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廣電總局這一《通知》并不如業(yè)界解讀的那樣要給國產彩電商直接在內容上“叫停”從《通知》字里行間里體現的更多是廣電總局在對傳播節(jié)目源頭的規(guī)范性以及合法性,如要求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jié)目服務,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并沒有明文禁止電視制造商商與取得“網絡視聽許可證”的網站合作。
所謂的互聯網電視指的是電視機里內置上網模塊,插網線上線就可以上網看新聞,看電影的電視。有了上網功能的電視在節(jié)目源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再是被動地接受電視臺按點按時提供的節(jié)目,而且還有互聯網上豐富的影視資源作誘人的后盾。對于喜歡上網看大片的消費者來講是一種更省心省事的體驗。
除了敏銳地捕捉到消費者的這一需求之外,另外最嚴酷的一個事實是國產彩電商需要互聯網電視。
眾所周知液晶屏資源均掌握在韓國,日本以及臺灣的一些液晶面板商手里,最原始的玻璃資源更是幾近壟斷,主要在康寧與硝旭子兩大家在做。而我們的國產彩電商雖然心有余力想向屏路發(fā)展,但是液晶面板投資動不動就在數十億上面說話,讓不少彩電商望而止步,而且有時候即使有錢也未必買得到液晶屏的專利技術。退一步像夏普這種頂級液晶屏制造商愿意與我們合作開放提供技術與生產線,但是建造一個液晶面板生產廠也不可能是一夜天亮就能建造得成,少要七八個月,多則數年。上游技術短板永遠都是國產彩電商在液晶電視時代里的最深切的痛。
沒有上游屏資源的支撐,除了無法在硬件顯示屏技術方面有所突破之外,還有一個最致命的就是成本問題。據了解液晶面板的成本占到液晶電視整機的60%左右。如果上游的面板廠家想要漲價,下游的整機彩電廠家除了硬扛之外就沒有別的招數。
液晶面板經過2008年連續(xù)數月下跌,到了2009年開始進入一路高歌的向上漲的趨勢,32英寸液晶面板相對于年初有了70%的上漲,而42寸的出貨價格從4月的320美元上升到8月的350美元。彩電商們應對這一液晶面板上漲的最常用的招數就是推新品,提高產品的定價架構。
說到新品,每年的三、四、八、九月是平板電視新品發(fā)布會最密集的時期。從今年的新品發(fā)布會的情況看來,合資企業(yè)無一不例外推行超薄,240HZ,LED背光電視。薄如索尼的一款9MM毫米厚的LED背光液晶電視在一片新品電視中顯得分外的乍眼,夏普也開始推RGB-LED背光液晶電視,在色彩技術進一步深入。而韓國派則以其出色的工業(yè)設計獲勝,三星最新推出的6000、7000、8000三大LED系列9個型號液晶電視,以2.99厘米的厚度“鋒銳”了所有人的眼睛,鋪天蓋地向全國鋪貨。LED毫無疑問成為今年外資的主打。
而沒有上游技術作為支撐點的國產彩電商在2009年上半年則統一向平板電視的娛樂功能方面發(fā)力:TCL在三月份推出M9、E9S、S9、P10FE等四大系列的“MiTV”互聯網電視,自然藍光電視;長虹推出樂•教系列,海爾?娨暎P潘{媒系列,創(chuàng)維酷K等以上網,娛樂體驗,多功能為主要訴求,以期與功能相對比較弱的合資平板電視進行差異化競爭。
代表著中國數百萬臺產量的中國彩電商之所以這樣不約而同抱團推互聯網功能,是由于當年由國產廠家規(guī);茝VUSB接口的成功經驗而潛移默化的結果。當年對“USB”接口方案持不置可否的日企在規(guī);慨a,消費者的需求下最終低下高貴的頭,索尼,松下這些日企平板電視巨頭相繼在面向中國市場的平板電視產品上安裝USB接口功能。國產彩電商在平板電視上極盡“多元化”:可以播放H.264高清格式的藍光電視功能,播放FLASH功能,卡拉OK功能,攝像功能等被一一開發(fā)出來,平板電視儼然是一臺多功能的“電腦”。到了今年“互聯網電視”隆重登場:TCL,長虹,海爾等五大彩電商不約而同地推出了自家的互聯網電視產品,尤其是TCL旗下的MiTV系列互聯網電視,采用TCL“影客引擎”功能+后臺升級功能,一步步從站在用戶實際使用角度出發(fā)走向完善。從各家今年推出新品的情況看來,雖然彩電的名字叫法都不一樣但是基本都是可以上網的互聯網電視。
如果只有一家彩電在推廣互聯網電視或者并不能成氣候,但是現在卻是年產量過千萬臺的五大彩電商在推廣互聯網電視則證明,該產品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國產彩電商的選擇,而是整個市場三網融合的整體趨勢。
進入互聯網時代40年,中國網民超過3億,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對12158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4%的人業(yè)余時間首選上網,51.9%的人認為電腦會逐漸取代電視;此外,在電腦和電視只能選其一的情況下,94.1%的人選擇電腦。
電腦逐漸將人們從客廳電視旁邊拖走,作為年青一代來講,下班回家抱著電腦看大片的人比抱電視做宅人的還要多,電視機除了用來看高端訪談,娛樂主持節(jié)目,體壇賽事以外,基本不碰其他電視劇節(jié)目的人不在少數。而互聯網上豐富的視頻資源以及新聞資訊已經將大部分的消費者吸引住,尤其是擁有電腦但未成家的年青人,這一部分將成為未來消費平板電視的主流人群。上面中國青年報社的那份報告里接受調查的人中,正是由“80后”與“70后“組成,其中“80后”占62.6%,“70后”占21.4%。
像土豆網,KU6,激動網、這些網站都是年青人上網看大片必去的網站,由于現在網絡高速發(fā)達,像迅雷,電驢等一些網站都會提供高清格式的視頻下載,有些大型的網站,像PPS,搜狐這種高清視頻觀看,但是在17寸的電腦屏幕上看大片對消費者來講并不是很好的享受。消費者更傾向于用家里的大平板觀看電視,據調查顯示:有6成消費者希望電視能上網。5成消費者不喜歡在電腦上看電影。因此使用電視上網成為消費者的人心所向。
在歐美,日本這些發(fā)達國家電視機能上網的功能早已盛行。對于互聯網電視在我國的發(fā)展,奧維咨詢副總經理文建平表示:“預計明年互聯網電視的增速將超過50%,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明年的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300億元。
電視上網這個概念并不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事物,早在2005年盛大在鼎盛時期就曾經想過通過盛大盒子連接電腦與電視上網。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準IPTV計劃,被廣電總局點名禁止:“近期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電子裝置,可以用來與電視機連接播放互聯網內容,如“盛大娛樂”等。公函提出,由于存在牌照、版權等問題,請中國電信及其下屬關聯公司配合廣電部門,不給違規(guī)企業(yè)以網絡支持!逼淅碛墒桥普瞻鏅鄦栴}。
盡管這次《通知》只是提到要規(guī)范傳播內容方的合法性以及內容源的合法傳播。但是對于彩電商來講則無異是末雨綢繆,唯恐會受到當年“盛大盒子”的叫停的遭遇。作為彩電商的主管部門工信部趙波表示: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鼓勵與支持數字一體機,互聯網電視發(fā)展。除了與彩電商密切會談商議之外,還上書更高一級主管部門。而廣電總局除了在8月14日發(fā)布該通知以外,并沒有更多的表態(tài)。
對于廣電總局的《通知》國產彩電商表態(tài)支持廣電總局監(jiān)管傳播內容的合法以及規(guī)范,均與有“網絡視聽證”的網站進行合作。TCL多媒體中國業(yè)務中心總經理韓青表示:TCL一直以來堅決支持正版,打擊盜版,與TCL互聯網電視進行后臺服務合作的公司,均有廣電總局頒發(fā)的相關合法資質。在未來的版權保護方面,TCL多媒體已經與華納等眾多國內外影視公司商討版權保護措施。
互聯網電視最終結果在工信部與廣電總局之間仍沒有明朗。但正是國產彩電廠家努力開發(fā)出的互聯網電視,讓消費者從狹窄的電腦顯示器面前解放出來,將家庭的娛樂中心重點吸引回到客廳是所有國產彩電商的初衷。畢竟現在新一代都不再喜歡守在電視機前被動地等著一集一集地看電視劇是不爭的事實。而互聯網電視集合了電視接收功能+互聯網廣闊的資源令人更容易接受。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這三網的融合整合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