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電子書營銷到底是該“賣”還是“租”?

來源:donews.com 更新日期:2011-03-18 作者:佚名

    眾所周知,我們買了一本書以后,就擁有了它,我們可以閱讀、可以收藏、可以借給他人、可以送給他人、可以捐贈給圖書館、可以賣給二手書店,還可以賣給收破爛的。你要是覺得很不爽,你甚至可以燒掉,用來取暖?傊,你對這本書有任何處置權。

    隨著互聯(lián)網、PC和手機的普及,除了紙質書外,數(shù)字閱讀已經成為流行元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鐘情于電子書讀物。亞馬遜推出Kindle,正式引領了傳統(tǒng)出版業(yè)向數(shù)字出版轉型,國內的山寨電紙書產品也紛紛面世,讓數(shù)字出版變得火爆。喬幫主引領蘋果推出iPad,無疑會讓報刊和出版的整個產業(yè)發(fā)生巨變。從2011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就可以看到,數(shù)字出版已經成為2011年最熱門的行業(yè)話題。

    不過,每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必然有著其不利因素出現(xiàn),假如:電子書的銷售模式依然是整個行業(yè)避諱的問題。電子書的存在,必須依賴于硬件產品,比如電腦、手機、電紙書、閱讀器等。一旦脫離硬件、軟件、網絡、電源等復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電子書便不能形成。因此,消費者對電子書的擁有權就顯得相對薄弱而無力,很多程度上取決于圖書供應商以及數(shù)字產品營銷渠道的限制。

    此外,對于圖書供應商而言,他們不希望圖書被盜版,因為一旦被盜版,將直接沖擊紙質書的銷售,因此電子書的內容隨意復制將會被限制,電子書的文件復制也將被禁止,這樣才能保證內容的不會被非法利用。對于消費者而言,我買了一個東西,我當然希望能夠隨意處置,自己看,借給他人,收藏等。但是,事實是這個期望值已經成為阻礙數(shù)字出版的壁壘。

    即便是亞馬遜這樣的超級大腕,也上演過烏龍事件。亞馬遜曾經因為供應商版權問題,從Kindle書店里刪除了兩本書:喬治.奧威爾的小說《1984》和《動物莊園》。如果僅僅是從網上書店下架書籍也情有可原,畢竟版權授權到期了。但是令人費解的是,亞馬遜利用技術手段從“遠程刪除”了用戶的Kindle中這兩本書。

    雖然亞馬遜最后以退還消費者購書費用而“了結”此事,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消費者“花錢”購買了電子書,為啥沒有一點權利。顯而易見,消費者買到的只不過是電子書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不管你是用ipad,還是Kindle、漢王、電腦、手機,你購買的電子書將隨著硬件的損耗,甚至斷電而消失,他不會像紙書一樣,實實在在的存在你的身邊。它嚴重的受到硬件、軟件、網絡的限制。如果消費者花錢購買電子書,實際得到只是使用權,那干嘛不叫“租”書呢?

    目前,國內的數(shù)字出版行業(yè)依然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從網絡原創(chuàng)小說到電紙書,再到數(shù)字產品營銷渠道,截止目前,均沒有比較明晰的商業(yè)模式。對于,電子書的銷售到底是“賣”還是“租”,不論是哪家出版商,均含糊其辭。

    筆者在百道網的數(shù)字出版年會上和新華文軒九月網總經理龐里洋做過這方面的交流。新華文軒(四川新華書店)是新華書店系統(tǒng)內第一家涉足數(shù)字出版的企業(yè),九月網(http://www.9yue.com)也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數(shù)字圖書網站”。很大程度上,九月網的舉措也表明了國內數(shù)字出版的風向。

    龐里洋表示,在版權保護方面,九月網投入了重金,推出了適用于PC、iPad、安卓手機的客戶端軟件,用戶下載電子書必須要通過客戶端軟件。客戶端軟件對電子書的數(shù)據(jù)進行加密和隔離,用戶只能夠通過客戶端進行閱讀,而看不到電子書的文件,保證了出版社的利益,保證電子書不會被隨意復制和傳播。

    對于消費者而言,只要你購買了電子書,服務器將永久記錄購買信息。消費者的同一個賬號可以不限次數(shù)下載,哪怕是產品授權到期從商城下架以后,也可以下載。不過購買的一本電子書,只能同時在三臺設備上閱讀,如果想在其他設備上閱讀,必須注銷三臺中的其中一臺,讓消費者購買后具備擁有的感覺。九月網也推出包月書包服務,其實就是租書服務,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包,并能夠選擇書包中的部分書籍進行閱讀。

    此外,九月網還將推出轉借服務,消費者可以將購買的書籍和包月包借給九月網站內用戶閱讀,借出去以后自己不能閱讀,使得電子書消費更加像紙書。九月網未來還計劃推出章節(jié)購買服務,消費者可以只購買某本書某些章節(jié),大大降低閱讀的成本。九月網在電子書的銷售模式上還是做了不少的創(chuàng)新,一定程度上緩解“賣”和“租”之間的區(qū)別。

    租書,對許多當代人來講,已是非常遙遠的回憶。但對于70后和80后而言,卻是那么的親切,90年代的校門外總有不少租書店。一本一天五毛錢,而就在這個時代,金庸、古龍等武俠名家巨作則走入我們的視野。當然,現(xiàn)在的電子書消費的主力群體是90后,通過互聯(lián)網完成了他們的青春想象,只是空間由武俠變成了玄幻、穿越。不管是租或者賣,只有大幅降低閱讀成本,才能推進數(shù)字出版的發(fā)展。

    隨著iPad 2的發(fā)布,平板電腦的價格之戰(zhàn)將隨機打響,而數(shù)字出版商無疑是其中的獲益者之一。不過,出版業(yè)也得轉換一下腦筋,在保護出版者利益的前提下,給消費者更多的實惠,不僅僅把照搬紙書的銷售模式,更需要在銷售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還原電子書買賣的真正權利。在銷售的基礎上,發(fā)掘更多的商業(yè)模式和創(chuàng)新,找到數(shù)字出版的生存之道。

    目前的電子書消費模式以其說是“賣”,還不如說是“租”,這更能符合數(shù)字閱讀的真相。未來的電子書消費模式,該如何創(chuàng)新,出版業(yè)的專家們真的應該坐下來,好好思考。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