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彩電廠商努力轉變:不做諾基亞

彩電企業(yè)變“軟”之難
來源:新浪科技 更新日期:2012-07-09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變“軟”之難

    其實,國內彩電廠商并非沒有憂患意識。去年,幾乎一夜之間,國內彩電企業(yè)全部推出了智能電視,這并非只是炒作概念和營銷賣點,而是源于彩電廠商面對智能化時代的焦慮與急迫。

    然而,這一切是來得如此之快,給彩電企業(yè)還是帶來了巨大陣痛與挑戰(zhàn)。

    周厚健坦言,由于電視企業(yè)傳承的是制造業(yè)基因,擅長的領域是諸如電路板、工藝、制造、供應鏈等硬件方面,而對于軟件、互聯網和內容服務的理解和應對則顯得十分吃力。

    智能電視是對傳統電視的完全顛覆,在傳統電視時代,彩電企業(yè)是個純粹的硬件廠商,其售賣電視相當于是“一錘子買賣”,各家廠商瘋狂比拼硬件,為了獲得高市場占有率開展血腥價格戰(zhàn)。

    而在智能電視時代,彩電廠商售賣的產品不再只是“一錘子買賣”,不僅要比拼硬件質量,還要比拼后期的內容服務。在智能電視生態(tài)系統里,硬件只是其中一環(huán),還有軟件應用與云服務,以及互聯網節(jié)目內容。

    應對策略

    傳統硬件廠商短時間內變“軟”并非易事,目前在智能電視領域,彩電企業(yè)通常尋求與IT互聯網公司合作。

    例如,TCL的智能云電視深度植入騰訊QQ軟件,康佳的云電視由百視通提供在線內容、金山提供云辦公服務、銀聯提供在線支付等。

    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看來這是彩電廠商最好的辦法。即利用自身在硬件方面的優(yōu)勢,嫁接IT互聯網公司在內容方面的強項。

    彩電廠家在這一合作中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發(fā)展智能電視離不開IT互聯網公司的內容提供;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看到IT互聯網公司主導產業(yè)發(fā)展,使自身失去產業(yè)主導權。

    國內彩電廠商已經學會“抱團取暖”了。5月份,長虹、TCL、海信三家企業(yè)就組成了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三家企業(yè)已在智能電視技術規(guī)范、企業(yè)技術標準等方面達成共識,尤其是應用商店規(guī)范標準、產品互聯互通等方面已明確合作條約。

    據了解,未來這三家開發(fā)的軟件應用均可在對方的電視平臺全面兼容,這使得第三方開發(fā)者的開發(fā)成本大大降低。

 標簽:
本文導航
  • 第2頁:彩電企業(yè)變“軟”之難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