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間距LED顯示屏未來市場的增長,幾乎完全寄希望于‘超近距離觀看’這一新場景的突破!”這是行業(yè)專家,對小間距LED顯示產業(yè),發(fā)展前景的概括:即,LED顯示屏是不是能成為“足以適應任何近距離觀看需求的顯示技術”,將是其未來市場規(guī)模的決定點!
為什么“近距離觀看”這么重要
對于“近距離觀看”的LED顯示需求,目前至少有三個龐大的“市場場景”——這三個場景的共同特點是,現有市場已經很成熟、但是現有顯示技術不足以滿足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
首先,家用彩電市場,核心觀看距離在2-4米左右;主流液晶產品尺寸是55-65英寸(占據市場近6成銷量)。但是,消費需求再向80/100英寸大尺寸市場前進。液晶顯示依賴玻璃基板的特性,使得其無法面對100英寸,尤其是以上尺寸的應用需求。即便激光電視的產品創(chuàng)新,也在畫質效果上比較LED顯示略遜一籌�!@是一個千萬級需求的市場!
第二,商用會議和教育顯示需求。雖然會議和教育市場也面臨數百平米大會議室的場景,但是更多時候,教室和會議室面積集中在25-150平米,顯示設備前排觀看距離可能只有2-3米。尤其是中小會議室、十余平米,二十余平米的應用中,觀看距離集中在2-4米的空間。這類市場目前主要采用液晶顯示器、或者投影機產品:前者面臨顯示畫面尺寸的限制,后者面臨燈光下視覺效果的限制。——這一市場是一個每年數百萬臺規(guī)模的應用領域。
第三,在所有的交互化顯示應用場景中,都是近距離“觀看”。即在顯示屏幕上,設置觸摸屏后,用戶總是需要在0.5米距離上觀看畫面。教室、會議、博物展覽、商業(yè)展示等領域,大量需要這一產品。交互顯示也是一個市場需求達到百萬臺,并還在快速增長的應用場景。
以上三個方面基本是顯示產業(yè)版圖“最大”的細分市場。而這些應用的特點都是“近距離觀看”。比較而言,LED小間距顯示,則在“像素顆粒感”上對“近距離觀看”并不友好。這就決定了,小間距LED顯示想在P0.X間距時代,進一步擴大市場,在突破了像素間距指標之后,最主要的體驗感瓶頸就是“進一步克服顆粒化像素”的問題。
Mini-led技術,讓柔和的LED屏成為可能
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在P0.X時代,必然要采用mini-led技術,甚至micro-led技術。只有10-300微米的LED晶體顆粒才能適應于諸如P0.5間距的LED顯示屏需求——實際上,P0.5間距的LED顯示,LED晶體顆粒的尺度必須低于150微米,目前大量產品采用50-100微米左右的晶體顆粒。
更小尺寸的mini-led晶體顆粒,帶來的天然好處是‘單位像素發(fā)光亮降低’,避免了傳統(tǒng)LED顯示屏‘高亮刺眼’的問題,更適用于近距離觀看!”但是,僅僅這樣的“抗顆�;毙Ч€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傳統(tǒng)的大間距LED顯示屏,也面臨著對抗像素顆�;吞嵘梢暯嵌鹊膽眯枨�。其采用的方法,多是在每一個像素點上制作“特殊的光學透鏡結構”。這種技術在P0.X時代,變得并不可行:一方面是,更高的像素密度,讓精密的光學透鏡結構的制造變得困難;另一方面,單位顯示面積像素數量更多,這讓依賴于一個個“像素上獨立光學結構”的技術方案,成本提升眾多。因此,mini-led的P0.X時代,“近距離”應用中,“對抗像素顆�;北仨氂行碌募夹g突破:這就是AET重磅推出的 QCOB面光源技術。
QCOB面光源技術經多層納米涂覆后,形成面型發(fā)光,所散發(fā)的光線,接近于平行光,在保證亮度均勻的同時,還能使光線更柔和,極大改善了視覺體驗�!盁o需站遠尋求合適的觀看距離”,成為了QCOB系列產品的最大亮點之一,全面突破了LED顯示不適于“近距離觀看”的應用瓶頸。
這一技術最大的創(chuàng)新在于,將LED顯示像素顆粒的發(fā)光方向的控制,從幾何光學技術時代,提升到了納米材料晶體時代。利用納米材料的折射、反射、透射特性,組合出特殊的薄膜涂覆結構,即實現了“理想的近距離觀看效果”,又非常適合“大面積、高PPI分辨率下的產品制備”,為行業(yè)一系列產品的技術進步和體驗提升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新思路。
LED顯示的下一步一定是“極致主義”
很長一段時間,LED顯示行業(yè)是一個“充分的紅�!保杭匆愿偁幷叨�、產品層次不齊、價格戰(zhàn)劇烈為主要特征。導致這一行業(yè)格局的關鍵因素之一即是,“像素顆粒過大、尤其是P2.0標準以上產品,畫質體驗的精細性、制備工藝的精細性需求不高,入門容易”!
比較而言,目前P0.X成為小間距LED顯示的創(chuàng)新焦點——這一正在走向媲美液晶顯示像素顆粒尺度和像素密度的“新技術階段”,帶給LED顯示行業(yè)更多的就是“精細”的技術:1.mini-led晶體顆粒的處理、顯示面板的制造、包括北部驅動電路板,都已經達到相當的精密程度,入門技術門檻顯著提升;2.高PPI像素密度的產品,應用場景具有觀看距離更近的特點,對顯示細節(jié)的完美性,例如像素顆粒化抑制、亮度均勻、墨色一致性、畫質舒適性要求更高,達到了極高的“體驗感標準”。
同時,在mini-led代表的P0.X時代,終端企業(yè)為了取得產品的“極致顯示”效果,必須在“更多的技術層面”做出突破:例如,產品更為輕薄、更高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抗外力損傷能力、表面光學處理技術的進步等等——這已經不是P10或者P2.5這類產品“燈珠直插焊接”就可以用的“粗糙工藝流程”能媲美的。
AET嶄新的 QCOB技術就體現了小間距LED顯示產品技術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這種“極致化”方向。例如,QCOB面光源在進行加工過程中,采用自動化、高等級的研磨工藝——LED屏表面光學層還需要“研磨”處理,這在傳統(tǒng)LED大屏制備過程中是難以想象的“新工藝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為了更好的光學效果和互動觸摸感而設計。
很多傳統(tǒng)的技術參數要求被提到了更高的等級、更增加了許多嶄新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和參數體驗需求”,行業(yè)專家指出,mini-led時代小間距LED屏,要開拓家用、教育、會議、互動等等更寬廣的市場,并在指揮調度中心、大型展演等應用領域提供更好的體驗效果,就必須在“體驗上更為極致”、“技術創(chuàng)新上更為多元”、“產品工藝上更追求完美”。
總之,小間距LED顯示市場,正在基于更小的像素間距、更極致的顯示效果,去開拓更多的、更大的應用場景市場。這條路上,創(chuàng)新技術不斷涌現、創(chuàng)新產品層出不窮,不斷推動小間距LED顯示的未來增長之路“越走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