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產(chǎn)能過剩 平板降價成為必然選擇

來源:IT168 更新日期:2006-07-18 作者:Apple

面板庫存高 上游材料商失策

   隨著世界杯足球賽冠亞軍決戰(zhàn)的結束,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也已圓滿結束,姑且不論諸位心有所系,但對于全球TFT-LCD面板業(yè)者來說,期盼了好久的世界杯人氣,終于確定落幕。回想2005年此時,全球前兩大TFT-LCD面板供應商三星電子及LPL相繼釋出面板缺貨消息,三星表示,2005年第四季度可看到各類面板缺貨;LPL也指出,20、32及3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均供不應求,并且眾人當時都期盼圣誕節(jié)買氣能與世界杯買氣一氣呵成,樂觀看待2006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

  唯獨市調機構iSuppli曾經(jīng)一反眾人樂觀預期心理,主張面板將全面供不應求的狀況不太可能發(fā)生,認為盡管當時部分廠商次世代產(chǎn)線因受到曝光機影響而延后開出,但即使部分尺寸產(chǎn)品發(fā)生暫時性供不應求,仍不可能會造成結構性缺貨情形。iSuppli甚至認為,隨著曝光機問題逐漸解決,各家面板廠次世代生產(chǎn)線陸續(xù)開出,2005年第四季度面板市場恐有崩盤的可能。

  然而,在旺季買氣簇擁下,面板大廠的確享受了利潤率重回兩位數(shù)字的佳績。盡管雖未能媲美2004年利潤率高達30%的顛峰,但至少脫離利潤率僅個位數(shù)字,甚至營業(yè)虧損的窘境。如今回想,雖然事實證明2005年第四季度面板市場并未像當初iSuppli預測的那樣,但是,2006下半年呢?如今面板業(yè)者世界杯美夢破碎,眾家分析師都預測2006年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各大傷都難以走出面板庫存偏高陰影,面板景氣谷底反彈到底要等到何時?

  近來面板產(chǎn)業(yè)上游材料設備供應商不約而同釋出訊息,表示目前面板庫存水位居高不下的情形,不僅讓眾家業(yè)者修改下幾季度財測預估,更讓人擔心2007年設備訂單恐遭遞延或取消。TFT-LCD設備商日廠尼康(Nikon)日前表示,雖然該公司2006會計年度(2006年4月~2007年3月)中的82臺步進曝光機(Stepper)訂單,目前并沒有遭到延后或取消,但尼康擔憂各TFT-LCD面板廠庫存水位增加,會導致該公司2007年會計年度的步進曝光機銷售受到影響。

  尼康精密儀器部門社長牛田一雄表示,世界杯開打之前就已觀察到面板庫存遲遲未能有效消化的情形。液晶面板庫存水位高漲,肇因于業(yè)界對于世界杯需求過度樂觀,導致產(chǎn)能供給過剩,若需求遲遲未現(xiàn),再加上日前已有面板業(yè)者呼吁減產(chǎn)共度難關,尼康也擔憂面板廠很可能取消或減少訂單。此外,認為面板業(yè)者過度樂觀高估世界杯買氣效應的上游業(yè)者,不只尼康一家,供應液晶面板廠光學薄膜(Optical-Films)的美商設備大廠3M,日前也宣布下修2006年第二季度營收獲利預期,此舉不僅震撼投資人,連帶也影響玻璃基板大廠康寧(Corning)股價下挫。

是福是禍 平板電視每英寸持續(xù)下跌

  既然需求遲遲不來,業(yè)者只好祭出降價刺激購買人氣的手段,據(jù)悉,原本預期在2006年底才會引爆的價格戰(zhàn),卻在世界杯夢醒之后,提早半年開打,甚至造成全球各地終端市場出現(xiàn)爆炸性價格。近來,在日本平板電視市場方面,松下電器為了提高等離子電視在大尺寸平板電視取代液晶電視的優(yōu)勢,原本計劃要到2008年才將每英寸售價降到5000日元的策略,預計提前在2006年下半年實施。

  至于液晶電視方面,包括日本東京、大阪等地的大型零售商,目前所展示的夏普Aquos與索尼的Bravia等32英寸平板電視,售價均不及15萬日元,每英寸售價僅4000日元出頭,甚至連40英寸索尼的Bravia液晶電視,每英寸單價也已跌破5000日元。

供過于求 減產(chǎn)降價將成為必然

  當初市場認為,平板電視取代顯像管電視(CRT)已成時代潮流,而欣賞運動賽事又需要足夠反應速度及尺寸,故四年一度并且于全球均有巨大影響力的世界杯,將成為消費者加速淘汰家中CRT電視的觸發(fā)點。加上2005年,各面板廠與終端消費性電子(CE)廠商于圣誕節(jié)假期液晶電視銷售熱潮收獲豐碩,更使各面板廠于2006年液晶電視需求預測更加樂觀。雖然世界杯效應不如預期,2006年液晶電視總需求仍可超越4000萬臺,但若各面板廠產(chǎn)能滿載,總供應量將接近5000萬臺,仍供過于求。

  然而,除夏普及三星電子外,其余面板廠于2005年內的產(chǎn)能增加都以六代線為主,其經(jīng)濟切割為32英寸及37英寸;而奇美電子更因看好3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需求,而以獨家的5.5代產(chǎn)線力沖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然而事實上,以足球迷立場來看,屏幕大小對于精彩程度影響甚大,因此,若暫無法購買4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不如前往酒吧等公眾場合與其他觀眾分享。因此,除以4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為生產(chǎn)重點的S-LCD之外,其余面板廠均面臨面板庫存過高的窘境。

  甚至,LPL的7.5代線4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投入生產(chǎn)后,市場表現(xiàn)仍不如S-LCD的40英寸液晶電視面板。

  庫存過高主要因為各面板廠供應能力擴增過速,故消化庫存方法僅有兩種:刺激需求或者減少供給。但由于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目前售價已觸底,幾無再降價空間,而37英寸面板雖尚有降價空間,但距離成本也已不遠。因此,7代、7.5代廠全面減產(chǎn)似乎在所難免。雖然無論降價或減產(chǎn),均將大幅縮減面板廠獲利,甚至轉盈為虧;但若坐視庫存越來越高,恐將陷入做1片虧1片的惡性循環(huán)。

40英寸何以能脫離庫存的困擾

  40英寸液晶電視庫存特別低的原因,可向三方面推測:第一,生產(chǎn)40英寸面板者僅有S-LCD 一家,而37英寸面板卻有眾多供應商,造成37英寸面板整體供應量過大。因此,雖然事實上40英寸液晶電視銷售量仍不如37英寸,但各廠商37英寸面板相對多了許多。

  第二,37英寸面板與40英寸面板尺寸差距,給消費者感覺仍比40英寸面板與42英寸面板尺寸差距大,并且消費者感覺42英寸面板價格仍偏高,所以40英寸液晶電視銷售上比較順利。

  第三,S-LCD有索尼品牌的維持,反觀以LPL為首的6代、7.5代線陣營除飛利浦外,缺乏實力足夠下游彩電制造商客戶,也為其銷售量受挫原因。因此,除減產(chǎn)、延后投產(chǎn)外,強化成本優(yōu)勢及品牌力量,恐為6代、7.5代廠陣營急須改善的課題。

  筆者認為:此次賺到的將會是消費者,因為占據(jù)液晶電視70%成本的面板價格直落,液晶電視的終端產(chǎn)品價格必然會一直跌,廣大的市場消費者的選擇會大大增加,可說是受惠不少!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