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真正實現與白板互聯互通 鴻合HT-V8超短焦投影機解析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3-04-08 作者:linbin

    近日,作為交互式電子白板領域領先企業(yè)鴻和科技,針對教學系統(tǒng)短焦投影機陰影以及刺眼等問題,推出了旗下首款超短焦投影機新品HT-V8。據公司宣稱這是全球投射比“最短”的投影機,其僅需在投影機鏡頭中心至畫面的距離30.5cm,即可投射87英寸大畫面。它的面世為行業(yè)豎起了標桿,進一步豐富教育用戶的選擇。

鴻合HT-V8

    零距投影

    短焦投影機成為了近年來各廠商主要的發(fā)力點,產品的投射比也是越來越小。但每將焦距縮短1cm,都會對鏡頭制造工藝的精密性提出更高的挑戰(zhàn)。此次,鴻合科技推出的超短焦投影機HT-V8,可謂是史上投射距離最短的短焦投影機產品。

    HT-V8僅需在30.5cm的距離即可投射出87英寸大畫面,再加上采用業(yè)內領先的曲面精密反射鏡頭設計的高清超短焦鏡頭,使得投影出來的畫面亮度更加均勻,最大限度消除投影陰影以及刺眼等問題,使書寫者更近距離無影體驗鴻合白板的卓越功能。

    便捷使用

    短焦投影機搭配電子白板實現了完美的互動解決方案,給多媒體教育帶來了革命性。作為多年深耕教育市場的鴻合科技,公司憑借對教學需求的準確把握、領先的技術優(yōu)勢和制造實力一直引領著交互式教學裝備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HT-V8超短焦投影機的面世,讓其和鴻合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了真正的互聯互通,可以通過鴻合電子白板上的快捷鍵輕松控制投影機開關機以及信號源切換,大大方便了用戶便捷的使用。

    主流性能

    鴻合科技超短焦投影機HT-V8采用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DLP”技術的芯片,為用戶提供了更高的對比度和超清的畫質。具有1280×800的寬屏分辨率,使投影面積更寬,更貼近黑板尺寸,為用戶提供更完美的體驗效果。同時,為了確保畫面色彩輸出準確性,該機亮度也達到2700流明,還采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BrilliantColor”技術,為用戶帶來極致色彩和亮麗畫面的完美體驗。

    因地制宜

    鴻合科技已扎根于中國教育領域20年,在交互教學裝備行業(yè)所取得的成績,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對于中國教育用戶所需求的產品,也有了一定精準了解。HT-V8超短焦投影機就是這樣的一款機器,它采用DLP投影機特有的全密閉式光路設計,無需清潔濾網,使維護更加輕松便捷。另有Kensington防盜鎖插孔和投影機掛鎖環(huán),大大增強了防盜功能,使用戶可以高枕無憂。

    而HT-V8機身配備的先進五向調節(jié)支架,讓老師只需輕輕轉動螺栓就可以輕松的對投影機的梯形失真、圖像移動、畫面大小等做調整,給老師們的使用帶來了極大方便。

    接口齊全

    鴻合HT-V8超短焦投影機具有接收數字視頻信號的HDMI輸入端子,可以實現1080P超高品質圖像的顯示;同時鴻合HT-V8超短焦投影機可以通過網絡監(jiān)控,一臺PC就可以監(jiān)視局域網內所有的投影機,使網絡管理變得更輕松;通過連接網絡,用戶可以輕松實現網絡資源共享,實時下載教學資源,輕松實現網絡授課!

    其他特色

    鴻合HT-V8超短焦投影機還具有以下的特色功能:可水平、垂直方向位移畫面,6種色域調整畫面顏色、自動關機、自動檢測信號;畫面可以縮放、寬高比可設定為填充屏幕、16:9、匹配輸入信號源;可自定義開機畫面,并且可捕獲屏幕內容,使開機畫面設定更為便捷;可自定義開機密碼、投影機名稱;支持高達20種語言顯示。

    鴻合科技已在國內教育市場走過了20個年頭,其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時刻關注市場需求及行業(yè)動向,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始終以鴻合科技產品更具競爭力為導向,不斷提升產品的人性化設計能力及整體方案綜合競爭力,以便在更多的細分市場獲得市場空間。此次發(fā)布的最短HT-V8超短焦投影機,可以說是鴻合又一次將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貫穿在了對于教學需求的充分滿足上。同時,搭配自有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了真正的互聯互通,為國內教育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且打造了自由品牌完整的互動解決方案,滿足了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