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貿易保護主義的來勢洶洶,國內企業(yè)該如何應對呢?分析人士認為,該案有相當大的勝訴機會,而辯訴關鍵點即在于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業(yè)內人士稱,從傾銷價格來講,WWAN更新?lián)Q代快速,中國產品的技術優(yōu)勢帶來了價格的優(yōu)勢,其能否與Option 的產品相提并論值得探討;另外,Option 的運營困境是由中國產品的競爭,還是該公司的自身決策失敗引起也未有定論。
白明認為,在保障調查方面,企業(yè)可以從證明受影響的結果和我國的出口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來應對,證明不是中國造成的。因此,白明稱,我國企業(yè)要證明如果沒有中國出口的產品,當地產業(yè)能否照樣生存。證明我國是正常的出口行為,是在正常范圍內的商業(yè)競爭。當地企業(yè)所受到沖擊,只是產品成本高、競爭力低造成的。
此次涉及的中國企業(yè)上千家,白明提醒,企業(yè)較為分散,在應訴統(tǒng)籌方面有一定難度,因此企業(yè)不應該抱有搭便車的心態(tài),要抱團積極應對。他建議,行業(yè)可以派出企業(yè)代表來應訴,也可以是行業(yè)商會牽頭,提高應訴效率。
此外,有人士指出,歐盟此次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實是把雙刃劍,在影響到我國出口的同時,歐盟當地的消費者也將不可避免受到牽連,“希望歐盟當局能認識到這一點”。
分析:我高科技產品貿易壁壘漸增
近期,歐盟頻繁對我國提出貿易保護措施,且涉及產品范圍日漸增加,此次貿易保護的范圍又延伸至高科技產品WWAN。陳立鵬也表示,近期歐盟對我國提出的貿易保護措施越來越具殺傷力,涉及的金額也較大,涉及的行業(yè)面也越來越廣。
“隨著我們出口結構的調整,現在遭遇的反傾銷結構也在調整,F在國外貿易保護措施已不僅僅在低端執(zhí)行,連高端的IT領域產品也逐漸引起他們的注意!卑酌髡f,他認為,這說明我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不過白明稱,目前的競爭力仍體現在價格方面,而不是技術含量上,高科技產品中也分為高中低的級別。如這種WWAN產品,實現大批量生產,也屬于高技術產品中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白明認為,如果出口的產品是真正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品,這種產品就很難被他國提出貿易保護措施。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稱,數據卡屬于不斷更新的高科技產品,中國產品促進了技術進步并創(chuàng)造了新的市場,也給消費者帶來了福利。在剛剛閉幕的G20峰會上,各國首腦一致認為,應繼續(x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削減貿易壁壘。歐盟對一種產品同時發(fā)起兩種救濟措施調查,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干擾正常貿易。中方將按照WTO規(guī)則密切關注案件進展,并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