等離子電視的需求方面,40英寸以上的占了90%,55英寸以上的比例由原來的4.8%上升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