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電視全面朝向大尺寸,特別是百吋以上范疇升級的市場需求驅動下,在超大尺寸領域液晶電視被替代的更新進程也在不斷加速。這個機會,目前來看,可能會留給可實現(xiàn)柔性、透明顯示的OLED,也可能留給更像家庭影院的激光電視,還有可能留給代表半導體顯示未來航向的Micro LED。
今天,關于這些新興技術之間的特性我們暫且不去探討。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正在從頂層設計層面積極推動超高清顯示產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廣電領域,而這一切都為Micro LED電視走進千家萬戶按下了加速鍵。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6月21日,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發(fā)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電視臺和有條件的縣級電視臺全面完成從標清到高清的轉化,標清頻道基本關停,高清電視成為電視基本播出模式,超高清電視頻道和節(jié)目供給形成規(guī)模。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絡對高清超高清電視承載能力顯著增強,高清超高清電視接收終端基本普及。
在3年時間內,我國廣電行業(yè)將快速完成從標清向高清超高清時代的跨越式發(fā)展,這一方面得益于影視節(jié)目拍攝、制作、播出,以及基于5G網絡高速傳播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更為高清超高清顯示終端,也就是家用電視的全面升級提供了一個契機。
在全面淘汰標清電視,普及高清,提倡超高清的目標驅動下,Micro LED電視獲得了加速進入家用市場的助力。對于家用百吋超高清顯示終端而言,Micro LED電視能夠在輕松實現(xiàn)百吋以上超大尺寸畫面的同時,保持其可拆卸運輸?shù)臉O大便捷性;同時,基于自發(fā)光原理的平面型顯示,與消費者習以為常的液晶電視這類平板顯示設備的消費習慣更加吻合;作為新興顯示技術,Micro LED電視還可搭載良好的人機互動技術、裸眼3D技術、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等,將不僅為家用顯示帶來畫質層面的提升,更可能會引發(fā)使用場景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將電視從單一的信號輸出設備,變成家庭娛樂的強大平臺。
意見的出臺,為包括Micro LED電視在內的新型超高清顯示設備開啟了市場需求的新大門。而與之相關的顯示設備制造行業(yè),也早已瞄準了這一歷史機遇,在產業(yè)層面為滿足下游需求做好了準備。
日前,深圳發(fā)布《深圳市培育發(fā)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yè)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提出到2025年,深圳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將超過4500億元,要培育8家以上營收超百億的企業(yè)和2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元的企業(yè),大尺寸面板和超高清視頻顯示終端的出貨量和市占率全球領先。要求建成30個以上超高清視頻顯示應用示范項目,打造全場景“AI+5G+8K”應用示范先行區(qū),并要求核心器件自主化水平和生產工藝配套能力顯著提高,終端整機制造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行業(yè)應用市場規(guī)模和示范效應進一步提升,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yè)生態(tài)更加完善。
《計劃》還提出打造七個重點工程,其中第一個就是產業(yè)強鏈固基工程,要求圍繞面板生產、終端制造,多措施并舉支持企業(yè)引進配套工藝、器件、設備等國內外配套資源,支持開展Micro LED、Mini 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和產品研發(fā),從材料、器件、設備、制造等方面進行聯(lián)合攻關。
近年來,與深圳類似,我國多地都陸續(xù)出臺了針對新型顯示,特別是Micro LED產業(yè)的支持政策。在筆者看來,選擇Micro LED路線,一方面是源于其自身的技術先進性,另一方面則是源于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發(fā)儲備,未來更加有利于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關鍵技術的自我掌控,而在即將到來的高清,特別是超高清顯示時代,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下一個百年,誰說了算。
由此,不難看出,當前,從制造端到需求端,我國已經形成了推動超高清顯示產業(yè)加速落地的合力,這將為Micro LED電視,特別是國產品牌的普及打開一條暢通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