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哪個家庭買了液晶電視就算得上“奢侈品”,而如今液晶電視成了“必需品”。老百姓身邊90%的商品都在漲價,而液晶電視一直在跌價,由于利潤遠遠不如以前,不少電視機廠家就開始生產一些“云電視”之類的高端電視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液晶設備普及導致價格走低
記者近日從寧波海關拿到一組數據,2011年寧波地區(qū)進口液晶顯示板8283萬個,增加52.6%,價值24.7億元,下降6.4%。均價為每個29.9美元,下跌38.6%。其中,臺灣為主要進口地區(qū),共自臺灣進口液晶顯示板8107萬個,增加55.8%,占同期進口總量的97.9%。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由于近年來液晶顯示設備大面積普及,生產技術不斷升級,成本不斷降低,從而導致進口液晶顯示板價格持續(xù)走低。
為取得高利潤廠商推出云電視
一位廠商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液晶電視競爭太激烈了,每個廠商如果沒有點自己的特色,基本都要虧本。他們生產的32英寸的液晶電視只賣1799元,實際利潤不到100元。于是很多廠家都開始推“云電視”、不閃式3D電視等等。
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區(qū)幾大家電賣場,在電視銷售區(qū)記者看到,許多國產彩電巨頭都將最顯眼的促銷位置留給了“云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