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北京凱賓斯基大酒店。
在炫目背景下,周厚健手里拿著一個”小玩意”走上講臺。這個玩意不是道具。周說,它可以叫個人電視,也可以被看作是一臺平板電腦,或者是一本電子書,彼時彼刻,它是周在發(fā)布會上的“演講板”。
周厚健手里拿著一個”小玩意”
這個玩意名叫I’TV,意謂“我的個人智能電視”,這名字也是海信人幾萬名員工“海選”出來的。整場發(fā)布會上,它甚至比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還要重要,是唯一的“主角”。
在周厚健和海信人看來,這個小玩意之于中國彩電業(yè)的意義,絲毫不亞于當年的平板電視。作為“全球第一臺個人智能電視”,I’TV自誕生就背負著重任——重新定義中國電視行業(yè)。周厚健和海信人希望借此將億萬遠離大電視的年輕人重新拉回到電視前。
單一電視將“死”?海信率先“革”命
2010年下半年,受周厚健委托,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衛(wèi)平博士牽頭,成立海信創(chuàng)新俱樂部。創(chuàng)新俱樂部成立后的頭件大事,是做一項關于電視的調研。
歷時八個月,創(chuàng)新俱樂部交出了一份詳盡的報告,報告結論在海信內部震動很大,甚至有些聳人聽聞:看電視的人越來越老、越來越少、越來越挑;65%以上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看電視;美國一家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今后幾年中,放棄電視可能成為大勢所趨。
對于8年來一直占據電視機零售市場“中國第一”的海信來說,這無疑是壞消息。到目前為止,海信的主營業(yè)務電視已經占到集團總營收的近1/3。
電視機可能消亡嗎?”這個問題一度讓周厚健很有些后怕。這位在家電行業(yè)浸潤近30年的老電視人坦率地說,“電視將死”確實“聽起來令人沮喪”。
不過,這并非是絕望的事!叭绻娨晫⑺溃┻@種提法由IT廠商、通信企業(yè)或網絡公司明確提出來,那才真正令人沮喪!敝芎窠〉难酝庵馐牵斚碌南M者不是不看“電視”了,而是更多的選擇去看“視頻”,年輕消費者將原本鎖定在電視機“大屏”前享受視聽的時間和更多碎片化的時間,用在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小屏”上。
如何讓自己的大屏和眾多小屏互動,將年輕人的注意力重新召喚回來?于是,海信內部達成共識——開發(fā)一款個人智能電視。
周厚健介紹,海信迅速集結了集團內數個公司的研發(fā)骨干,搭建起以“系統(tǒng)軟件”、“云計算”、“互聯網應用”、“人工智能”、“工業(yè)設計”、“運營服務”為主體的技術集群,通過跨產業(yè)協作開發(fā)的模式,最終在較短時間里完成了個人智能電視I’TV的開發(fā)。
海信方面介紹,I’TV是全球第一臺個人智能電視。與目前勢頭強勁的熱門電子消費品PAD相比,海信的I’TV定位, 首先是一臺電視,其次是一臺平板電腦,即植入了“電視芯”的平板電腦。
作為智能電視,海信I’TV的最大亮點在于:實現了大屏傳小屏、小屏傳大屏、異地傳屏等功能,“三屏互動”、“協同互傳”,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隨心觀看電視的目的;同時,因植入智能推薦、社區(qū)交友等軟件應用,該產品兼有網絡、娛樂、PC及社交等功能,某種程度上是一臺“社交電視”,或“社會化”電視。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直言,這是“我盼了一輩子的產品,是一場革命”。他認為,這項創(chuàng)新未必涉及特別復雜的技術提升,而是通過集成創(chuàng)新為消費者提供更滿意地體驗。在周看來,即便是微創(chuàng)新,也能帶來產業(yè)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