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場里的價格大戰(zhàn),到行業(yè)內“主動快門式”與“不閃式”之爭,反映出消費者對3D電視的關注度不斷增加。3D電視雖然經歷了一年多的快速發(fā)展,但仍然受到價格、技術類型、內容資源以及行業(yè)標準等方面的制約,走上普及之路這些“瓶頸”尚待突破。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表示:目前3D片源問題仍是一個阻礙3D電視在國內普及的矛盾,其中價格和兼容性是最大問題。
3D電視市場表現(xiàn)不俗 品牌競爭加速3D電視普及
伴隨3D規(guī)模的快速上升,3D電視的品牌格局也發(fā)生變化,從以幾個外資寡頭競爭的格局過渡到群雄逐鹿的階段,國內3D電視市場競爭格局驟變。伴隨著彩電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如今3D電視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上企業(yè)主要的盈利產品,無論是國內彩電巨頭還是外資平板廠商都無一例外地沖入3D電視陣營,3D電視市場認知度開始大幅度提高,目前3D電視市場認知度已超過80%。而隨著3D產品數(shù)量的增多,以及在顯示畫面效果方面的特色,特別是價格大幅直接走低。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家電專家陸刃波認為:3D電視自上市銷售以來消費者的關注熱情超乎預期,3D電視的銷售額比重將占到彩電整體銷售額的30%以上,2011年全年需求量將達到500萬臺以上。
3D片源價格昂貴 一次性消費無二次利用價值
3D電視上市以來,高昂的價格和稀缺的片源就被視為阻礙3D電視普及的主要因素。片源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好的3D片源,才能保證3D畫面的優(yōu)質效果。比起液晶電視來,3D電視的消費群體依然只是小眾。3D功能讓消費者至少支付一千元左右的費用,但是利用率卻極低。消費者面對其高昂價格、短缺片源及購買哪種技術而顯得猶豫不決。國內在片源建設方面還處于落后狀況,硬件設備和內容建設兩條線沒有齊頭并進。更多的3D影視片仍需去專業(yè)影像店購買,其價格也相對較高,網(wǎng)上購買正版3D碟片價格約為260元。另外,一般家庭購買3D電視片源觀看率不高,有可能淪為擺飾,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擱置與浪費,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3D電視的銷量。目前3D片源的開發(fā)速度遠遠跟不上3D電視市場增長的速度,國內市場3D影片的數(shù)量在電影產業(yè)中不足1%,電視臺節(jié)目制作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
何時能沖破片源數(shù)量匱乏、兼容之障礙?
在中國市場,由于暫時還沒有電視臺播出3D節(jié)目,可以播放3D的軟件很少,消費者只能通過網(wǎng)絡下載、購買3D碟片、在線觀看等方式欣賞3D效果,或者通過電視機的2D轉3D功能實現(xiàn)影片效果轉換,但是,由于片源數(shù)量較少,并且出版、上線時間存在滯后性,因此消費者對影片的選擇權幾乎被“剝奪”!電視臺3D頻道在中國尚屬新鮮,但在國外已經進入實際運作階段,歐美電視臺成功試播的經驗為國內3D頻道提供了參考。目前,廣電總局廣電規(guī)劃院也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相關的工作,作為國家電視臺,央視積極推進3D電視節(jié)目的試播,一旦試播對各省市電視臺建設和開通3D頻道也會起到促進作用。觀眾對電視套3D頻道的接受程度和滿意度都挺高,但播出時眼鏡的配置及推廣很麻煩,盡管大城市電視臺的播出效果尚可,但如果未通過有線和衛(wèi)星接收的城市,信號衰減導致效果就會減弱。再者,通過網(wǎng)上下載的3D片源是否能觀看?偏光式3D電視播放的片源不能直接在快門式3D電視上播放?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當片源和價格的壁壘被雙雙攻破,3D電視的普及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