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室空間
規(guī)劃設計視頻會議室的最基本的三個要素是:
1、足夠的空間
會議室的空間主要根據(jù)參加會議最多人數(shù)來確定,必須同時考慮視頻通信設備的擺設(包括監(jiān)視器、音響設備)、與會者座位安排、與會者桌椅的空間及攝像機的取景等因素。
視頻會議室通常使用廣角攝像機,并具有放大縮小功能,以便能取得會議室全景或任一與會者的特寫鏡頭,同時必須把攝影機盡量置于靠近顯示器上緣或下緣的地方,使遠端會議室能看到所有與會者的正面特寫。
會議室內為保證良好的通氣性,高度一般要求大于3米。
另外平均計算會議室中至少應保證每人兩平方米的空間。若按照180平方米的大會議室計算,扣除前排至監(jiān)視屏的空間,應為160平方米左右,會議室的總容積應在500立方米左右。
會議室空間較大時,可考慮放置多部攝像機和多臺監(jiān)視器,它們的位置要根據(jù)與會者座位安排而定,以達到最佳攝影角度和視聽效果。
會議室除保證視頻會議要求外,平時可間作報告廳、學術討論廳和一般會議廳,以提高其利用率。
等離子電視、攝像機的布置,應盡量使與會者處在較好的視覺范圍之內。在使用投影機時,應注意避免與攝像頭相互照射。
視頻會議相關房間應采用暗敷底方式布放纜線。在建造或改建房屋時應事先埋設管子、安置橋架、預留地槽和孔洞等,以便穿線。
2、與會者座位安排
通常采用一字排開或小扇形,可取得最佳攝影角度。但從空間考慮,與會人數(shù)受到較大的限制,大半為4~6人的小型會議室;而大中型會議室大部分采用U字型,可容納較多與會人數(shù),但兩側與會者較難取得正面特寫。
避免座位安排為長條型或大扇型,容易人員畫面重疊,無法取得正面特寫,而且與會者無法輕易看到遠端會議室送過來的圖像畫面和顯示的文件資料。但是,如果會議室的座位后排高于前排,形成階梯型,這兩種布置可獲得最大空間,同時也能取得最佳攝影和觀看效果。
建議桌面采用中性或淺色,可以將天花板上投下的燈光均勻地反射到與會者的臉部,達到更好的效果。不要使用白色的桌面。若桌子是白色的,鏡頭為適應桌面的亮度會使光圈自動調小,與會者就會顯得過暗。
3、會議室布置
視頻會議室應遠離吵雜或人員進出頻繁的地區(qū),如樓梯間、電梯間、洗手間、工作間等,及容易制造噪音的地方,如空調室、機房、收發(fā)室等;同時避免靠近較特殊的管制地區(qū)或高層主管的辦公室,以免與會者進出不便或受拘束,感覺不舒適。
會議室最好不要有太多窗戶,避免室外光線和吵雜聲干擾會議室的視聽效果,窗子盡量小,窗子應加裝雙層玻璃。而會議室出入口盡量靠近攝影機擺設位置,否則開會時,人員進出將會因運動圖像太多而影響畫面效果。
房間內的裝飾應盡量簡樸,天幕(背景墻)應采用均勻單一的淺色調,如淺灰、淺藍等。而房間的其它三面墻壁、桌子、地板等均勻因與天幕顏色相匹配。另外避免在會議室內陳設鏡子、懸掛藝術品、放置植物花卉等。以避免產生“奪光”“反光”效應。
二、光源控制
會議室的照明控制非常重要,因為光源直接影響視頻畫面效果,以下四點建議可改善光源,增進視頻會議畫面效果。
1、光源種類
由于召開會議的時間是隨機的,故室內應使用人工光源,避免自然光。會議室中最佳的光源應該色溫為3200k的三基色燈或日光燈。
不要用燈泡,同時避免混合使用日光燈和黃色燈泡,因為如此會致使攝影機混淆不同光源之顏色,因而產生不可預期的效果。
2、光源強度
主席區(qū)的平均照度不應低于800lux;一般區(qū)的平均照度不應低于500lux。水平工作面計算距地高度為0.8m。投影電視屏幕區(qū)照度不應高于80lux。
三基色燈色溫在3200k左右為宜,日光燈色溫應為3500k左右。日光燈可每隔一米排列一支,不應混用白熾燈,也應避免使用工作在30~50hz的節(jié)能日光燈。
3、窗戶布置
最好應采用無窗戶之會議室,若避免不了,則以深色面容簾遮蔽窗戶,不要使用易透光之百葉窗。因室內自然光會干擾光源,使攝影機的白平衡功能失調,因而無法正確設定。同時必須避免攝影機取景范圍內有窗戶,否則室外光源會迫使攝影機光圈光小,造成黑暗。
4、陰影控制
使用光源分散器安裝于天花板燈具上,使光線能均勻分布到會議室各處;燈具最好安置于與會者之前上方,并且使用淺色會議桌,避免產生與會者臉部陰影。
5、光照管理
對于采用投影儀的會議室,光照應分區(qū)管理,一般在投影屏幕的前面設置可調光源,并避免強光穿透投影儀和投影屏幕之間的投影區(qū)域。應注意調節(jié)會議室的光線,使之更柔和,亮度更均勻。
三、音訊控制
視頻會議室內的回音反射雜波對會議之音響效果影響甚大,所以建議以下列方式將雜波(noise level)控制在50db spl以內。平時可利用spl測試器距會議桌約0.6米處測景。
1、麥克風系統(tǒng)
采用全向麥克風,且全向麥克風應具有自動增以控制、全向采集聲音等功能;采用具方向性麥克風,通常一人一支,麥克風之間距約為麥克風和與會者距離的3倍,整套系統(tǒng)應以能滿足會議室需求為原則,盡量避免使用過多麥克風而造成不良影響。麥克風應盡量遠離空調、風扇等噪聲源。
2、室內混響時間
視頻會議室要求較好的語言清晰度,適當混響時間。會議室必須有吸音處理,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t=0.16/s?[2.3lg(1-a)]+4m?v
t:混響時間,以秒為單位
v:會議室容積,以立方為單位
a:房間內平均吸音系數(shù)
s:會議室內吸音物總表面積,以平方米為單位
m:空氣衰減系數(shù)
其中0.16為房間形狀參數(shù),按上式計算結果
當會議室面積小于200立方米時,t=0.3~0.5秒
當會議室面積在200~500立方米之間時,t=0.5~0.6秒
當會議室面積大于500立方米時,t=0.6~0.8秒
四、室內裝潢
靠窗之墻面必須以具有吸音效果之窗簾(布幔)隔絕窗外雜音,其中以絨布皺褶窗簾或布幔效果最佳。視頻會議室內墻面應用軟包裝飾。地板最好鋪地毯,避免人員走動產生太多雜聲;同時盡量不要采用大理石墻面,因大理石容易反射雜訊,影響聲音效果。
1、顏色
應采用中性且不易反光的顏色,可選用藍色系,根據(jù)實驗證明,淺藍色使會議室和與會者看起來朝氣蓬勃,太深的顏色感覺較無生氣。
2、背景
應采用單一顏色且不易反光的材料,不應采用復雜圖案、壁畫、容易反光的裝飾物或鏡子等。同時避免太暗的背景和紋路復雜的木質墻面。
3、物品擺設
與會者身后不要太多不必要的物品,墻面上亦不要掛容易反光的裝飾物或鏡子,避免干擾攝影機的取景動作,造成視訊系統(tǒng)不必要的負擔。
五、電源
保護地和工作地之間的交流電壓差<3v。視頻會議室,控制室,傳輸室等房間的周圍墻上或地面上應每隔3~5m安裝一個220v三芯電源插座。
1、攝像機、電視機等視頻設備應采用同相電源
在視頻會議室,控制室,傳輸室應設置專用分路配電盤,每路容量宜為15-25a。在攝像機,監(jiān)視器,大屏幕電視機等設施附近應設置220v三芯電源插座,每個插座的容量不小于2kw。不要和其他設備取同一相電源。
2、交流電源應按一級負電荷供電
電壓波動超過交流用電設備正常工作范圍時,應采用交流穩(wěn)壓或調壓設備。重要會場的mcu,codec,攝像機應采用不間斷電源。
3、考慮網(wǎng)絡的應用
在會議桌的桌面上或會議桌的地面上可安裝適量的網(wǎng)絡信息插座和相應的220v電源插座,以方便網(wǎng)絡應用。
電源線和網(wǎng)絡傳輸線應布到終端設備放置的地方,而且應使用導管或墻內布線,保護線纜及人身安全。
六、視頻會議室的環(huán)境
溫度18~25c;相對濕度60%~80%。
室內空調氣體流速不宜大于1.5m/s。
視頻會議設備室應采取通訊設備專用的滅火器。
在裝修之前應考慮合理的布線位置。在會場應預留不少于2個網(wǎng)絡接入端口。
室內必須加裝低噪音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