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排名中,索尼液晶電視的出貨量一直位于第四、第五的位置。在市場份額上,去年底,憑借新推出的BRAVIA,一舉將液晶行業(yè)的老大夏普從老大的位置拉了下來。今年第二季度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市場份額老大的位置還是索尼。但是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的數(shù)據(jù)顯示,這個位置已經被三星所取代,索尼排名第二。
不到一年的光景,液晶電視龍頭老大的位置兩度易主,足見液晶電視領域競爭的激烈。實際上,全球液晶五強的總份額也在下降,索尼實際銷售金額雖然沒有降低,但是占有率卻在下降,三星是依靠銷售金額7%的增長站上龍頭的。索尼在這一年中也不是一帆風順,在國內,2月9日SONY中國網站發(fā)布通知稱有 5個型號共17923臺博大晶深電視的軟件中存在一個計時錯誤,這個錯誤會導致在待機及累計工作約1200小時后,不能正常關機或在待機狀態(tài)下不能開機。在歐洲,為了迎接世界杯的銷售高潮,索尼生產了大量的BRAVIA液晶電視,但是銷售的并不好,庫存堆積如山,最后不得不削價處理。但是這些并沒有成為阻礙索尼前行的阻力,反而加速了BRAVIA新品的推出。
名次 |
品牌 |
三季度份額 |
二季度份額 |
增長率 |
1 |
三星 |
15.6% |
15.4% |
7% |
2 |
索尼 |
15.2% |
16.1% |
0% |
3 |
夏普 |
11.5% |
10.8% |
13% |
4 |
飛利浦 |
10.1% |
11% |
-3% |
5 |
LG |
6.8% |
7.7% |
-7% |
6 |
其他 |
40.8% |
38.9% |
11% |
產品戰(zhàn)略布局周密
斯金格上任后,果斷地確定了"高清世界"的戰(zhàn)略,在斯金格的戰(zhàn)略中,高清包括BRAVIA液晶、高清DV、Blu-ray Disc、PS3游戲機一系列高清產品,其中BRAVIA是高清戰(zhàn)略的核心產品。
11月初,投資18.9億美元,三星合資的S-LCD 8代線已封頂,將于2007年秋季投產,月產能為5萬片,再加上原有7代線月產能將于2007年年初增加到9萬片,這將使得S-LCD成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面板制造商,為索尼提供可靠的面板供應保證。
S-LCD倡導的40英寸規(guī)格,也大獲全勝。最初,索尼將40英寸的對手鎖定為37英寸,由于生產成本的掣肘,在37英寸面前節(jié)節(jié)敗退。索尼及時調整策略,把目標調整為42英寸,并降低價格,由于40和37英寸面板價格差距不大,目前37英寸基本已為市場所淘汰出局。40英寸規(guī)格的確立,也為索尼進一步拓展液晶市場提供了基礎,目前40英寸液晶首次迫近等離子出貨量,證明斯金格當初放棄等離子決策的遠見。
8月份,索尼高調發(fā)布BRAVIA新品,液晶電視共有X、V、T、U四大系列,其中X系列面向高端市場,全部為FULL HD,尺寸為40、46和52英寸三種。V系列包括32、40和46英寸,面向中端市場。T系列以外觀設計取勝,包括32和40英寸兩種尺寸。U系列定位大眾市場,以價格取勝,包括32和40英寸兩種尺寸。這四個系列涵蓋了高中低端全部市場,將液晶市場一網打盡,布局上已高屋建瓴。
緊緊跟隨市場導向,采用靈活策略,是斯金格上任后的風格,索尼液晶電視的策略也很好地貫徹了斯金格的意圖。
在X、V、T、U四大系列中,X體現(xiàn)的是全高清的技術最前沿,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應用,更大的作用在于樹立索尼的品牌形象。V系列主要在于樹立索尼產品的高端形象,從外觀設計,到質量性能,都非常出色,用以展現(xiàn)索尼的技術實力。但是這兩個系列都不是索尼獲取市場份額和利潤的主打產品,真正的主力在T和U系列。T系列以時尚新穎的造型吸引人,不到6厘米的厚度成為液晶電視厚度記錄的創(chuàng)造者。U系列則完全以低價為武器,并為市場所接受,依靠索尼的品牌效應和超低價格,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這兩個系列,沒有采用索尼一貫所宣揚的BRAVIA ENGINE,而是直接采用TRIDENT的圖像處理芯片,可大大降低產品成本。
價格上將更靈活,對市場反應速度會更迅速。當初索尼用三個月時間把夏普從液晶老大位置拉下馬,靠的就是價格策略,后來東芝如法炮制,推出了性能出色,價格低廉的WL66C系列產品,在今年"十一"黃金周中,有幸同三星、索尼一起躋身三甲行列。面對東芝、LG等品牌的價格攻勢,索尼32U200A和40U200A價格不斷下調,銷售業(yè)績不錯。預計在即將到來的圣誕和元旦銷售高峰中,32U200A最低可出現(xiàn)6000元的價位,不但令其他外資品牌備受壓力,而且國產高端32英寸液晶電視將被趕盡殺絕,只能退守5000元以下低端市場。40U200A目前已跌破萬元大關,最低渴望達到9000元,基本宣判了37英寸液晶的死刑,讓國產40、42英寸步步退守,無力還擊。
液晶電視的市場爭奪是一場立體戰(zhàn)爭,價格競爭和成本控制是制勝的關鍵。在控制價格過程中,索尼將采用臺灣面板。目前,索尼四個系列液晶電視中,全部采用S-PVA面板,尚未發(fā)現(xiàn)采用臺灣面板。包括夏普、三星、LG、飛利浦、東芝這些知名品牌,目前都有不同型號或系列的產品采用臺灣面板,以控制成本,獲得更大的價格優(yōu)勢。雖然索尼目前還沒有采用臺灣面板,但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斯金格務實的作風,采用臺灣面板已無懸念。
據(jù)專業(yè)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預測,明年索尼液晶出貨量將達到1000萬臺,僅僅依靠S-LCD生產的面板,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索尼擴大采購臺灣液晶電視面板,以友達6代線和奇美5.5代線為主,主要是40英寸以下產品,數(shù)量至少100萬片以上,采用臺灣面板的索尼電視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市場上。
雖然40英寸規(guī)格已徹底將37英寸擊敗,但是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37英寸倒下了,42英寸很快會予以反擊。目前,索尼的價格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U系列上,但是40英寸并非沒有對手。東芝的42WL66C,目前已跌破1.2萬元關口,這款機器采用LPL的S-IPS面板,被認為是和三星S-PVA同樣好的面板,尺寸大兩英寸,東芝的圖像處理水平一流,畫質上絕對不比40U200A差,是一個有力的挑戰(zhàn)者。LG也是全球液晶電視五強之一,其42LC2R也采用LPL面板,黑色處理效果一流,目前價格全面迫近萬元大關,也是強有力的挑戰(zhàn)者之一。目前飛利浦在價格上比較被動,如果飛利浦也發(fā)動價格反擊,也必將在42英寸電視說有所作為,42PF7421價格也將逼近萬元。
東芝 42WL66C
32英寸方面,目前尚無能夠挑戰(zhàn)32U200A的外資產品,但是東芝、LG、飛利浦預計很快就要出手,外資品牌32英寸液晶價格將全面進入6000元價位角逐。
在中端方面,飛利浦、東芝、夏普還沒有能力挑戰(zhàn)索尼的V系列,真正的挑戰(zhàn)來自三星。三星最新的N71B系列,完全針對索尼的V系列所布局,技術上棋逢對手,全部為廣色域產品,價格咬的很緊,而且地球人都知道索尼現(xiàn)在使用的是三星面板,對三星較為有利。
在高端,46、47英寸全高清液晶方面,價格面臨東芝47WL66C和LG 47 LB1R的威脅,同價位產品中,三星46F71B和夏普46G7讓索尼一刻不敢掉以輕心。52英寸是目前液晶電視的最高端,無論是夏普的52G7,還是三星的52F71B,都同索尼52X200A毫不遜色。
在新的一年里,液晶電視爭奪將以40英寸以上大屏幕為主軸,索尼仍將是這一行列中的先鋒,預計2007年產量將達到380萬臺,和三星同樣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