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電視廠商夏普已與銀行簽署了貸款協議,稱其已獲得來自兩家銀行共計3600億日元的貸款。作為“液晶之父”,夏普是全球唯一實現氧化物半導體產品量化的企業(yè),其技術優(yōu)勢與鴻海的資金與制造優(yōu)勢,一直被視為“天作之合”。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左) 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右)
而據外媒報道,針對陷入經營困境的夏普公司,合作方臺灣鴻海精密工業(yè)公司要求其分拆旗下龜山工廠(位于三重縣龜山市)等開展的中小型液晶業(yè)務并由雙方合資經營。鴻海同時要求派出董事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此前鴻海也曾要求參與夏普的中小型液晶面板生產,此舉或旨在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該領域業(yè)務。
夏普將用于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的中小型液晶定位為今后的支柱業(yè)務,因此對鴻海提出的分拆要求表現出消極的態(tài)度。夏普正為接受鴻海入股進行協調,但鴻海似乎欲將分拆中小型液晶業(yè)務作為出資條件。陷入僵局的雙方資本合作談判前景將更加難以預料。
夏普中國內部人士表示,夏普與鴻海的合作可以分為三塊,一是界工廠,該合作已經實現,夏普也收到了款項。二是在手機和電視等業(yè)務方面進行合作,如在中國大陸推出智能手機。三為鴻海入股夏普。
就目前形勢來看,夏普和鴻海在前兩項合作順利,陷入僵局的是第三項。相關行業(yè)人士表示,鴻海與夏普的合作,更多的是期待通過共同經營中小型液晶業(yè)務吸收夏普的先進技術,從而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而夏普方面,雖然其已獲得銀行46億美元的貸款,但這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的資金饑渴,夏普還需要面對銀行9個月的還款期限。接下來,夏普如果不能快速找到面板“出海口”,夏普8代和10代線面板將因為不能滿產而會使夏普重復陷入資金短缺問題。
從全球制造品牌來看,能實現這一跨國領域的合作,并同時解決夏普兩大危機的合作伙伴屈指可數。作為先入為主的鴻海,其低成本的整合能力和龐大的客戶群,夏普不會輕易放棄與鴻海的合作。有舍就有得,夏普想要的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除了要進行不斷的改革之外,還需重視其最佳伙伴鴻海的意見,在不斷的合作中找到共贏點。