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間拉回到2010年6月18日,河南省政府當天召開“富士康科技集團在豫招聘培訓員工動員協(xié)調(diào)會”,動員全省政府資源幫助富士康招工。
前述專家告訴早報記者,河南省就業(yè)促進工作辦公室專門組建了一個工作小組,在河南全省展開富士康的專項招聘工作。
河南省18個地級市都被分配了相應的招工指標,比如鄭州市、洛陽市都有1萬名的任務。此外,河南省還從就業(yè)專項資金中劃撥錢款補貼招工人員。
這一招工計劃,被層層落實到村鎮(zhèn)、街道。一時間,給富士康招工成為河南省各個基層單位的重心工作之一。豫南一位中學老師向早報記者表示,她就接到了學校要求推薦一名員工給富士康的任務。
舉全省之力的結果是,2010年7月初,富士康富泰華精密電子有限公司在鄭州市出口加工區(qū)正式注冊,僅僅1個月后就開工生產(chǎn)。兩個月后的9月8日,富士康富鼎精密工業(yè)有限公司落戶鄭州市中牟縣,并在1個月后開工投產(chǎn)。
在鄭州,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是鄭州市的“一號工程”。
據(jù)前述專家介紹,富士康落地鄭州,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功不可沒,他多次聽取匯報,并給予了具體指導。此前盧展工曾任福建省委書記,和不少臺商都頗有淵源。而河南省長郭庚茂親自參與談判,協(xié)調(diào)解決重大問題。
早在富士康決定落地河南幾年前,鄭州市便成立了由時任市長趙建才任組長的富士康投資項目協(xié)調(diào)推進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富士康的招商工作。
相關優(yōu)惠政策同時跟進。一個例子是,2010年9月16日,一期廠房建設面積達140萬平方米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區(qū)在新鄭航空港區(qū)動土奠基,到當年12月10日,一期工程B、E、K三個地塊,68.5萬平方米廠房建設大部已進入尾聲,位于四港聯(lián)動大道西側的配套項目——錦繡棗園生活區(qū)19棟住宅樓和公寓也已基本建成。
同年10月24日,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九大功能的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qū)獲國務院批準設立。富士康成為綜合保稅區(qū)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入駐企業(yè)。
熱島效應
政府層面的動力不言而喻。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直言,拋開其他影響不說,河南作為內(nèi)陸省份,外貿(mào)依存度低,出口是個大問題。而富士康是外向型經(jīng)濟,來河南后能立馬拉動河南的出口。
事實也正是如此。2011年河南省進出口總額達326.4億美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83.1%。2011年河南省進出口增速僅次于重慶,在全國排名第二,其中進口增速全國第四,出口增速全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