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年輕就該多玩玩 從選購到組裝全解析

來源:中關村在線 更新日期:2012-04-03 作者:姚嘉

    我們已經通過很多期的文章為玩家朋友特供了針對不同使用度的平臺配置方案。在上期中我們也提到盡量為讀者朋友們介紹從選購到組裝的模式展開,讓文章更具實用可讀性,所以本期《年輕就該多玩玩》將首次從以往文章中提到過的配置方案中選取一套關注度最高的進行選購+組裝的全過程介紹,值得期待!

    在系列文章中,我們曾多次提及以E3-1230為核心的裝機方案。作為目前中高端CPU產品中好評不斷的產品,為游戲玩家提供了足夠的性能空間且價格優(yōu)勢極大,所以我們本次選出的方案依然是以其為主體,在預算不超過5000元的情況下,搭建一臺目前性價比極高的游戲主機。

    首先我們將配置單明細公布,根據(jù)市場中貨源情況的不同,且在同級別產品中橫向選擇面較廣,此套配置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兼容了目前90%以上的日常游戲程序處理需要,筆者也將在下方說明其中個別產品的選擇理由。

配置詳細列表
配件名稱 配件型號 價格(元)
C P U Intel E3-1230(散) 1380
散熱器 超頻三 紅海10靜音版(HP-9219) 90
主 板 GIGABYTE技嘉GA-Z68AP-D3 899
顯 卡 Sapphire藍寶HD6850 1GB GDDR5 黑鉆版OC 1050
內 存 威剛 4GB DDR3-1333內存x2 264
硬 盤 希捷新酷魚1TB/7200轉硬盤(單碟) 590
顯示器 戴爾U2312HM(可選) 1550
聲 卡 主板板載 --
網 卡 主板板載 --
光 驅 -- --
音 箱 -- --
機 箱

HuntKey航嘉暗夜公爵III

529
電 源

全漢AURUM GOLD 500

599
鼠 標 -- --
鍵 盤 -- --
合計 5391元(不含顯示器)

    本套方案中最初選擇的顯卡為迪蘭恒進HD6850酷能,由于市場貨源問題選擇了同級別的藍寶石HD6850黑鉆(雙風扇),電源也為日后有超頻需求而選擇了500W的大功率電源,在預算不變的前提下橫向選擇產品也是筆者主張的搭配原則。在下文中我們將針對主板內存硬盤等問題做詳細解答。

   

產品選購關鍵點答疑

    首先說明一點,由于前端時間至強E3-1230處理器市場斷貨嚴重,普遍的消費者選擇了網購的方式獲得產品,筆者也認為針對處理器產品,目前網購條件有保證的情況下產品可靠程度還是有保障的。以此CPU為例,本身盒裝產品極少,大部分均為散片,筆者從中關村賣場買到的E3-1230也為散裝,用戶大可不必糾結于此類問題上,無非就是一個所謂的散熱器問題,我們也無法避免盒裝產品有和后期加工的可能性(散片自行包裝為盒裝)。

    選Z68還是H61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一期文章中做過解答,目前市場中在售的Intel主板,H67和P67已經處于清倉停售的狀態(tài),面對即將發(fā)售的7系(Z77等)主板,Intel似乎希望打消掉了消費者繼續(xù)購買6系的欲望,只留下的入門級別H61主板和在性能方面與7系差距不大的Z68超頻主板。

    如果選擇價格低廉的H61,必然是希望等7系主板發(fā)售后在更換,讓其做為一個過度平臺,但同樣也需要極大的耐心等待新產品的價格平滑,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目前Z77系列主板售價均要在1500元以上。但如果選擇一些低端的Z68主板,價格預算維持在800-900元,性價比就顯現(xiàn)出了,無論對于接口還是超頻的需求(E3-1230不可超,但為日后有超頻處理器拿來玩玩也是不錯的)都可以滿足,且與7系主板的差距也不是很大,當屬目前的首選。

    存儲產品如何定位

    我們文章中多期以來的建議都是希望消費者可以搭建雙通道內存平臺,如果預算不足購買8GB,兩條2GB內存組成4GB雙通道性能提升也是很明顯的,畢竟目前內存的價位給予雙通道很大的優(yōu)勢,單通道與雙通道的價格幾乎沒有差距。

    硬盤方面筆者選擇了目前單碟1TB硬盤中性能最佳的希捷1TB硬盤,如果用戶預算充足在搭配一款60GB容量左右的固態(tài)硬盤做為系統(tǒng)主盤也是非常理想的。

   

拆裝開始:主板及電源安裝

    正式裝機演示開始,先將最基礎的CPU風扇,內存條等產品安裝到主板相應位置,開始我們的第一步安裝電源。

    電源安裝注意

    1.風扇向下對準機箱插槽將電源放置好。(筆者選用的機箱為下至電源)

    2.檢查一下機器外殼有無松動,端口有無在運輸過程中損壞。

    3.切忌在機箱背部用螺絲固定住電源。

    安裝主板

    我們在下面的內容里將介紹顯卡安裝以及背部走線的相關事宜。

   

背部走線以及顯卡轉接注意事宜

    所謂的背部走向就是讓機箱內倉看起來更干凈整潔,其原理也只不是是通過機箱側板間的縫隙,讓多余的電源線等物品在側板的另外一面進行疏導,省去了機箱正面大部分的空間,更利于日后的硬件拆裝。

    背部走線

    將電源總線從背部穿越一道之后連接到主板上。根據(jù)選擇電源和機箱的不同,電源線的長短也有一定的差距,因個人情況而已。

    安裝顯卡

    顯卡的安裝方式與老式的安裝方法差異不大,對好PCI插槽后插穩(wěn),用螺絲釘與主板固定即可。

    到了這一步我們基本上已經將主機內的重要硬件安裝到位。一般背部走線的機箱在機身后方提供著很多方便綁扎的扣具,利于我們整理在后方預留出來的插槽,比如硬盤or前置插口等,我們在下面的文章將繼續(xù)講解。

   

硬盤連接以及文章總結

    目前的機箱提供的硬盤位越來越人性化,一個個的綠色抽屜方便插拔的同時,將接口直接與機箱背側的電源線相接非常的簡單方便。同時,SATA線的背部走法同電源線,多余的地方用扣具扣住即可。

    顯卡與顯示器相連

    目前的顯卡接口均為HDMI接口,和顯示器提供的接口不對稱,所以我們需要配置一塊VGA轉接口即可。

    安裝完畢

    目前的機箱設計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機箱內的理線更清晰,硬件的位置排放更直觀,同時提供的散熱條件也越來越好。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