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成為今年智能手機市場成長關鍵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更新日期:2010-11-21 作者:佚名

    今年起,智能型手機供貨商都競相推出Android手機。從全球智慧手機廠商排名及其季出貨成長情況來看,各品牌的Android都成為推動成長的主要驅(qū)動力。包括宏達電(HTC)、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 Ericsson和摩托羅拉(Motorola)在內(nèi),都展現(xiàn)了極佳成果。

    市場分析機構iSuppli發(fā)布的統(tǒng)計顯示,宏達電的Droid手機成長極為迅速,2010年第二季出貨量較上季劇升了63.1%。其次是三星電子,其Android智能型手機Galaxy系列,第二季的季銷售成長率55.6%。新加入Android的Sony Ericsson第二季的季出貨成長率15.4%;而摩托羅拉的Droid第二季的季銷售成長率為12.5%。

    這些手機廠都努力采用Google的移動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新一代智能型手機。從宏達電和三星的急遽成長和摩托羅拉的穩(wěn)步進展看來,Android在2010年儼然成為智能型手機成長的秘訣。

    宏達電備受關注

    宏達電Android手機之所以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無線營運商想要對用戶提供一種更新穎的手機,以展示其升級之后的網(wǎng)絡所能提供的更多功能。例如,美國的Sprint Nextel Corp.便提供了宏達電的EVO 4G,這是一款功能豐富的Android手機,適用在其高速WiMAX 4G網(wǎng)絡。為了維持高成長,宏達電預計將再提供其他的Android手機,以支持另一個主要4G標準LTE。

    宏達電在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從第一季的5.3%上升到第二季的8%,鞏固了該公司第四大智能手機供貨商的位置。

    三星排名升至第五

    同期間,排名第五的三星電子出貨量也從第一季的3.2%升高到4.6%。推動三星出貨量成長的主要動力是來自于其Galaxy S系列Android智能型手機,這一系列手機已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可。相較之下,采用三星自有bada平臺的手機則并未獲得太多關注。在這次調(diào)查中,三星在全球智能型手機的排名從第六上升到了第五。

    在2010年憑借著Android手機進入市場的Sony Ericsson,其出貨市占率也從第一季的2.3%上升到了第二季的2.5%。

    摩托羅拉Droid獲得成功

    盡管與宏達電和三星相比,摩托羅拉第二季的增長相對溫和,但有跡象顯示,該公司決定將所有雞蛋放Android籃子中的策略正在奏效。以其Droid產(chǎn)品線而言,摩托羅拉自2009年第二季開始,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連續(xù)五季的成長。

    摩托羅拉的Droid策略已見成效。在北美,摩托羅拉藉由該公司與電信業(yè)者Verizon合作的廣告而受益。此外,摩托羅拉也不斷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手機產(chǎn)品線,以維持消費者的興趣。

    然而,即使付出這么多的努力,所獲得的成功仍然是不夠的。由于三星的驚人成長,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從第一季的第五名滑落到了第二季的第六名。

    在所有成長迅速的智慧手機品牌中,唯一一家并非主打Android手機的業(yè)者是夏普,其第二季的季出貨成長率達48.7%。夏普最近才宣布第四季將加入Android行列;該公司在第二季的高速成長主要是由于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

    蘋果iPhone小幅下跌

    在一片Android熱潮中,蘋果公司(Apple Inc.)在第二季的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遭遇了4個百分點的下降。然而,這次下降并不代表其iPhone品牌遭遇了挫折。

    蘋果在第二季的下降是主要是因為從iPhone 3G S過渡到iPhone 4。由于iPhone 3G S產(chǎn)品線的市場生命周期已臻結束,導致銷售下降;但在此同時,蘋果也遇到了一些與iPhone 4需求有關的麻煩,導致出貨量小幅下降。

    這導致蘋果在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從第一季的15.7%下降到第二季的13.9%。但盡管如此,該公司仍維持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供貨商的地位。

 標簽:手機 市場觀察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