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中國平板彩電市場快速發(fā)展,而液晶彩電發(fā)展遠遠超過等離子。前者增長率約250%,后者增長約44%。這是全球權威的市場研究機構GfK的最新調研得出的結論。
該機構認為,2007年全國液晶彩電銷量可達到800萬臺,等離子彩電銷量在80萬臺左右,液晶彩電成為平板彩電的發(fā)展重點已不可扭轉。
該機構研究員表示,今年以來液晶彩電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液晶彩電品牌和型號明顯增多;國外品牌加大了對液晶彩電的投入,對等離子彩電的投入明顯少于液晶彩電,而價格戰(zhàn)依然是平板電視競爭的主旋律。此外,液晶彩電尺寸結構升級,32英寸液晶彩電銷量占比最高,大尺寸37’/40’/42’液晶彩電發(fā)展迅速,在37’-42’尺寸段液晶彩電對等離子彩電形成巨大的競爭威脅。
該研究員認為,由于消費者收入提高,住房條件改善,以及平板彩電降價等因素,使消費者偏愛3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的消費趨勢還會保持下去。2007年液晶彩電將依然保持強勁增長態(tài)勢,預計全國零售量可達800萬臺;而等離子彩電雖然也有發(fā)展,但其零售規(guī)模預計只會占到液晶彩電的10%,在80萬臺左右。
價格戰(zhàn)依然會是2007年國內彩電市場,尤其是液晶彩電市場的主要競爭手段。從液晶電視市場看,目前中外品牌的價格競爭進一步加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zhàn)。2005年液晶彩電市場上,國內品牌占據了明顯的領先優(yōu)勢。研究人員介紹說,隨著2005年10-11月份索尼降價進攻液晶彩電市場,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開始重視液晶彩電市場,主動降低零售價格,導致國內品牌份額滑落。為此,國內品牌不得不進一步降價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保住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