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惠科的OLED:JDI eLEAP能幫其彎道超車嗎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23-04-17 作者:花開無期

    在全球面板圈,HKC惠科作為“最后一個崛起的大尺寸規(guī)模型玩家”,其在LCD液晶和OLED技術的發(fā)展上“高度不平衡”。這一點已經成為制約未來HKC進一步高質量發(fā)展的潛在瓶頸。2023年4月7日HKC與JDI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二者將建立戰(zhàn)略聯盟,在下一代OLED技術、產線、全球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化中心以及高端車載顯示器業(yè)務方面展開合作。

    對此,行業(yè)分析,JDI的目標主要是實現“自救”——畢竟其從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起已經連續(xù)虧損許久。而2023年JDI的兄弟企業(yè),日本OLED顯示的主要技術平臺JOLED也宣布了破產。日系顯示面板集體走向“去產能”,進入最后階段。依靠技術和研發(fā)能力,實現一定程度的資產高效變現,是JDI或者JOLED現階段的主要目標。

    而對于HKC其看重的則是“下一代OLED技術”——即JDI獨家開發(fā)的蒸鍍+光刻OLED工藝(eLEAP OLED技術)。HKC渴望借助這一技術實現“OLED彎道超車”。這與2020年中,華星光電入股JOLED,是看重其印刷OLED技術的“競爭邏輯”異曲同工。

    HKC惠科需要下一代OLED技術的“超車彎道”

    研調機構洛圖科技(RUNTO)發(fā)布的全球LCD TV面板排名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京東方、華星光電、HKC分列行業(yè)前三。其中,京東方出貨規(guī)模了在3000萬等級、華星光電和HKC則在2000萬等級。除此之外,世界其它液晶面板競爭者出貨都在1000萬等級或者以下。

    可以說,HKC在液晶市場的世界前三是沒有懸念的。但是,在OLED市場,格局卻大不一樣。

惠科的OLED:JDI eLEAP能幫其彎道超車嗎

    據Omdia 最新《中小尺寸型顯示器時長追蹤報告》顯示,2022年,三星在中小型尺寸 AMOLED占據56% 的總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京東方位列第二,占12%。這是京東方年度首次超過LGD。此外中小型OLED的全球2022年3-5名是韓國LGD、我國維信諾、我國和輝光電。前五名合計市場份額超90%。

    對比可見,HKC的面板技術格局顯著存在LCD夠強,OLED布局落后的局面。同時,目前OLED雖然聚焦中小尺寸市場,但是LG和三星等行業(yè)企業(yè)也在開發(fā)大尺寸技術。行業(yè)認為,未來OLED在大尺寸市場或將崛起,成為替代LCD的有利競爭者。這決定了所有LCD面板企業(yè),都會面臨“下一代技術路徑”的選擇。

    但是,對于后來者如果進一步選擇蒸鍍+中小尺寸OLED方案,顯然其會與目前頭部企業(yè)形成直接競爭,并至少在“早期成本”上處于不利地位。這也是華星光電為何在印刷OLED上最為高調的原因——尋找不同于蒸鍍+中小尺寸的OLED技術路線,是惠科等后來者,在OLED市場快速立住腳跟的關鍵。

    eLEAP OLED技術獨特魅力,或打開新天地

    2022年中期,外媒新聞報道,三星的IT用第8代(8.5或者8.6代)OLED產線或將考慮使用JDI的無FMM eLEAP技術。不過,因為三星大客戶蘋果尚未對IT用第8代OLED面板的生產數量和價格做出具體預測,三星對這一超前的8代IT OLED線的規(guī)劃,一直未能鎖定“投入產出比”。在這樣的背景下,2022年顯示行業(yè)遭遇了全產業(yè)鏈過剩和虧損,這一投資計劃可能出現技術或者時間節(jié)點變動的概率較大。

    但是,三星看重eLEAP技術,這讓JDI在OLED市場有了待價而沽的可能:傳統(tǒng)OLED顯示技術主要采用FMM+蒸鍍工藝。在實現大尺寸化、大玻璃基板加工時,1.蒸鍍在大面積應用時的均勻性、2. FMM大尺寸化和應用時的應力變形問題等,制約了產品包括壽命、成品率、成本、PPI像素密度等方面的廣泛表現。

    對此,業(yè)內傳統(tǒng)的思路有兩個:第一是,采用8代線半幅蒸鍍,即降低FMM和蒸鍍的面積;第二則是采用印刷顯示技術,用印刷代替“FMM+蒸鍍”。而后者則是JOLED一直在研究,并實現了5.5代線小批量產的技術。

惠科的OLED:JDI eLEAP能幫其彎道超車嗎

    不過,業(yè)內也有專家指出,目前印刷OLED還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油墨品質的問題。例如,2023 國際顯示技術大會(ICDT2023)上,華星光電展示了全球首款 65 英寸 8K 印刷 OLED 顯示器。該產品采用 IGZO TFT 背板工藝,120Hz 驅動系統(tǒng),搭配超高精度的噴墨打印技術,擁有 3300 萬超高像素——華星格外強調:新墨水材料將屏幕視角提升至 135°,DCI-P3 色域提高到 99% 以上,并實現百萬級對比度?梢钥吹剑摦a品參數表現整體是非常亮眼的,特別是對比度和色域標準,遠超LCD產品。但是,在可視角度上135度卻是一個“缺陷”。對于彩電應用、或者大多數顯示應用,這個可視角度是無法接受的;蛟S可視角度的問題,就是印刷OLED顯示下階段攻關的最大的技術難點所在。

    而JDI的無FMM eLEAP OLED技術,則是對傳統(tǒng)OLED產業(yè)鏈的改進。其依然采用OLED蒸鍍成膜工藝。這是比較成熟的工藝和設備領域。且LGD已經實現8.5代線整板蒸鍍。但是,eLEAP不再采用FMM高精度金屬掩模板確定“像素邊界”——而是轉而采用光刻技術,在OLED薄膜體上刻畫出像素邊界,借此避免大尺寸FMM應力形變和高成本的問題(特別是大尺寸面板面向IT應用時,這一點比TV面板更為突出——因為IT市場需要的顯示產品像素結構更小、PPI分辨率更高)。同時,光刻采用的設備與OLED面板制作TFT驅動層的設備技術一致,即只是改變和增加工序,不額外增加大型主要設備投入。同時,無FMM eLEAP OLED技術實驗數據顯示其產品壽命較傳統(tǒng)FMM+蒸鍍的OLED實現翻番式提升,面板開口率至少提高一半。

    此外,無FMM eLEAP OLED技術與印刷OLED一樣,亦可兼容中小尺寸OLED面板制造。JDI該技術一經推出就被認為是“OLED未來第三條路線”,受到了不小的關注。但是,作為一個2014年后持續(xù)虧損的末尾LCD面板廠商,JDI目前沒有實力將“技術變成工廠”(日本白山LCD工廠于2019年7月停產后,JDI就已經專注于技術研發(fā)而非制造),因此,尋找合作伙伴是“必然之舉”——這時候,有意建立8代線IT OLED面板產能的三星,或者在傳統(tǒng)蒸鍍OLED、印刷OLED上缺乏布局的HKC惠科就成了“最可能的選擇”。

    據新聞報道稱,惠科在鄭州有規(guī)劃8.6代新型顯示面板項目,總投資600億元,且已經實現與地方政府簽約。據稱該項目可能瞄準OLED面板技術。目前正在為具體的投資進程和技術方案做選擇。JDI的無FMM eLEAP OLED技術或將為惠科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技術彎道”,實現超車。

    顯示投資產能從“追求規(guī)模增量”轉向先進技術的必然

    2023年以來,全球顯示行業(yè)的“變數劇增”。首先是,鴻!簞(chuàng)體系通過技術授權,支持印度企業(yè)進入LCD市場;接下來日本JOLED破產、3月份,又傳出LGD出售廣州8.5代線、中電熊貓停產并出售南京6代線;4月份臺媒報導,面板雙虎今年底將各關閉一廠——對此,友達表示將把一座筆電面板廠產能轉至其他各廠,群創(chuàng)指出基于彈性規(guī)劃的策略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以及LGD坡州P7項目的舊設備,可能最終由印度企業(yè)接手……

    這些行業(yè)變動可見,在2022年面板業(yè)全行業(yè)虧損的背景下,“落后產能”的出清已經開始。這也標志著,未來面板行業(yè)的競爭和新興資源必然會向“新技術端聚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看,惠科與JDI合作,進入OLED量產企業(yè)陣營“具有戰(zhàn)略性價值”。

惠科的OLED:JDI eLEAP能幫其彎道超車嗎

    特別是3月31日,LG Display公告,將延長大型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生產設施投資期限。——即2019年投入建設的P10工廠10.5代OLED面板線項目將推遲到2028年3月完工。行業(yè)分析認為,這不僅僅與全球OLED TV 2022年銷量下降、顯示面板市場整體低迷有關,也與LGD大尺寸產品線的工藝技術,可能暫時無法支撐10.5代線大尺寸玻璃基板有關。同時,LGD OLED也面臨中小尺寸和IT市場需求變化、競爭增長的壓力。

    由此可見,OLED作為“新技術”方向,并不是“技術和產線”布局與形態(tài)完全確定的市場。手機代表的小尺寸、IT的中尺寸、TV的大尺寸,面臨不同的可能制造工藝和技術特點組合。而全球手機市場OLED滲透過半,IT和TV市場方興未艾,如果能夠利用新工藝技術實現中等和大尺寸的IT與TV市場8代以上世代線OLED領先突破,其對于面板企業(yè)的意義不言而喻。

    那么,JDI的無FMM eLEAP OLED技術能撐起惠科HKC的“未來新型產能”之夢嗎?可能主要的問題還在于這一未經過大規(guī)模制造檢驗的技術能否真正“落地”上。這也是我國面板企業(yè)今天面臨的共性問題:即從摸著石頭過河,進入到無人之境之后,技術路線風險增加了:第一個新工藝技術,成功固然“競爭價值非凡”,但是其中的風險也與收益成正比——這是強者的煩惱。作為世界第三的面板巨頭,惠科正在思考這一點,并將做出決斷。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