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轉型 松下建32寸液晶面板廠
據(jù)有關媒體報道,7月14日松下電器在兵庫縣姬路市投資3000億日元興建八代液晶面板廠。這個新工廠的目標產能將達到1800萬塊32英寸液晶面板生產能力,并將于2010年實現(xiàn)投產。
松下姬路新工廠計劃利用2.2m×2.5m的第八代玻璃底板裁切18塊32英寸面板。并由松下今年春季收歸為子公司的IPS Alpha Technology(千葉縣茂原市)運營。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松下宣布生產液晶面板的同時,松下等離子電視也正在受到液晶市場的嚴重沖擊。
投影時代認為,松下目前急于投資大尺寸液晶面板領域的前后措施與當年在等離子項目上的決斷深有相似之處。松下在液晶項目上的目標無疑也是通過規(guī)模優(yōu)勢占據(jù)領導地位。為了獲得該目標的實現(xiàn),松下依然延續(xù)了在等離子項目上排他性的投資策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松下宣布興建的八代廠液晶面板規(guī)格,與三星、LG飛利浦(LPL)、友達與奇美電所宣布的八代廠雖然在規(guī)格一樣,都是2200×2500mm,但是臺韓八代廠主要用來生產40英寸、46英寸與52英寸的電視面板,松下則是用來生產32英寸液晶面板。
松下種種的努力,真的能夠保障松下在液晶項目上的持續(xù)投入能夠換來如同等離子產業(yè)一般的成功嗎?這個問題恐怕是松下自己說了不算的。
但是在液晶項目上,松下等離子曾經擁有的那些有利條件已經蕩然無存。其一是雖然市場高速增長,但是市場已經趨于成熟和理性。第二松下能夠大舉投資液晶領域,其它競爭對手也能做到。第三,松下的對手三星、LG已經率先完成了等離子液晶兩條線的布局。第四,松下液晶面板線的對手夏普已經成長為全球液晶產業(yè)的領導者,并極具規(guī)模和技術優(yōu)勢。第五,索尼與三星和夏普的合作關系將進一步強化三星和夏普在液晶產品領域的實力。第六,我國臺灣液晶面板企業(yè)已經成長為一只強大的力量。
這些產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勢必影響松下在液晶面板項目上投入的產出能力,甚至可能使松下的大舉投資成為未來經營上巨大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