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技術和市場雙驅助06年視頻實現大跨越

來源:人民郵電報 更新日期:2007-01-15 作者:佚名

技術驅動:降低應用和價格門檻

    穩(wěn)步快速增長再一次成為2006年我國視頻會議市場的關鍵詞。綜合IDG、WainHouse、計世資訊等有關調查,隨著視頻會議技術的成熟、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受政府3~4級城市市場啟動和企業(yè)市場增長等利好因素的刺激,2006年我國視頻會議市場的增長率將在30%左右,達到30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相對于2004年的18.7億元、2005年的23.1億元,增長穩(wěn)定快速。而實現2006年視頻會議市場發(fā)展大跨越的原因,主要是技術和市場雙驅動的結果。

    作為一種融合語音、視頻和數據的新型通信方式,技術從來都在視頻會議的發(fā)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IDC的統(tǒng)計,2004年到2005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增長率保持在32%以上。其中有80%都是技術創(chuàng)新所貢獻的。視頻會議的核心技術包括多媒體音視頻編解碼、通信協議、QoS、分布式平臺、穿越防火墻、嵌入式系統(tǒng)、數據會議、中間件等一系列技術。這些技術的成熟和進步程度,直接影響到視頻會議的應用范圍和普及程度。

    前幾年,基于專線的硬件視頻會議系統(tǒng)還處于主流。但是,這種技術對網絡帶寬要求很高,這意味著要實現視頻會議,必須先鋪設專線網絡,造價很高。同時,這一視頻會議完全采用硬件形式,價格不菲。這造成了其應用的范圍十分有限。所以,2006年,傳統(tǒng)視頻會議系統(tǒng)盡管在政府與金融等壟斷行業(yè)還擁有一定市場份額,但已經開始收縮。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軟硬結合、擁有眾多領先技術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后來居上。其中,瑞福特近幾年表現優(yōu)異。瑞福特從成立以來就致力于新一代企業(yè)和運營級多媒體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和應用推廣。目前,瑞福特已擁有12大類互動多媒體核心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可以在普通互聯網上實現DVD的音視頻效果,且相當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被成功轉移到其企業(yè)級和運營級多媒體產品中。業(yè)內評估,其技術儲備至少在兩年以上。

    技術的成熟和進步,使在互聯網上也可以輕松架設融合音頻、視頻和數據的多媒體視頻會議系統(tǒng)。同時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瑞福特軟硬結合的視頻會議模式,很好地平衡了清晰度和成本。更低的成本、更廣泛的應用范圍,使得視頻會議不再高高在上,開始步入尋常百姓家。2006年,技術的成熟和進步,成為驅動我國視頻會議發(fā)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市場驅動:在互動和啟蒙中推進

    一系列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市場推廣和部署,是推動2006年視頻會議市場大跨越的另一主要原因。

    視頻會議新的增長點,是政府3~4級城市市場啟動以及企業(yè)市場。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些用戶對視頻會議的接觸不多,認知不夠,需要市場教育和啟蒙。同時,作為視頻會議廠商本身,服務和渠道網絡的覆蓋率不夠,也是他們進一步普及視頻會議的障礙。2006年,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市場推廣,讓視頻會議生機無限。

    在產業(yè)鏈上,2006中國視訊產業(yè)財富論壇完成了一次政府、專家、廠商、投資商、用戶的全面對接,視頻會議成為創(chuàng)造財富的新熱點,一股視訊產業(yè)熱潮開始涌動。

    為啟蒙市場,瑞福特年末啟動聲勢浩大的免費視訊會議體驗活動。為用戶免費提供一套針對客戶的整體視頻會議解決方案,不僅包括桌面軟件終端,而且還包括視頻服務器MCU、會議室硬件終端,同時還包括規(guī)劃、實施和服務支持,從而開了行業(yè)整體解決方案免費體驗的先河。

    還有,華為、中興,依托自身的品牌和行業(yè)優(yōu)勢,在行業(yè)市場上的推廣十分有針對性。一些采取純軟件的廠商以及采取租用模式的廠商,也積極推廣。

    盡管2006年視頻會議實現了大的跨越,但是,距普及仍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如何以技術進步和強力市場手段,來驅動視頻會議的發(fā)展,依然是我國視頻會議市場最大的主題。隨著用戶對視頻會議認知的日益深入,我們有理由對未來持樂觀態(tài)度。

    隨著IPTV、3G、NGN技術的逐步啟動,中國的視訊市場將步入一個爆炸式的增長期,最有前途的合作模式就是以視訊平臺為龍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利益共享為目的的縱向合作共贏模式。隨著市場的發(fā)展和用戶需求的日益?zhèn)性化,平臺運營商與信息服務商之間的縱向合作將成為一種必然。權威機構預測,我國視頻會議市場的增長在2007年將呈現良好勢頭,幅度將達到50%左右。

推薦視頻會議廠商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