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短缺促使奇美、三星紛紛增資六代以上生產線
幾乎在同一時間,臺灣奇美和三星兩大面板制造企業(yè)不約而同地拋出了增資擴產計劃。有消息透露,奇美將會加大在大陸模組廠的生產能力,并會在越南新建一個面板裝配廠,同時會在臺灣建一個新的六代面板工廠。
三星則宣布,將投資2.06萬億韓元(約22.2億美元)擴產該公司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將于2008年到位。DisplaySearch中國首席代表張兵認為,由于產能釋放滯后的問題,新上的液晶面板線不能有效緩解明年面板供應緊張的狀況,預計到2010年后,液晶面板的產能將逐漸充足。同時,他認為,隨著今年上游面板企業(yè)盈利回暖,預計明后兩年將會有新一輪投資熱潮。
三星、奇美擴產
奇美有關高層透露,計劃在臺灣南部重新構建一個新的第六代面板工廠,計劃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公司同時計劃構建第八代面板工廠,但目前還沒有具體時間表。另一面板巨頭三星則把主攻的方向選擇在大屏幕領域,即將擴產的第八代液晶生產線主要生產供46英寸和52英寸電視用液晶面板。據悉,奇美6代線投入的金額在9億美元左右,而三星的投資則高達22.2億美元。
記者獲悉,經過一年的停滯,奇美在臺灣地區(qū)的6代線計劃終于通過了環(huán)境評估,而奇美這次擴產主要針對目前最缺的32英寸、3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6代線建成后,奇美除了可以用目前擁有的5.5代和7.5代線切割市場最短缺的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外,還將使用新的6代線來切割32英寸、26英寸液晶電視面板。而三星方面,三星-索尼的8代線目前每月可生產5萬片基板(每片基板可切出8片46英寸液晶電視面板或6片52英寸面板),這意味著每年的面板產能在360萬-480萬片,增資擴產后其產能可達11萬片基板,即780萬-1060萬片面板。
平板面板在過去幾年遭遇了行業(yè)寒流,利潤從虧損20%到盈利30%之間大幅波動,2007年業(yè)內的投資成為過去三年的最低點。來自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到9月期間,全球市場對于液晶面板的需求增長了12%,各種需求的液晶面板價格都有所回升,其中小尺寸面板升幅最大。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在液晶面板價格回升的刺激下,面板企業(yè)的投入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明年隨著臺灣企業(yè)的7.5代線、夏普的8代線產能釋放,加上部分5代線、6代線的擴產,明年的產能相比今年,會有較大的改觀。記者獲悉,預計在未來三年內,50英寸及50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視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65%,今年7月,夏普宣布將投資30多億美元建設第十代液晶生產線,Displaybank甚至預測,在2010年,出現第十代生產線后,第十二代線也將于2012年出現。
不過,DisplaySearch中國區(qū)經理張兵表示,在經歷今年的投入低谷后,2008、2009年面板廠家在面板生產線投入上將會出現一股新的熱潮,每年有超過100億美元的投入。不過,DisplaySearch預測,由于面板的投資時間均在15個月以上,因此明年開始的投資并不能有效緩解面板供不應求的情況。據悉,明年面板的產能面積增長率為21%,但需求面積增長率為28%,屏供應緊張狀況仍將繼續(xù)。
按照創(chuàng)維彩電事業(yè)部總裁楊東文的預測,今年中國平板的銷售約在1000萬臺,同比增長了一倍。2008年有奧運會的拉動,最保守估計,中國國內消費平板電視機,將會超過150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