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彩電市場,TCL的排名已經兩年僅次于LG。因此,每個人都很清楚,TCL更上一層樓就是要“剛贏”LG。
在8月份,TCL的2021年秋季新品上,其產品線布局,進一步顯示出“沖刺全球第二、干掉LG”的布局。其中甚至有些“點”,很是充滿了“即將顛覆”行業(yè)亞軍多年寶座的味道。
TCL強調“液晶更大”更棒
8月26日的發(fā)布會,TCL發(fā)布了98吋IMAX巨幕智屏私人影院版和經典版,分別標價45999元和21999元——這是彩電行業(yè)有史以來首次同時發(fā)布兩款百英寸巨屏液晶電視的“新品秀”。結合此前TCL已經擁有的98英寸產品,和其子品牌雷鳥的98英寸產品,TCL正形成了“一個人媲美整個行業(yè)”的98英寸供給產品線。
業(yè)內有分析認為,TCL可能在打造一個15000元到60000萬元,分層次的98英寸液晶電視產品布局。這個布局至少由兩個品牌5款產品構成。也將成為今天全球彩電大尺寸化的“驕傲”。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20年LG首次推出88英寸OLED電視,號稱有史以來最大的OLED電視。不過期8K版本的售價高達二十余萬元,顯然不是可普及的產品。實際上,88英寸OLED面板產量很有限。
2020年同期,LG還布局了48英寸OLED電視,即所謂向小尺寸、市場銷量更多的尺寸線發(fā)展。進而,小尺寸也能很好的降低產品均價。
2021年,LG的OLED產品線規(guī)劃主要新品,則沒有能夠在大尺寸上再次創(chuàng)造歷史。反而鎖定了42英寸和83英寸。其中,83英寸基本價值還是在追求大尺寸的同時,盡量降低價格可接受度。行業(yè)有分析認為,83英寸或許在2022年成為OLED的一個新主流尺寸,就像此前扛鼎的77英寸那樣。同時,42英寸進一步補充OLED產品的中小尺寸線。
TCL的大液晶與LG的OLED相比,充分顯示出液晶電視更為成熟、大尺寸線布局更為先進的特點。實際上,直到目前為止,OLED電視并沒有在80英寸及其以上市場取得規(guī)模性銷量。而液晶電視的80+以上產品已經成為新的大尺寸主流。
同時,OLED反而在55/48/42英寸上逐漸供給上量,創(chuàng)出新的產品價格新低。帶動了中小客廳市場的OLED電視銷量提升。——或許,這也從側面說明,現(xiàn)有技術下OLED電視還是更適合中小尺寸市場。再這樣的背景下,TCL、京東方等憑借10.5/11代線的制造優(yōu)勢,渴望在大尺寸市場至少三五年內“力壓OLED”。這將成為TCL在全球份額上沖擊LG第二位次的一把有力武器。
TCL強調“MINI LED”要普及化,進一步提升液晶體驗水平
未來三年,TCL 75吋以上超大板MINI LED滲透率超過30%;在包括60+的尺寸線在內,TCL大尺寸彩電未來三年mini LED滲透60%”。
為此,TCL準備了全球20多億的投資。Mini LED產能布局10條整機產線:目標2024年實現(xiàn)產能1000萬臺/年——其中成都200萬臺/年,惠州500萬臺/年,越南100萬臺/年,墨西哥100萬臺/年,巴西100萬臺/年。TCL更是宣稱,掌握的Mini LED核心領先技術包含了12個技術領域、48項核心技術控制點、470項專利、9位行業(yè)領軍人物、1條Mini LED實驗線和4個Mini LED背光顯示實驗室。
即,TCL不僅有目前布局數(shù)量最多的mini-led量產型號陣營,而且在計劃投資規(guī)模、掌握技術水平、進一步研發(fā)的軟硬件條件上,都已經處于mini LED顯示的全球領先位置。在這一技術上,TCL的雄心不可謂不大。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LG的龍頭技術必然要集中在OLED上。即便LG已經突出mini LED的“同樣”創(chuàng)新性,布局新產品線,但是其沒有實力對MINI LED“不遺余力”的同等對待。“分兵作戰(zhàn)”,LG的高端彩電戰(zhàn)略正在面臨這樣的挑戰(zhàn)。且短期看,OLED的產能規(guī)模比不上液晶技術為基礎的mini led,這必然會令LG和TCL的全球爭霸,進一步增加變數(shù)。
從目標看,mini LED的滲透率上,Omdia預計,到2025年,MiniLED背光電視的出貨量將占整個電視市場的10%。大約是2500萬臺的市場容量。——這其中,如果TCL的千萬臺目標實現(xiàn),帶來的國際市場份額將是巨大的。也是國內彩電品牌在全球中高端市場從未有過的“市場占比”。TCL mini LED的目標就是全球第一。
Mini LED和超大尺寸陣營,TCL渴望憑借這兩點“殺出全球彩電行業(yè)的新格局”。更何況,2025年,TCL廣州印刷顯示8.5代OLED線也會基本量產——即在中等尺寸線上,OLED技術產品,TCL也可能在2025年獲得不小的突破和市場成績(這條線也渴望是人類第一條印刷顯示OLED大尺寸線):如果再有這個支點支撐,TCL的“全球第二”的夢想,也就會更進一步。
布局“手機”,TCL子品牌雷鳥出新招
8月26的發(fā)布會上,TCL借旗下互聯(lián)網大屏品牌 “雷鳥” 推出了一款 5G 手機——雷鳥 FF1。據(jù)爆料,該產品處理器是高通驍龍 690,共有 8GB+128GB 和 8GB+256GB 兩種版本,售價分別為 2499 元和 2799 元。
CPU+售價,可以看到這款產品是“試水”性質的。性價比上沒有競爭力,且又是新品牌,銷售市場的喜感不會好,這已經是定局。而且,2021年手機上游芯片缺貨嚴重,也不利于新品牌推出具有性能或者價格競爭力的產品。這時候,TCL在“不景氣”的手機產品線上布局新板塊,目的是什么呢?
顯然,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手機、TV、AIOT的互動”。TV上TCL比較領先;同時又在收購冰柜代工王奧馬電器、借此全面加強白電產品線實力;如果再能在手機上突破布局……TCL的居家AIOT陣營就會變得“強大而完善”。
與此對比,LG今年的一個大新聞就是:春季,LG電子宣布退出智能手機業(yè)務。這是曾經全球手機第二的LG的一步重大戰(zhàn)略調整。不過,2020年LG手機全球出貨量為 2470 萬部,位居全球第九,市場占有率2%。TCL則沒能進入全球手機出貨的前十名。
但是,LG的撤退,TCL雷鳥的前進,顯然二者在手機上的思想和全球排名是相反的:TCL還在努力填補AIOT閉環(huán)的價值圈,LG則已經選擇放棄手機產品線。這一點會對LG與TCL未來全球彩電第二之爭,乃至于全球整個家電、消費電子位次之爭有何影響,更需要長期觀察。
總之,mini LED和大尺寸打頭陣的TCL彩電,在全球市場的主要對手目標就是OLED打頭陣的LG。這一點與此前數(shù)年內,三星用QLED死磕LG的OLED異曲同工。在這樣的戰(zhàn)略基礎上,彩電市場的未來名次之爭也會更有看點:畢竟,三星作為行業(yè)老大也在努力布局mini LED——對抗老二LG這件事情上,三星、TCL正在形成夾板式的合力。
當然,最終勝負如何,還要取決于LG的OLED能走多塊。LG并非沒有反擊的余地:例如,韓國10.5代OLED線和規(guī)劃廣州第二條8.5代OLED線——全球彩電第二名的壓力不小,應對動作也不小。甚至,TCL自身也有廣州印刷OLED8.5代線規(guī)劃,三星也在進行大尺寸線OLED的技術研發(fā)工作。未來鹿死誰手尤然未定。但是,未來三年將是彩電技術和品牌的大決戰(zhàn)、大混戰(zhàn)已成定局。未來三年,行業(yè)大事將非常精彩,大有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