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先生貼了一帖,叫《大屏液晶缺失核心技術,中國企業(yè)喪失話語權》,這類文章是搜狗們的最愛,以他們的想法,只要是先進的、時髦的,中國就一定要搞。如果不搞,輕則是“喪失話語權”,重則是“洋奴思想”、“缺乏民族自信”、“面臨崩潰”……
就大屏液晶的問題,搜狗們的意見是什么呢?
上廣電打算在2008年建一條六代液晶面板線,而夏普已經在建十代線了。所以中國與世界的差距變成了4代。10-6=4,這一點搜狗們算得很正確。
在吹噓完夏普的豐功偉績之后,搜狗們接著告訴大家:
2006年,是整個液晶面板行業(yè)相對低迷的一年;
2006年上半年液晶面板銷售就一路走低。標志性事件是當年年底,飛利浦宣布出售其和LG合資的樂金飛利浦公司的全部股份。面對連續(xù)3個月的虧損,飛利浦選擇了放棄。
友達光電和奇美電子為代表的臺灣液晶屏生產者,已經占據(jù)了全球液晶面板市場供應的半壁江山。但在第7代和第8代生產線建設上,二者還都有些躊躇。
面對著這樣的形勢,搜狗們給中國企業(yè)出的招是:沖擊核心競爭力,上十代線!
夏普正在大坂建設的十代線投資是3800億日元,相當于人民幣244億元。這個投資如果失敗,對于夏普意味著什么,我不清楚,但對于任何一家中國彩電企業(yè),基本上都是滅頂之災。而十代線,真的是金礦嗎?
建十代線的目的,是切割42英寸以上的液晶屏。目前42寸屏的彩電售價大約是1萬元人民幣左右,在中國,有幾家能夠買得起的?且不說是不是掏得出這么多錢,光是放哪,就得愁死房奴們了吧?誰也不會在10平米的客廳里放一個42寸的彩電吧?
對于發(fā)達國家來說,1萬元人民幣的一臺電視,并不是很貴的東西。這就決定了42寸彩電的市場只能是集中于國外。夏普如果生產出來,光日本市場就夠賣了。但如果中國哪家企業(yè)年產1000萬片42寸屏,試問,賣到哪去?
六代線與十代線之間的區(qū)別,不過是切割最終尺寸的差異。其實,在夏普猛追大尺寸屏的同時,小尺寸液晶屏還有極大的市場。在電腦顯示器方面,17寸臺式機屏和14寸筆記本屏都有大量需求,6寸的PDA屏也有很大市場。這些市場都不會因為42寸屏的出現(xiàn)而消失。守住六代線,做好小屏,有何不妥?
夏普向十代線沖擊的原因,在于無法消化成本,只能求助于高端利潤。這種沖擊無異于賭博。要知道,現(xiàn)在42寸彩電究竟鹿死誰手還不確定,等離子陣營也正在大規(guī)模投資。這樣拼殺下去的結果,肯定是雙方競相壓價,最終在液晶與等離子之間,要么死掉一個,要么兩個都死掉,絕不可能出現(xiàn)雙贏的格局。而在這個時候如果誰再投資第二條、第三條十代線,那就只能是加速液晶電視的死亡。
小尺寸屏為什么虧損,就是因為競爭太狠,大家都跟風上,本來認為誰有了液晶線,誰就有利潤,F(xiàn)在不行了,價格猛降,成本猛跌。夏普在液晶屏方面是有核心技術的,但它如果搞小尺寸屏,照樣虧損。飛利浦不是沒有技術,但虧得沒辦法了,只好撤出。當年它進入這一市場的時候,搜狗們好象也是在夸獎它“有戰(zhàn)略遠光”、“看得比別人遠一點”的。
夏普現(xiàn)在也是在賭,賭什么呢?那就是賭沒有第二家來建十代線。這個世界只能養(yǎng)得起一條十代線。如果全球只有一條,那么一年能賺100億,如果出現(xiàn)了兩條,那就一年虧100億。我現(xiàn)在建了,義無反顧,誰敢進來?
夏普跳下去了。中國人不是跳不了,大不了從外匯儲備里拿出一個零頭——100億美元,建兩三條十代線,有何難的?但這樣的結果,就是給夏普立了一座絞架,把夏普預想的利潤全部平抑掉。而我們付出的是什么——100億美元的陪葬。
全球到目前為止,只有夏普一家敢建十代線,三星聲稱要建,好象還沒動手吧。其他各家或者宣布退出,或者猶豫不前。人家在市場上做了多年,技術也有,資金也有,為什么不敢做?——因為大家是商人,商人是要追求利潤的。這種扎堆拼殺的事情,不是隨便能做的。
但搜狗不是商人,他是政治家,是“看得比別人遠一點點”的高人。高人不需要考慮掙錢的問題,只需要考慮怎么樣時髦——中國擁有全球第一條一百代線,能切出500寸的屏,年產2000萬塊500寸屏,年虧損100億——牛不牛?搜狗們的觀點是:是不是賺錢沒關系,我們要有話語權——我們農村的人說,這叫賠錢賺吆喝。
夏普這一把豪賭,也許賭贏了,未來又能成為搜狗們的談資,以此來證明擁有核心技術是多么多么高明。但也可能賭輸了,像歷史上無數(shù)賭輸了的企業(yè)一樣,最后被索尼或者東芝或者TCL之類的收購了。到那時候,搜狗們又將說什么呢?其實我們不用想太遠了,就飛利浦的虧損——賭輸了后的虧損,搜狗們打算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