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美元買下全球第七大等離子屏生產企業(yè),但被指專利面臨過時
2002年,京東方以7.4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現(xiàn)代3條4.5代生產線,從而成功進入液晶屏生產領域。
獲得發(fā)行20億元短期融資券后,由長虹控股80%的四川世紀雙虹顯示器件公司(以下簡稱“世紀雙虹”)邁出了進軍等離子屏的關鍵一步。
12月14日,據國家發(fā)改委官方網站披露,世紀雙虹已投資9990萬美元收購荷蘭SteropeInvestmentsB.V公司75%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韓國第三大等離子屏企業(yè)ORIONPDPCO.LTD公司75%的股權。
ORION是世紀雙虹的技術提供商,世紀雙虹最終效仿京東方,以掌握后者擁有的等離子屏核心技術。然而有消息說,ORION掌握的171項等離子專利面臨過時的風險,長虹副總裁郭德軒對此表示,“我們要掌握的是等離子屏的核心技術,而且會通過自主研發(fā)來升級生產線!
世紀雙虹的資金來源一直是個謎,最近G長虹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的傳聞再起。消息人士說,這是長虹為在世紀雙虹中的這筆投資尋找合作伙伴,以分擔風險。
效仿京東方
2002年,京東方以7.4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現(xiàn)代3條4.5代生產線,從而成功進入液晶屏生產領域,如今雙虹如法炮制。
2006年7月,北京世紀雙虹從北京上地遷往四川綿陽并正式注冊為四川世紀雙虹,該公司的主導權被長虹集團控制。之前,世紀雙虹的另一大股東彩虹集團就與韓國ORION有著密切的技術合作。
據悉,2000年彩虹集團就獲得原國家計委批文,投資將近3億元,在北京上地建成中國第一個等離子試驗線,其中一些技術設備就是由韓國ORION提供。
ORION向世紀雙虹轉移技術的做法遭到了韓國三星電子、LG電子等公司的反對,他們以核心技術流失來阻撓這次中韓的技術合作,因為京東方2002年就采取類似方式掌握了液晶屏的核心技術,并于2003年底投資興建了第5代液晶屏生產線。
京東方公關總監(jiān)張宇告訴記者,雖然韓國公司虧損嚴重面臨破產,而且影響到京東方的業(yè)績,但這幾年通過收購京東方掌握了核心技術,并培養(yǎng)了國內最早的3000多名液晶產業(yè)人才。
長虹自然也不愿意放棄掌握核心技術的機會,于是通過收購ORION的大股東控制這家公司。
長虹主管技術的副總裁巫英堅表示,雙虹絕對不走生產線“代代引進”的老路,設計方案已作周密安排,將“購買知識產權+自主開發(fā)+整合國內研發(fā)力量”作為核心戰(zhàn)略。
與京東方相比,世紀雙虹的收購明顯要輕松一些,郭德軒表示:“我們只用不到1億美元就掌握了等離子屏的171項核心技術,而且韓國ORION只有規(guī)模很小的生產線,幾經股權更替后債務問題已基本解決,我們也不會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巫英堅表示,世紀雙虹不會只考慮做一條等離子生產線,將來要逐步吸引更多的等離子屏的上游企業(yè)進入綿陽開發(fā)區(qū)的長虹工業(yè)園,完成產業(yè)鏈條的整體配套。
“投資即落后”魔咒
京東方第5代生產線投資前,業(yè)內就有“投資即落后”的預言,京東方被不幸言中,現(xiàn)在陷入了巨大的資金困境,如今這一預言又開始困擾世紀雙虹。
長虹數字平面顯示公司總經理陳寧曾透露,預計2008年2月投產的等離子屏生產線主要以生產標準清晰度(852×480)的等離子屏為主。但今年3月底信息產業(yè)部公布的高清電視標準規(guī)定,物理分辨率必須達到1366×768或者更高的等離子電視才能達到高清標準。
與此同時,國內的福建日立、上海松下開始將高清42英寸等離子屏作為升級的關鍵,因為液晶屏的高清宣傳已使國內等離子電視銷量大幅下降,世紀雙虹的等離子技術面臨高清難題。
三星SDI中國營業(yè)本部副總經理孟柱龍指出,韓國ORION公司還沒有生產高清面板的能力,只擁有試生產線,因此長虹等離子屏生產線只有生產標清等離子面板的能力。
對此巫英堅表示,生產線從標清向高清的切換并不難,升級計劃已在準備中,這些高清產品將主要針對中國和歐美市場。
然而標清等離子并非沒有市場,郭德軒就表示,“韓國ORION以往的產品主要是商用領域,而且在中國的三四級市場以及海外新興市場,價格較低的標清等離子還有不錯的市場應用領域!
記者了解到,韓國ORION公司主要從事等離子顯示器拼接屏業(yè)務,廣州德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其在中國的總代理,德浩官方網站上聲稱,ORION公司是全球第七大等離子屏生產企業(yè),但主要提供商業(yè)工程用的等離子拼接屏。
資金迷局
今年10月11日,彩虹電子再次發(fā)布公告,與長虹集團合資的世紀雙虹資本金從200萬元驟增至18億元,由長虹集團出資14.4億元增持至80%。
長虹集團的資金究竟從何而來,一直困擾著業(yè)界。
記者了解到,雙虹僅2008年2月竣工的一期工程,總投資就接近8億美元,如果按照目前的股權比例,未來兩年長虹在世紀雙虹中的投資將達到近50億元,這還不包括在聚龍光電和
OLED面板工廠上的投資。與此同時,長虹集團已經成為G長虹的“垃圾筒”。12月4日,G長虹發(fā)布公告,將通過與大股東長虹集團的關聯(lián)交易,將長期壓在公司頭上的巨額庫存、對APEX公司的應收賬款打包為15.77億元,置換回長虹商標所有權和一宗價值為1.94億元的商業(yè)用地。
有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長虹集團的背后其實是四川省和綿陽市政府的巨大資金支持,在2004年一次性巨虧37億元后,長虹馬上獲得了當地政府組織的四大銀行共130億元的授信,最近長虹又獲得發(fā)行短期融資券20億元的資格。
雖然G長虹的盈利情況依然不樂觀,但是其投資接二連三,目前正在醞釀的投資就有70億元,這次收購韓國ORION顯然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