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競爭仍是主旋律
報告稱,由于市場快速擴容增長期特點明顯,彩電企業(yè)主要以占領市場份額、提升市場地位為目標,因而價格競爭仍是前三個季度的主旋律,平板電視產品平均降幅達到30%,除國產液晶降幅較大外,外資品牌和等離子價格也作出了一定調整。以液晶電視為例,較之一季度降幅最大的是37英寸,達39%,50英寸等離子降幅達24%。同時,由于價格日趨平民化,產品繼續(xù)向大尺寸延伸,40-47英寸產品進入主流區(qū)間。
利潤下滑導致競爭集中
各廠家持續(xù)大幅降價以及不斷增加營銷投入,導致彩電企業(yè)利潤急速下滑。數據顯示,同期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yè)利潤下降10%,行業(yè)總體利潤遠低于信息產業(yè)平均水平,F階段,市場上的品牌有30多個,主流品牌約15個,其中規(guī)模及市場表現出眾的僅8家左右,占據65%的市場份額。競爭最終也將在這些品牌之間展開。
市場需求進一步理性化
調查顯示,對品質的重視已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消費需求進一步理性化。國內平板電視市場已進入品質競爭階段,“大尺寸化”、“高清晰、高畫質”、“設計簡約、功能實用”和“經久耐用”等四大要素已構成“平板電視品質新標準”。專家認為,遵循功能實用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最大尊重,平板電視的功能設計應立足于提升視聽享受上,過多的附加功能意義不大。在高精品質上下功夫、建立差異化競爭是企業(yè)競爭的關鍵。
中小尺寸平板轉戰(zhàn)二三級市場
目前,兩類市場分化明顯:一級城市占85%的市場份額,向40英寸以上大屏幕方向發(fā)展;二三級城市份額接近15%,以32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為主。
事實上,除平時關注度高的企業(yè)外,國內生產平板電視的企業(yè)還很多,例如一些液晶電視出口型企業(yè),主要以生產20英寸以下電視為主,為了釋放自身產能壓力,他們也在嘗試開拓國內市場,并將目標鎖定于二三級市場。由于單價偏低又能滿足基本的超薄化需求,因而存在一定市場空間。這些企業(yè)在開拓市場的同時,也培育了二、三級城市消費理念,為今后的產品普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