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選購中必須了解的三大參數(shù)概念

來源:普信網(wǎng) 更新日期:2013-08-09 作者:水滴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隨著空調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空調行業(yè)的技術名詞越來越多,這些創(chuàng)新性的概念在廠商的包裝推廣下顯得深不可測,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想要全部吃透顯然不可能,但是,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繞開選購誤區(qū),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空調產(chǎn)品,一些核心的參數(shù)名詞一定要搞清。

    關于空調能效比

    在節(jié)能補貼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節(jié)能型空調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空調的能效等級則成為了普通消費者判斷空調節(jié)能性最為直觀的依據(jù),也是商家營銷包裝的重點。那么所謂的空調能效比究竟是指什么,真的是能效比越高越劃算嗎?

    空調的能效比實際上就是指名義制冷量(制熱量)與運行功率之比,由于在我國絕大多數(shù)地域空調主要應用于夏季制冷,因此,目前所說的空調能效比就是制冷能效比(EER),即額定制冷量與額定功耗的比值,EER越高,空調的能耗越小,越省電。

    不過,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中,這一能效判斷依據(jù)有所改變,引入了全新的APF評價指標(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不僅要考察空調的制冷能力還要考察空調的制熱因素,即在空調的能效等級評定中,要同時考慮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熱能效比(COP),技術門檻大幅提升。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空調的能效比越高越省電,卻并不與省錢劃等號,也就是說,消費者選擇購買能效等級高的空調產(chǎn)品不一定會達到省錢的目的。這是因為空調的能效等級越高,技術要求就越高,制造成本就會增加,自然售價也會高出很多。

    一款空調是否劃算,關鍵是要看性能價格比,即質量穩(wěn)定性、功能的先進性以及購買與運行的經(jīng)濟性。也就是說,空調選購中要想求得實惠,“買得起”與“用得起”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消費者在空調選購中切勿盲目追求高的能效比。

 標簽:家電 技術介紹
本文導航
  • 第1頁:關于空調能效比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