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KTV就是Karaok TV ,“Karaok”是個日英文的雜名,Kara 是日文“空”的意思,OK是英文“無人伴奏樂隊”的縮寫,引入國內(nèi)便叫做卡拉OK。不過,卡拉OK這種集體場合中的娛樂活動已經(jīng)不流行了,這與咱們國人“內(nèi)斂”的性格有關(guān)?砂芽ɡ璒K放入單間里面,關(guān)上了門,可就不一樣了,即便是你嗓門再怪、音域再窄、音調(diào)再不準(zhǔn),咱都不怕了,都是自己人了嘛。
到了KTV里,大家能夠?qū)ⅰ癝HOW”意識空前釋放,自身條件再差也不怕,朋友們跟前出出丑也沒啥嘛;而那些有些個水平的家伙兒則會把話筒緊緊摟在懷里,一個勁兒的“嚎喪”,這便是所謂的麥霸。說起來也挺怪的,人家唱歌收費,咱唱歌得掏錢,不過咱花錢買的是快活,是自我滿足。

隨著大伙兒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商家都抓住了消費者的“秀”心理,KTV在國內(nèi)各個地方鉆了出來。隨著KTV開的越來越多,其競爭也變得激烈,這一行也是越來越難做!凹兤诫娨+音響+燈光”這樣的組合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了,咱先不說音響和燈光效果咋樣,單說顯示畫面就忒小嘍。“迷你包”、“小包”等就湊合著能過得去了,大型包間里擱一個21寸純平怎么看都別扭,即便是30多寸的液晶電視也是還小了點,渲染力也就相對較差。此外,在KTV較暗的包房里,小屏幕上的歌詞有時候都看不清楚,對于那些經(jīng)常忘詞兒的朋友們可就糟透了。顯示設(shè)備小了著實是不方便,而且大家同樣也會覺著壓抑,心境也得不到充分的放縱。
于是呢,咱就想到了投影機。我第一次見到配備有投影設(shè)備的KTV是在鄭州,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在我的印象中,只能是這些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里的店面才能如此跟風(fēng),可今年暑期我才發(fā)現(xiàn),自家縣城里的一家KTV都用上了投影儀,實在是沒想到,包房里迷幻式的燈光和80英寸甚至是120英寸的大畫面交相輝映,真可謂是一項創(chuàng)舉,而且是在小縣城里。當(dāng)然了,這家店的生意也是出奇的好,誰不愿意花錢買高級的享受嘛。
錢同樣不是問題,不必考慮那些動輒上萬元的高端投影,是款差不離的機器就得,四五千元的那種。不必太吹毛求疵,一般人對投影機還是沒有深入研究的,再說了,到KTV里找的是感覺,即便是低端的娛樂投影,那投射出來的也是大屏幕,大家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KTV商家便能夠以投影大屏為賣點、作亮點,在店門口掛上吹捧自己所配投影大幅廣告,可勁兒了往好的地兒說,不愁吸引不來客戶。另外,相比于平板電視,投影機用著更有安全保障。KTV里酒暈子瞎鬧騰那是常有的事兒,保不齊他就把電視給砸了,投影機則就不一樣了,他拿起酒瓶子往屏幕上砸去。砸著的是一堵墻,頂多是裝修了的電視屏,值不了幾個錢,這也會把商家的損失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