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術是我們未來科技生活的終端追求,自從“智能”來了,我們的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格局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只有顯示器的智能落后一步。
按照智能電視及手機的定義法,智能顯示器應該是內置CPU,同時具有智能化的操作系統(tǒng),我們會發(fā)現,這不就是一體機么……
我們暫時把一體機放到一邊,單說顯示器。百度一下不難發(fā)現,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智能顯示器大體可以分為三種:其一,內置多合一讀卡器或者USB直讀功能的,可以直接讀取移動存儲設備中的圖片、文檔以及多媒體資源;第二,就是僅針對單一內容的智能調整,比如智能節(jié)電、智能影像(自動調節(jié)亮度或者對比度);第三就是結合云計算功能實現將數據同步到遠程服務器的顯示器。雖然對智能的理解千差萬別,但是智能確實有被“濫用”之嫌。
早在03年的CES大展上,蓋茨就展示過智能顯示器,然而近些年卻越發(fā)的銷聲匿跡,與其他智能產品的蒸蒸日上形成明顯發(fā)差。其實,這主要是出在智能顯示器的應用上。智能顯示器太尷尬,省略掉主機并沒有帶來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在性能上還遠不如PC……看來家用消費級市場上,智能顯示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能將希望寄托于觸屏相結合的商務演示或者教學互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