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外資把中國當3D電視“試驗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更新日期:2011-02-22 作者:佚名

    受技術未成熟、內容匱乏、產業(yè)鏈不完備等各種因素影響,特別是存在短時期內難以解決的健康隱患,對3D電視來說,大規(guī)模商用還是個難以企及的目標。

    盡管如此,一些外資品牌卻似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3D電視這一現(xiàn)實,把中國市場當成了“試驗田”,在中國市場大力推廣尚未完全成熟的3D電視。

    3D電視市場外資“兇猛”

    3D電視正成為外資品牌逐鹿中國電視市場的又一個有力武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第二大電視機廠商LG電子上周三(2月16日)宣布,它在2011年的目標是銷售500萬臺3D電視機。

    LG的電視機業(yè)務上個季度出現(xiàn)虧損,主要原因在于消費者對電視機的需求低于預期和來自三星、索尼和松下等公司的價格競爭。因此,LG電子表示,它將用利潤率更高的產品恢復盈利,推出了采用新型顯示屏的3D電視機。

    LG稱,這種名為FPR(filmpat-ternedretarder)的新技術將解決消費者擔心的以前的3D技術圖像模糊和閃爍的問題。LG電子G家庭娛樂部門負責人HavisKwon說,這是第二代3D技術,“我們相信這種新技術將領導市場發(fā)展,將積極地推廣FRP技術”。

    LG還表示,它將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完全過渡到這種技術,放棄當前在3D電視機市場使用的主流技術。不僅如此,LG為之配備的3D眼鏡因為沒有信號芯片、充電器或者電源開關,3D處理技術主要嵌入在電視機中,因而也比以前笨重的特殊眼鏡輕三倍,接近正常的太陽鏡,成本大約為10美元。

    作為全球第一大電視機廠商,韓國另一家電子巨頭三星自然也不甘示弱。在LG發(fā)布上述消息的第二天,三星視覺顯示業(yè)務總裁YoonBoo-geun表示,三星預計2011年的3D電視銷量將在900萬至1000萬臺之間。

    三星不僅對自己堅持的主動式技術的3D電視產品充滿信心,還對LG使用的低成本被動式3D技術嗤之以鼻!斑@種技術毫無優(yōu)勢”,YoonBoo-geun說:“我們的效果要比其他3D技術更加優(yōu)秀,市場將做出判斷,我們年底將會看到結果!

    但不管如何爭執(zhí),三星、LG這韓國電子雙雄都把中國市場看成了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日資代表企業(yè)索尼也把3D電視看作戰(zhàn)略性產品。日前索尼(中國)連續(xù)發(fā)布了三個系列五款3D電視機新品,包括了40、46、55、60英寸四個尺寸。

    盡管索尼不是最早在中國推出3D電視的彩電廠家,但其營銷力度則頗為積極。作為目前惟一一家能夠提供全方位3D解決方案的廠商,索尼自2010年初首次推出3D電視以來,現(xiàn)在已經陸續(xù)推出了具備3D功能的電視機、藍光播放機、數碼相機以及3D藍光電影等豐富的產品和內容,目前其3D電視產品線已覆蓋4個系列、7個型號。

    中國市場成新技術“試驗田”

    雖然外資品牌都在不遺余力進行大力推廣,但由于其存在目前難以解決的健康隱患,3D電視在全球的表現(xiàn)卻并不樂觀。(詳見本報3D電視市場調查系列報道之一:3D電視短期難破“健康門”)

    實際上,外資品牌對3D電視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早有所知。去年4月份,三星曾在其澳大利亞網站上低調發(fā)布了一份題為《光敏性癲癇警告和其他健康風險》的報告稱,長時間收看3D電視可能會引發(fā)各類健康問題。另外,三星電子還表示,3D電視還有一些短時間的后遺癥,因而,三星特別提醒孕婦、體弱者、各種疾病患者、飲酒者要謹慎觀看3D電視。

    作為3D領域的領頭羊之一,索尼公司也曾幾度對外發(fā)出了3D不適癥警告,并表示用戶對于這些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這些知名廠商們的勸告無不表明,消費者購買3D電視之前或許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然而,這些對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的警示,在中國市場卻沒有被“廣而告之”,反而有些遮遮掩掩。

    記者近來走訪了北京的幾大賣場發(fā)現(xiàn),許多外資品牌導購員對產品的促銷十分積極,不過對于3D電視可能引發(fā)的健康隱患卻一問三不知,有的導購員甚至稱,這是競爭對手編造的謊言。而且,記者查看了這些外資品牌的中文網站,也沒有發(fā)現(xiàn)在任何顯眼的位置出現(xiàn)類似的警示。此外,當記者將這些問題電話反映給一些外資品牌的銷售服務人員時,他們卻以“并不知道具體實情”為由進行回答。

    不僅如此,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幾乎成了外資品牌進行3D新技術的“試驗田”。據了解,3D電視根據成像原理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以三星、松下、索尼為主的主動快門式,另一種則是以LG為首的偏光式,而自從3D電視問世以來,這兩派之間的爭斗就從未停息。

    兩大門派之間的爭執(zhí)放大了3D電視在技術上的缺陷。事實上,一項新技術,從被提出到最后的產業(yè)化,往往要經歷一個很長甚至漫長的過程,但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技術產業(yè)化的進程被人為大大加快。

    在企業(yè)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為了搶占市場獲得更大的收益,許多外資品牌不惜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一邊冒險一試,將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新產品拿到中國市場來推銷。

    對此,國家數字音頻質檢中心主任張素兵認為,雖然3D作為一個高利潤而且前景相對不錯的電視品種成為各個廠家爭奪市場份額的突破點,然而3D電視畢竟剛剛起步,很多環(huán)境并不完善。不少人預言,2011年3D電視將如LED一樣迅速普及,但張素兵說,大家共同來彌補目前3D電視所存在的缺陷,才能讓其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外資品牌須拋棄自負與傲慢

    為什么明知3D電視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還要在中國市場大力推行?原因很簡單,這些外資品牌的自身的戰(zhàn)略需要和對中國市場的漠視使然。

    眾所周知,以三星為首的韓國企業(yè)速度是其取勝市場的法寶。在中國,押寶3D電視自然成了其保持自身高端形象對決索尼等巨頭的利刃。

    而對索尼等日企來說,3D電視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前不久,索尼公布了截至2010年底的2010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索尼該季度凈利潤723.3億日元,同比減少8.6%,旗下關鍵的彩電部門虧損了大約130億日元(1.59億美元)。業(yè)內人士預計,第四財季該部門扭虧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屆時,索尼彩電將會連續(xù)第七年虧損。

    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高附加值的新技術產業(yè)對索尼來說很有必要,顯然3D正是這個產業(yè)。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永田晴康曾說,“索尼把3D技術視作翻身的籌碼”。

    然而,自身戰(zhàn)略的需要和對中國市場一貫的漠視,讓外資品牌只關心來自中國市場的利潤而忽略了消費者的利益,這也導致了這些外資品牌現(xiàn)在不得不面臨商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挑戰(zhàn)。

    三星中國研究院的一項報告曾提出,跨國公司常犯的8種本地化錯誤,其中一條就是:把中國當做實驗基地。而在市場人士看來,這些錯誤的背后其實有一個思維的定式:就是跨國公司代表先進規(guī)則,中國市場代表不發(fā)達甚至類似“野蠻的西部”,只是因為這里是全球最大的未來市場所以必須開墾。

    正是在這種思維的驅使下,我們看到了外資品牌對3D電視存在的問題諱莫如深、中文網站隱瞞產品缺陷提醒、將并不成熟的產品在中國推銷等行為的發(fā)生。

    在今天的中國,外資品牌如何才能繼續(xù)贏得尊重?在家電品牌專家羅清啟先看來,那就是思維模式的轉變,也就是從把中國市場當成一種“榨取利潤的外部工具”變成“長期扎根的統(tǒng)一市場”,從經濟利用關系走向長期伙伴關系。因而,羅清啟認為,外資品牌必須拋棄以前的自負與傲慢。只有真正成為中國市場的一分子,與中國市場共成長,并成為價值創(chuàng)新和對社會負責的排頭兵,外資品牌才能再一次贏得中國市場的尊重。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