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產品和家電產品最顯著的區(qū)別是相差巨大的更新速度,一臺電視機可能使用十年,但一臺電腦用上五年就很不錯了。IT廠商在高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已經形成了敏銳的觀察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最新的尖端技術;同時,為了能在高速的競爭下生存,IT廠商通常具有傳統(tǒng)家電廠商所難以比擬的研發(fā)速度,這都使得IT廠商在登陸家電市場后將牢牢控制市場的脈搏,新型號產品的推出也將更加迅速。
在技術上,IT廠商比傳統(tǒng)的家電廠商更有優(yōu)勢,尤其是優(yōu)派、冠捷、明基等專業(yè)顯示器廠商,從做液晶顯示器到液晶電視機幾乎不需要做多少調整和過渡,在產品的技術含量上更勝一籌。從全球市場來看,夏普、索尼、三星等全球前列的電視機廠商,無一例外地都橫跨IT與家電兩大領域,有著深厚的IT技術背景。相比之下,國內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毫無優(yōu)勢可言。
如這次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優(yōu)派,其新產品所采用的NextVisionⅡ先進影像處理引擎,能改善畫面亮度的均勻性,使畫質更加自然。眾所周知,相對電視機來說,電腦顯示器在分辨率、清晰度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用造顯示器的技術來生產電視機,其性能當然無可挑剔。優(yōu)派向來以引領技術潮流而著稱,近年來一直領導著液晶面板的響應時間,從早期的16毫秒到近期剛剛推出的灰階1毫秒技術,其技術上的優(yōu)勢和積累,遠非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可比。
除了技術上的優(yōu)勢,IT廠商在品牌上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視。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搭載著最新科技的個人電腦已經走進家庭并成為重要部分,加上人們對先進技術的追逐心理,許多消費者對IT業(yè)的強勢品牌已經印象深刻;而且隨著企業(yè)的多元化經營,IT與家電品牌的區(qū)分不再明顯。在這樣一個眾多品牌融匯的時代,消費者已經擺脫了慣性思維,傳統(tǒng)家電品牌未必會首先成為消費者考慮的對象。
不僅如此,IT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更具優(yōu)勢。舉例來說,做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廠商突然宣布沖擊高端時,消費者往往會本能地發(fā)問“他能行嗎?”而反過來則是另一個情形,在消費者意識當中,生產高技術含量的IT品牌,調頭做家電產品,應該輕而易舉。事實上,隨著電視機向高清邁進,家電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許多IT廠商在生產液晶顯示器方面有著較多技術儲備,在某些生產技術上甚至更加領先。所以,從消費者本能來說,IT品牌更容易贏得他們的信任!
由于各自面對的用戶類型的差別,也使這兩類廠商在對待消費者時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IT廠商通常面對的都是對技術非常熟悉的行業(yè)用戶或發(fā)燒友,往往在每個參數和指標上的標稱更加精確真實;而傳統(tǒng)家電廠商面對的通常是一些普通家庭用戶,甚至是一些對技術一竅不通的婦女和老人,各種華而不實和看似合理的技術、解釋便源源不斷地冒了出來,接下來的當然是你要付出更多代價。
對于人們買家電到家電賣場的習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徹底改變。
隨著越來越多新銳的白領、時尚一族消費者,旺盛的活力和好奇的思維使他們難以接受傳統(tǒng)、死板的家電賣場,而每天幾乎都在發(fā)生著變化的IT市場才能符合他們的口味。這樣的一群消費者需要的是引領著數字潮流、走在時代前沿的科技產品,IT市場正好能為這些產品提供很好的展示舞臺,消費的方向自然也從傳統(tǒng)家電賣場轉向了IT市場,而在IT市場已經摸爬滾打了多年的IT廠商來說,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
銷售多元化也是IT廠商突出的特色,和傳統(tǒng)家電廠商只在家電賣場進行銷售的模式不同,IT廠商開拓其他銷售渠道的步伐是非常急促的。如顯示器大廠明基,在去年1月份和大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yè)上海永樂家用電器公司成為渠道合作伙伴后,又在去年12月份,全面進駐蘇州人民商場。積極開拓不同類型的銷售渠道是IT廠商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這點值得國內的家電廠商好好學習。
IT廠商具有的這六大優(yōu)勢是其進軍家電市場的重要砝碼,各個IT廠商也清楚地意識到了自身的優(yōu)勢,垂手可得的市場回報讓很多IT廠商蜂擁而上,一次家電市場的“諾曼底登陸”已經展開;對于最終目標的消費者而言,除了能用相同的價格選購到性能更好的產品外,更多原來只在電腦上才能見到的新技術、新概念也將全面地應用到普通家電產品中,普通消費者能深切體會到的是更低的價格和全新的理念。
在優(yōu)派和明基首先成功“登陸”家電市場之后,2006年內將會有更多的IT廠商陸續(xù)進入液晶電視機市場,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知名廠商,如DellGateway等,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將受到IT廠商強有力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