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成歷史,盡管平板電視市場在這一年中有曲折、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國內市場3998萬臺的年度總銷量總還不算太壞。下面我們來挑選出來本年度最熱門的十大關鍵詞進行解讀,希望能為大家了解、分析2010年國內平板市場作出幫助。
經過篩選,3D電視、智能電視、LED電視、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新能效、家電召回、三網融合、互聯網電視、流媒體成為了2010年十大關鍵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進行分析。
3D電視
3D電視即三維立體影像電視的簡稱,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三維立體影像電視是利用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從而令用戶感受到三維立體影像。
3D電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科學家發(fā)現了“視差創(chuàng)造立體”的原理。當電視出現后,人們就已經開始著手研制立體電視,傳統(tǒng)的用于觀察靜止圖像或電影圖像的立體顯示方法幾乎全部被應用到立體電視技術中。立體電視技術是隨著立體視覺技術和電視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
然而3D電視真正被廣大民眾熟知,卻是這兩年的事,2009年12月,由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耗資5億美元的電影巨作《阿凡達》同時以2D、2D IMAX、3D、3D IMAX等多種版本在全球公映,掀起了全球3D熱潮,3D電視真正走進了家電賣場,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進入2010年,3D成為各彩電廠商的主打賣點之一,包括三星、LG、索尼、夏普、東芝等外資品牌,創(chuàng)維、海信、長虹、康佳、海爾、TCL等國產品牌均發(fā)布了具備3D功能的電視新品。甚至連為平板電視輸送視頻信號的藍光碟機、游戲機、高清播放機等產品均相繼配備了3D播放功能。
在技術層面,3D電視可以分為裸視式和眼睛式兩大類。其中眼睛式又可以分為快門式、偏光式、色差式等類,色差式3D因成像質量差、3D效果不明顯已基本淘汰,快門式和偏光式技術因各有其優(yōu)缺點,分別被不同的彩電廠商支持。因裸視式3D電視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目前市面上的3D電視產品也基本都采用了快門式和偏光式3D技術。
2010年5月份,國家廣電總局正式啟動了3D電視頻道建設項目,天津市某影視科技公司已開始在內容和技術上進行籌備,除天津外,國家還有7-8家電視臺也表達了建設立體節(jié)目頻道的愿望。據了解,天津3D電視頻道將在今年開播,3D頻道除了3D電影、電視劇等節(jié)目外,還將包括在3D演播室內播報的新聞,以及各種現場直播。
除了3D電視頻道的開通,今年在國內外還上映了《馴龍高手》、《地心歷險記》、《愛麗絲游夢境》等一大批高質量的3D電影,據統(tǒng)計2010年度 3D電影數量已達30部以上,這些內容方面的建設,解決了3D電視在普及過程中的一大障礙,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3D產業(yè)的發(fā)展。
在今年8月份舉行的中國3D電視技術暨產業(yè)發(fā)展論壇上,與會專家預計,3D電視1-2年內將迅速實現普及。據奧維發(fā)布預測數據,三年內國內3D電視銷量為2.92萬、192萬和476萬臺,增速大幅提升,從下半年開始將進入快速普及發(fā)展期。而另一知名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則預計,2010年全球3D電視的銷量達到420萬臺,2011年的銷量將達到1290萬臺,2012年達到2740萬臺。
智能電視
最直觀的理解,智能電視與普通電視的區(qū)別就是智能手機與普通手機之間的區(qū)別。智能電視即把互聯網和電視連接起來,采用智能操作系統(tǒng)、全開放式平臺,它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瀏覽所有互聯網頁、視頻網站、在線觀看下載高清電影、點播錯過的電視節(jié)目、玩網絡和電視游戲、視頻聊天、收發(fā)郵件等等。雖然目前智能電視標準還沒有制定,但毫無疑問它的功能只會越來越多。
智能電視也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廣泛的應用,但它與互聯網電視并不完全相同。智能電視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開發(fā)者可以開發(fā)很多應用,可加載“無限的內容、無限的應用”。而現在市面上大多的互聯網電視仍處于初級階段,只是捆綁了固定的內容和應用。
智能電視的概念最早始于谷歌推出的Google TV,2010年5月19日,2010 Google I/O大會上Google公司發(fā)布了Google TV,它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tǒng),英特爾Atom處理器,還有Wi-Fi和以太網絡、HDMI接口、I/R感應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外接鍵盤和鼠標。
雖然智能電視的概念始于Google TV,但實際上國產彩電廠商康佳在2010年初就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視——康佳網銳智能電視,康佳智能電視擁有開放式平臺,能實現任意軟件和第三方開發(fā)程序的兼容,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開放的中間件架構,在操作系統(tǒng)上層構建了網絡電視的應用程序接口,可以通過公開的SDK為合作伙伴和開發(fā)愛好者提供完善的軟件開發(fā)支持服務。
目前,智能電視經過近一年的發(fā)展,已經越來越完善,功能方面也更加強大和人性化,在日前舉行的美國2011CES展上,智能電視甚至壓倒3D成為平板電視領域最熱門關鍵詞之一,并且與3D、LED等技術和功能融合,成為未來幾年最具發(fā)展?jié)摿妥钍荜P注的產品。
據了解,目前包括海信、康佳、TCL、創(chuàng)維、海爾、索尼、LG、三星、夏普等幾乎所有的一線彩電廠商都已經推出智能電視產品或已有推出智能電視的計劃,此外,還有著谷歌、蘋果、英特爾等IT巨頭涉水,智能電視的前景已經非常明確,智能電視必將成為未來平板電視的一大增長點。
英特爾數字家庭事業(yè)部零售消費電子市場總經理馬偉德也對智能電視的未來滿懷信心。他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互聯網電視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需捆綁固定的內容和應用,而智能電視則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可加載無限的內容、無限的應用!
在應用方面,傳統(tǒng)的電視、機頂盒、DVD,都是為看音視頻。智能電視讓機頂盒的功能發(fā)現了變化,很多時候我們通過機頂盒上網,用戶可以通過它實現“無限”的應用!爱斈甑闹悄苁謾C,經歷左邊到右邊的過程,我們認為,是時候電視也發(fā)生這樣的轉變了!庇⑻貭枖底旨彝ナ聵I(yè)部零售消費電子市場總經理馬偉德先生說道。
LED電視
LED即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意為發(fā)光二極管,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tài)半導體器件,他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具有壽命長、亮度高、節(jié)能環(huán)保、體積小等優(yōu)點。LED電視就是用LED光源替代了傳統(tǒng)的CCFL冷陰極熒光燈光源的液晶電視。
LED電視具有眾多優(yōu)點,首先是環(huán)保節(jié)能,一般來說,一臺55英寸LED電視的功耗和一臺32英寸的普通LCD電視相當,據中國電子商會聯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曾經做過的檢測顯示,LED電視能夠達到一級能效水平的比例高達90%,此外,LED背光源實現無鉛化生產,其環(huán)保性能也強于傳統(tǒng)液晶電視。
其次是使用壽命超長,很多廠商宣稱,CCFL液晶電視壽命可達6萬小時,實際上大多數背光燈組都達不到。而LED的壽命是CCFL燈管的兩倍,最高可達10萬小時。如果按每天開機5小時計算,一臺LED液晶電視可以使用將近55年。
第三,LED電視的色域更寬廣。傳統(tǒng)的CCFL背光技術,由于存在熒光材質的限制,燈管紅光呈現能力偏弱,所搭配的彩色濾光片的混色效果也較差,只能實現65-75%的色彩效果,而LED的色域范圍則能達到105%以上。最后就是LED電視的外觀超薄時尚。傳統(tǒng)液晶電視的厚度通常為10厘米左右,而LED電視厚度能控制在3cm左右甚至更薄。
LED電視自2009年出現,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然而由于LED電視上游以及配套設施并不完善,LED電視產能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由于LED電視的成本控制不理想,導致終端價格偏高,影響了LED電視的普及,所以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在2009年的推廣并不理想。
進入2010年,LED電視正式進入市場爆發(fā)期,奧維咨詢數據調研顯示,在廠家推波助瀾下,LED電視成為彩電市場的主角,增長勢頭迅猛。截至2010年8月,LED新增171款新品,占上市型號39%,LED電視的整體市場占比逼近25%,在2010年十一國慶期間,LED電視銷量首度超CCFL液晶電視,LED電視替代CCFL背光源液晶電視LCD,已是大勢所趨。
2010年12月1日,《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專家指出,能效標準的頒布將成為LED電視發(fā)展歷程上的分水嶺,雖然LED電視此前已經在電視領域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并不是絕對主角地位,隨著能效標準的頒布,市場格局將面臨一輪大范圍調整,目前市場上14.5%的液晶電視能效低于三級,隨著這部分電視的退市,LED電視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WitsView調查顯示,2010年LED電視的滲透率約18%,相當于3400萬臺,而在成本改善下,預估2011年LED背光或LED電視面板的售價,都將比2010年大幅降低,將極大刺激用戶需求,預計2011年LED電視的滲透率上看43%,數量將達9400萬臺。
2010年度平板電視行業(yè)熱門關鍵詞—家電下鄉(xiāng)
家電下鄉(xiāng)
家電下鄉(xiāng)即對農民購買家電下鄉(xiāng)產品給予財政補貼的政策。主要內容是,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運用財政、貿易政策,引導和組織工商聯手,開發(fā)、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可靠、質量保證、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并提供滿足農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務;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范圍的家電產品給予一定比例(13%)的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fā)展。
2007年12月,山東、河南、四川3省進行了財政補貼家電下鄉(xiāng)產品試點工作,對3省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手機3類產品,比照出口退稅率,給予銷售價格13%的財政補貼,已達到拉動農村消費,抱住農民改善生活質量,減少貿易順差、促進家電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目標。
2008年以后,家電下鄉(xiāng)試點逐漸增多,擴大到全國范圍,同時家電下鄉(xiāng)產品品種也逐步增加,目前已有包括電視機、洗衣機、冰箱(冰柜)、手機、空調、電腦、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電動自行車等類產品。
在家電下鄉(xiāng)政策初期,根據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需求,家電下鄉(xiāng)產品的最高限價分別為:彩電單價不超過2000元;電冰箱(含冷柜)單價不超過2500元;手機單價不超過1000元;洗衣機單價不超過2000元。各型號產品的最高終端零售價不得高于產品中標價格。2009年12月25日,家電下鄉(xiāng)產品限價提高,彩電最高限價由原來的2500提高至7000元。
家電下鄉(xiāng)對我國的彩電行業(yè)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局面下,家電行業(yè)出口下降,國內家電企業(yè)曾一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家電下鄉(xiāng)政策的及時實施,迅速使中國農村家電市場熱了起來,國產品牌則通過家電下鄉(xiāng)的帶動,有效緩解出口所帶來的壓力,實現2009年品牌規(guī)模的高速增長。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12日,家電下鄉(xiāng)企業(yè)累計發(fā)貨金額1435.6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1500億元,超出年初政策1000億元消費額的預期,截至2009年12月15日,國家已經累計發(fā)放補貼資金62.9億元。
另據統(tǒng)計,2009年家電下鄉(xiāng)彩電銷售,國產品牌銷售量占比達99%,創(chuàng)維、康佳、長虹、海信、TCL、海爾六大品牌占比達96%。家電下鄉(xiāng)政策的實施,在刺激農村消費者需求、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同時,帶動家電行業(yè)在2009年強勁復蘇,國內彩電企業(yè)更是抓住家電下鄉(xiāng)的機會,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帶動企業(yè)銷售規(guī)模不斷增長、盈利水平得到提升。
相比2009年的逆市飄紅,2010年的彩電市場不盡如意,城市平板市場增速放緩、庫存問題、面板降價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彩電廠商,但由家電下鄉(xiāng)打開的廣大農村市場也給我國本土彩電廠商帶來的新的機遇,同時2010年家電下鄉(xiāng)的規(guī)模和銷售額也均超過了往年。
據商務部2011年1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家電下鄉(xiāng)產品累計銷售7718萬臺,實現銷售額173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7倍。數據顯示,家電下鄉(xiāng)產品中彩電的銷售額據第二位,為488.5億元。2010年12月當月,我國家電下鄉(xiāng)產品銷售990.1萬臺,實現銷售額229.4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8%和109%,雙創(chuàng)全年最高水平。
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新商品時,如果能把同類舊商品交給商店,就能折扣一定的價款,舊商品起著折價券的作用;如果消贊者不能提交舊商品,新商品就只能以原價售出。
以舊換新在家電領域,目前國家規(guī)定的只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計算機這五類舊家電,并由招標確定的家電回收企業(yè),回收后,取得國家統(tǒng)一印制的以舊換新憑證,再憑以舊換新憑證和有關證件到招標確定的家電銷售企業(yè)購買上述五類新的產品。
按照國家的嚴格規(guī)定,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個人購買新家電總量不得超過5臺,單位購買新家電總量不得超過50臺。購買人進行以舊換新時,補貼標準是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臺、電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
商務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家電以舊換新累計銷售新家電3222.4萬臺,實現銷售額1211.1億元,回收舊家電3344.6萬臺。2010年第四季度,家電以舊換新銷售新家電358.7萬臺,銷售額達166.3億元,比2009年同期分別增長147.7%和142.7%,比2010年第三季度分別增長52.4%和59.4%。
此外,家電以舊換新促進了綠色消費和資源利用,新家電普遍可節(jié)約能耗20%-30%,按已更新換代家電2500萬臺推算,每年可節(jié)約電能約51億千瓦時;目前全國共拆解舊家電1405萬臺,回收利用廢鋼鐵、廢塑料等再生資源44萬余噸。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是“搞活流通、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之一,特別是2010年,家電以舊換新促進了家電銷售額的直線攀升,政策作用顯著,然而,與“成效明顯”相對應的,是這個政策在實施中的亂象紛呈:“騙補”、“倒賣憑證”、“買舊換新”、“舊家電回流”等現象不時地在各地被媒體曝光。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顧建光認為,家電“以舊換新”是臨時性政策,存在環(huán)節(jié)多、漏洞多、成本高等缺陷,有些漏洞很難彌補或者彌補的成本更高。這項政策短期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是可取的,但大范圍推廣和長期執(zhí)行仍需全面評估和完善。
曾多次參與“依舊換新”政策制定的資深業(yè)內專家周儆表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初期,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時間長了鉆空子的現象就多了。我們建議,政策實施一段時間之后,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反饋意見,對政策進行調整修訂,比如對政策適用的范圍、對象、方式都要重新審視,對‘以舊換新’的‘舊’下一個定義,‘新’如何換,都予以明確。這樣才能確保一個好的政策真正發(fā)揮實效。
針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中存在的“騙補”、“倒賣憑證”、“買舊換新”、“舊家電回流”等現象,2011年1月8日,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對外發(fā)布緊急通知,針對部分地方仍存在家電下鄉(xiāng)、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執(zhí)行不力、監(jiān)管不嚴、騙補行為有所抬頭等問題,決定將2011年作為家電下鄉(xiāng)、家電以舊換新監(jiān)管年,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jiān)管,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各種騙補等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
新能效
2010年6月份,中國電子商會發(fā)布了《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該標準除了對平板電視被動待機功率進行限定以外,對整機開機狀態(tài)下平板電視的能效等級也進行了劃分,該標準將能效等級分為三級,其中液晶電視三個等級的能效指數分別為1.4、1.0和0.6。根據標準,1級能效為最高效產品,2級為節(jié)能評價值,是節(jié)能產品認證的最低要求,3級則為限定值,為最低市場的準入門檻。
該標準已經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不過《平板電視能效標識實施規(guī)則》在今年3月1日才實施,并且在2011年3月1日前出廠或進口的產品,還可延遲至2012年3月1日前粘貼能效標識,也就是說,直到2012年3月1日,市場上所有的平板電視才會加貼能效標志。這就給了企業(yè)一定時間的緩沖器,同時也以為這在這段時間,消費者會面臨達標與不達標產品同時在市面上銷售的亂象。
此前,我國有關平板電視的能耗標準只有2006年實施的《彩色電視廣播接收機能效限定值及節(jié)能評價值》,主要針對CRT彩電,平板電視在其中也只是涉及待機功耗一項。而液晶電視產品的耗電量一般僅為同尺寸傳統(tǒng)CRT電視二分之一甚至更低,之前的能效標準已經不在適用于目前的的情況,,F階段中國就平板電視需求一年達到1800萬臺,已具備較大規(guī)模,所以盡快出臺平板電視能耗標準規(guī)范至關重要。
“任何新標準的實施,都將對整個產品產業(yè)鏈帶來影響,當年冰箱、空調如此,現在平板電視也將如此!敝袊矣秒娖餮芯吭壕C合檢驗部主任宋力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隨著能效等級的實施,廠商必須更新自己的產品生產技術,淘汰能耗較高的生產工藝。
據悉,由國家發(fā)改委和財政部共同啟動的“節(jié)能產品惠民工程”自去年實施以來,空調、冰箱等產品的節(jié)能補貼已順利展開,按照規(guī)定,平板電視也被納入“節(jié)能產品惠民工程”十大類產品列表中。但由于平板電視能效標準一直尚未實施,節(jié)能補貼的發(fā)放難以獲得相關法律支持,故補貼遲遲未發(fā)放。
而無論是對于家電企業(yè)還是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平板電視能效標準開始實施后,相應的節(jié)能補貼政策是否會出臺。
“新能效標準的執(zhí)行,必將增加企業(yè)的成本,不排除能效標準實施后廠商將這部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南京交家電協會有關專家表示,“從推廣新能效標準的角度看,國家最終還是會出臺相關的補貼政策。這不僅有利于企業(yè)進一步降低成本,而且給企業(yè)節(jié)能技術的后續(xù)研發(fā)提供了資金支持!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認為,此次平板電視新國標的正式實施,為政府發(fā)放平板電視節(jié)能補貼提供了新的契機!澳壳皣蚁嚓P部門正在探討將平板電視納入國家‘節(jié)能惠民工程’,一旦納入,節(jié)能平板電視將有望拿到補貼,消費者也將能享受到實惠!
家電召回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家用電器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這是繼汽車、玩具、食品之后的又一類產品召回領域的法規(guī)。根據《征求意見稿》,適用于家電召回的家用電器產品是指提供給消費者家用或類似環(huán)境使用的,依靠電流或電磁場工作的產品,包括電線電纜、電路開關及保護或連接裝置等產品。具體產品目錄由質檢總局制定、調整和公布。
《征求意見稿》要求,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家用電器產品履行召回義務,銷售者、修理者等相關經營者應當協助并配合生產者履行召回義務。生產者應當承擔消除缺陷的費用和合理的交通運輸等費用!墩髑笠庖姼濉诽貏e指出,生產商在境內對家用電器產品的召回措施應當與在境外召回的措施相當。
同時《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如果生產者違反家電召回相關規(guī)定的義務,有關部門將予以警告,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該規(guī)定實施后,將對我國的家電行業(yè)產生重大影響,填補了我國家用電器行業(yè)召回制度的空白。
政策出臺后,也有人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很多網友和專家都認為3萬元的罰款對于一個家電企業(yè)來說處罰力度不夠,起不到懲戒作用,更有消費者擔心,企業(yè)很可能寧愿挨罰也不愿召回畢竟召回成本可能是3萬元罰款的數十甚至數百倍。
但是,對于家電召回制度來說,罰款只是一個輔助手段,而并非目的,企業(yè)為了品牌的長遠發(fā)展一定會履行這一義務,而且越大的企業(yè)會越重視其品牌聲譽。畢竟,如果有哪個企業(yè)因為違法召回條例而被罰款,那損失的就是企業(yè)信譽度,這對一個企業(yè)的影響遠遠高于3萬元,甚至會遭到消費者的集體抵制。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草案中雖然對違規(guī)企業(yè)罰款限定在3萬元以下,但罰款的數額并不是重點,罰款多少僅僅是監(jiān)管的一種方式,召回條例本身將促進家電生產企業(yè)保證產品質量。使企業(yè)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監(jiān)管,促進家電企業(yè)自身進步,使家電生產企業(yè)達到良性發(fā)展的目的。
家電召回制度的完善,還將有效提升我國消費者的待遇。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缺陷產品追究機制還相當落后,因此國際品牌在召回措施上對中國消費者和國外消費者的采取了差別化規(guī)定,這種“厚此薄彼”的不同待遇是國內消費者產生的不滿情緒甚至超過的缺陷產品本身。
此外,隨著我國家電召回制度的實施,我國本土企業(yè)和消費者的一些錯誤觀念也需要轉變。在此前一些召回事件中,企業(yè)實施召回都盡量避免提及“召回”二字,而是用“免費維修”、“免費升級”、“免費檢測”等字眼代替。這是一種掩蓋事實、不負責任的行為,隨著召回制度的完善,需要企業(yè)在處理召回問題更加主動,勇于承擔責任。同時,消費者也要理性的看待召回,既要樹立良好的維權意識,也要避免一些召回就是退貨的誤區(qū)。
三網融合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通過技術改造相互滲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為全世界統(tǒng)一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的信息通信網絡。三網融合后,民眾可用電視遙控器打電話,在手機上看電視劇,隨需選擇網絡和終端,只要拉一條線、或無線接入即完成通信、電視、上網等。
三網融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形成適應性廣、容易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寬帶的多媒體基礎平臺。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表示,三網融合不是三網物理合一,不是網絡的相互替代,而是每個網絡都能夠開展多種業(yè)務。用戶既可以通過有線電視網打電話、寬帶上網,也可以通過電信網看電視。
三網融合打破了此前廣電在內容輸送、電信在寬帶運營領域各自的壟斷,明確了互相進入的準則——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廣電企業(yè)可經營增值電信業(yè)務、比照增值電信業(yè)務管理的基礎電信業(yè)務、基于有線電網絡提供的互聯網接入業(yè)務等;而國有電信企業(yè)在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下,可從事除時政類節(jié)目之外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生產制作、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信號傳輸、轉播時政類新聞視聽節(jié)目服務,IPTV傳輸服務、手機電視分發(fā)服務等。
2010年7月1日,經過15稿修改和兩年多的博弈,試點方案再經五稿修改和談判幾乎破裂的危險后,三網融合的12個試點城市名單終于在國家一致的強勢干預下正式出臺。北京、上海、杭州、綿陽等城市和地區(qū)入選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qū)。
在目前來看,三網融合與電視的最好結合點就是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電視自09年進入市場后,就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10年,借三網融合之風,互聯網電視必將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普及率。據奧維咨詢統(tǒng)計,2010年互聯網電視銷量超過770萬臺,市場增速超過700%。
雖然互聯網電視發(fā)展迅速,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互聯網電視新品,但還是要認識到互聯網電視目前的尷尬現狀。其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內容方面的匱乏,目前廣電總局對于三網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電視,采取“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而內容集成牌照僅發(fā)放了3張給“廣電系”公司,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對于互聯網電視當下的政策以及產業(yè)現狀,終端企業(yè)認為:一方面認同國家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內容“可管可控”的原則,但另一方面,當前的政策也令內容集成環(huán)節(jié)產生了壟斷的嫌疑,從而成為產業(yè)進步的阻礙因素!安粦心骋环嚼脡艛噘Y源制造對長遠發(fā)展不和諧的因素,這需要各方以更高的姿態(tài)認識、解決這個問題!敝袊娮右曄裥袠I(yè)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表示。
“從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過去三網融合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三網融合的發(fā)展,內容管理一定要寬松規(guī)范,國家要把權力給予符合資格的運營主體,并采取分級管理的方式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無處不在的視頻,發(fā)揮三網融合真正的作用。”三網融合研究所所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說。
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自2008年開始起步,2009年進入發(fā)展期,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
互聯網電視曾經被國產廠商寄予厚望,甚至被提升到與外資LED電視相抗衡的高度。然而自2009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fā)《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后,互聯網電視失去了合法的內容來源,陷入尷尬地位。
電視上網、不用下載直接看網絡電影,這就是互聯網電視最大的吸引點所在。國產廠商通過與迅雷、PPLive、PPStream等網絡視頻提供商合作,將電腦顯示器上播放的在線電影移植到了大屏幕平板電視上,對于經常下載網絡電影觀看的國人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技術。
互聯網電視的實質,就是在電視上提供互聯網的服務,也就是說,國產廠商可以通過各種互聯網增值服務,一方面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平板電視一次性消費的模式,廠商可以通過各種服務,收取更多的費用。
2010年4月份,國內首批三張互聯網電視牌照發(fā)放,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以及杭州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分別獲得了這三張牌照;ヂ摼W電視牌照的發(fā)放被認為是互聯網電視政策層面的重大突破,特別是在國家積極鼓勵推動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互聯網電視的發(fā)展更是大勢所趨。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隨著牌照的發(fā)放,互聯網電視在經歷了去年的跌宕起伏后,終于在2010年邁出了關鍵一步,獲得許可的國有控股“視頻網站+互聯網電視機”的產業(yè)形態(tài)逐步建立,互聯網電視產業(yè)將進入發(fā)展期,有望和數字電視、IPTV呈三足鼎立之勢。
但對于互聯網牌照的發(fā)放,業(yè)內也有很多質疑,互聯網電視牌照將采取“內容+集成”的雙牌照體系,彩電企業(yè)能否借此擺脫對集成商的依賴,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另外,互聯網電視的商業(yè)運營,需要破解成本攤銷和收入分配等難題,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彩電企業(yè)有望實現商業(yè)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會副會長郝亞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集成牌照發(fā)放對互聯網電視產業(yè)的發(fā)展是件好事,但由于牌照屬于稀缺資源,集成商與整機企業(yè)相比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希望這不會給整機企業(yè)帶來過多的成本增加,彩電企業(yè)與集成商、內容商能建立有利于產業(yè)發(fā)展的良性合作模式。
總之,互聯網電視市場的擴大,離不開產業(yè)鏈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整機企業(yè)與內容商、集成商的合作。目前互聯網電視雙牌照體系基本形成,如果彩電企業(yè)有自主選擇擁有牌照的內容商的權利,而擁有牌照的內容商也有直接向整機企業(yè)提供內容的權利,那么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將呈現極大豐富之勢,互聯網電視吸引用戶的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流媒體
所謂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的方式在Internet/Intranet播放的媒體格式,如音頻、視頻或多媒體文件。流媒體在播放前并不下載整個文件,只將開始部分內容存入內存,在計算機中對數據包進行緩存并使媒體數據正確地輸出。
流媒體是隨著寬帶建設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而興起的一個分支,它是指以數據流的方式實時發(fā)布音、視頻多媒體內容的媒體。流媒體有三種:在線的、上網下載的叫做網絡流媒體;DV、MP3等家庭數碼產品叫做個人流媒體;移動硬盤和U盤等存儲資源叫做移動流媒體。
這三種流媒體以前只局限在電腦上播放,但網絡時代需要將這些數碼設備“團結”起來,實現電視、網絡和數碼設備之間互動互聯,流媒體電視便應運而生。流媒體電視實現了讓MP3、攝像機、照相機、移動硬盤、U盤以及各種各樣卡的內容在電視機上直接播放,做到信息共享。
流媒體電視簡單講,就是一種能夠播放網絡“流媒體”內容的電視機。目前市場上的流媒體平板產品紛紛采用內置解碼芯片和USB通用接口控制器的方式,實現對USB存儲設備的流媒體內容的支持,部分電視也可支持SD、TF等存儲卡。不同電視機由于內置的解碼器能力不同,兼容的流媒體格式也由區(qū)分。
目前大多數電視的流媒體功能已經能夠很好的兼容各種分辨率的信號,直至全高清1080p信號。同時也能很好的兼容各種格式,包括互聯網最流行的RM、RMVB、AVI等real視頻格式的標清、全高清、藍光高清、藍光3D等規(guī)格的視頻文件。
流媒體電視不僅可以收看更清晰的電視節(jié)目,還可以播放數碼相機、移動硬盤等數碼設備里的圖片、音樂、電影,使原來只能在電腦上播放的內容可以在更大、更清晰的平板電視上觀看,讓全家人共同欣賞。流媒體電視不但具備了平板電視的所有功能,更兼容1200P、1080P等高清格式,讓消費者在電視和數碼設備之間互動互聯,成為真正的家庭數碼產品顯示中心。
除了基本的流媒體功能,具有尖端研發(fā)技術的廠商,還以流媒體平臺為核心研發(fā)出了自己獨特的產品功能。例如創(chuàng)維的酷開系列電視具有的卡拉OK功能,TCL X9系列產品的高清錄像功能等等;這些新型流媒體功能的出現大大推動了平板電視向家庭娛樂中心的演化,同時也成為了廣大消費者最關心的平板電視附加功能之一。
USB流媒體功能是目前平板電視,特別是液晶電視的主打功能,已基本成為液晶電視標配。其主要的推動廠家包括創(chuàng)維、康佳、TCL、長虹、海信、海爾等等。流媒體功能的配備反應了電視機產品“3C”融合的趨勢,代表了電視產品娛樂化互動化的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